被称为“武圣”的关羽,他这一生中最害怕的人是谁?

说起三国的话,无人不晓无人不知,大家耳熟能详的“桃园三结义”“空城计”等等,要说里面最出名的人物我觉得要数关羽了,他的忠肝义胆是很多人效仿的偶像,所以很多地方建有“关帝庙”,很多人家里也有“关公像”等等。

被称为“武圣”的关羽,他这一生中最害怕的人是谁?

要说关羽一生中有没有怕过得人,还别说,真有那么一位,这位爷也不是一个善茬,也是鼎鼎有名的一员虎将了。曾经在遇到这个人的时候,居然因为对方的名声而被吓退。这个人在死了之后还得到了乌鸦的保护,那么到底这个人是谁呢?接下来就一起看一下吧。

被称为“武圣”的关羽,他这一生中最害怕的人是谁?

这个人就是甘宁,甘宁(?—220年),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 少年时好游侠,纠集人马,持弓弩,在地方上为非作歹,组成渠师抢夺船只财物,人称锦帆贼。青年时停止抢劫,熟读诸子。曾任蜀郡丞,后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未受重用。 建安十三年(208年),甘宁率部投奔孙权,开始建功立业。先后随孙权破黄祖据楚关,随周瑜攻曹仁取夷陵,随鲁肃镇益阳拒关羽,守西陵、擒朱光,率百余人夜袭曹营,战功赫赫。孙权曾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他为人仗义疏财,深得士卒拥戴,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甘宁去世。

甘宁“少有气力,好游侠”。但他不务正业,他常聚合一伙轻薄少年,自任首领。他们成群结队,携弓带箭,头插鸟羽,身佩铃铛,四处游来荡去。当时,百姓一听铃响,便知是甘宁这帮人到了。时人以“锦帆贼”称呼他们。

甘宁在郡中,轻侠杀人,藏舍亡命,大有名声。他一出一入,威风炫赫。步行则陈列车骑,水行则连接轻舟。侍从之人,披服锦绣,走到哪里,哪里光彩斐然。停留时,常用锦绣维系舟船,离开时,又要割断抛弃,以显示其富有奢侈。

所在城邑的地方官员或那些跟他相与交往之人,如果隆重地接待,甘宁便倾心相交,可以为他赴汤蹈火;如果礼节不隆,甘宁便放纵手下抢掠对方资财,甚至贼害官长吏员。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他二十多岁。后甘宁不再攻掠别人。他读了一些书,钻研诸子百家之说,想有所作为,便率领八百多人,去依附刘表,留驻南阳。

刘表是东汉末年颇有名气的“八俊”之一,时为荆州刺史。但正如诸葛亮在《隆中对》里分析刘表终不能守住荆州一样,甘宁也发现刘表不习军事,在当时天下不宁、群雄纷争的形势下,终将无成。这时,他听说孙权在江东“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便决定前去投效。

甘宁路经夏口(今湖北武汉),部队不得过,只好暂且依靠江夏太守黄祖。

建安八年(203年),孙权领兵西攻江夏,黄祖大败,狼狈逃溃。甘宁将兵为其断后。他沉着冷静,举弓劲射,射杀孙权的破贼校尉凌操。孙军不敢再追,黄祖性命这才得以保全。甘宁立下大功,可黄祖仍不重用,甘宁也想弃之而去,只是没有一条万全的途径,因而,独自忧愁苦闷,无计可施。

被称为“武圣”的关羽,他这一生中最害怕的人是谁?

关羽镇守荆州期间,甘宁随鲁肃镇守益阳(今湖南境内),抗拒关羽。关羽号称有三万兵马,他亲自挑选精锐兵卒五千人,投物堵住上游十多里的浅水地带,说要夜里涉水渡河。鲁肃与各位将领商议对策。甘宁当时有兵三百人,于是说:“能否再给我增添五百人,我前去对付他,保证关羽一听到我咳唾之声,就不敢渡河,如他敢渡过来就要被我擒获。”鲁肃当下选一千人给他。甘宁连夜赶到上游设防。关羽闻甘宁来,见对方有了准备便放弃了渡河计划,而在岸上捆扎柴木作为军营。后人则把此地称为“关羽濑”。孙权嘉奖甘宁的功劳,拜为西陵太守,统阳新、下雉两县。

被称为“武圣”的关羽,他这一生中最害怕的人是谁?


孙权曾评价甘宁:甘兴霸虽粗豪,有不如人意时,然其较略大丈夫也。孟德有张辽,孤有兴霸,足相敌也。

甘兴霸就是这么牛,您怎么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