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如何看待耽美同人文化?

梦回苏州ZH


耽美看起来在讲同性恋,实际上描述一种精神肉体都高度契合的爱情—这是年轻人永恒追逐的主题。八九十年代琼瑶承包了这个内容,再往后韩剧出马塑造了一代少男少女的理想型,再如今,耽美承包了这个向往。

耽美之所以现在有着不可思议的广大的阅读群体,也是有着现实的基础。

君不见大多耽美爱好者竟是女孩,而且是异性恋的女孩!这本身非常的矛盾,事有反常须得好好分析分析。

首先,少女及青年女孩很难在同龄的同性身上看到理想的异性形象—这个生理发育使然,没得办法,谁让女孩从小就比男孩早熟呢?这时,爱情的向往载体找不到了,文艺作品出来填充顺理成章。

其次,经过一代一代的发展,爱情类所有的题材早都写遍了,琼瑶是那些、韩剧是那些,然而为什么现代孩子们对爱情的美好向往不能通通用红楼梦来满足呢?因为和生活脱离啊!和实际生活脱离,和他们的精神感受更脱离!衣食无忧的人生在困苦什么?也许在长辈看来都是无病呻吟,但任何年纪精神都需要表达啊!

第三,在大多数国家,同性恋仍是禁忌。这一点实在符合了当下年轻人的内心拼图。

当父母决定婚姻的年代,只要恋爱自由便能吸引观众。恋爱自由的年代,必须得爱的高级爱的和普通人不同、越浪漫越奢华越流行;然而时代飞速发展,现在富裕了,搞情调我们也负担得起,自由早就有了。耽美出现了,隐秘的卡在了这个点上—突破禁忌—譬如在同性婚姻合法的国家,耽美远没有这么流行。

第四,若有一天全是合法了,这事儿不是禁忌了,这个潮流也就过了。那会是什么流行呢?说不定人类与机器人恋爱的故事、与虚拟人恋爱的故事会拔得头筹呢?

谁知道呢?

铁打的爱情,流水的主人公。

能不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就看作者的功力了。

至于同人,除了对美好感情的向往,还有很大的自恋满足。同人,更像是作者和读者借着主角的样子,演了一出自己想演却无法出演的戏剧—寄托的东西更多更复杂。



暖之城堡


社会发展会慢慢接受同人文化,这也是文化的一部分。只不过在中国由古至今都扣牌不谈的一个话题。中国从来都没公开反对过。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对这个文化更有认同的趋势。公开发表反对的人,也都被大家给干倒了,这有目共睹!所以,同人文化只是我们伟大祖国五千年文化历史长河中的一个文化符号而已!就像,一样


强子178604511


从心理上来说,我们现实生活中存在很多的遗憾,耽美、同人可以把我们的愿望投射在这些作品人物事件上,毕竟耽美在腐女看来就是极致的美,无法用语言诉说(我也喜欢耽美,不排斥这些的)。

从艺术角度来说,文化的魅力就在于多样性,一枝独秀不如百花齐放,有的人喜欢细水长流,有的人喜欢热烈奔放。耽美同人文化流行说明有适合这种文化生长的土壤,不能单一的论断说是糟粕或精华。



康安乐


这是两个范畴,时有交集。耽美是一种题材,内容大多聚焦同性恋这种亚文化,而同人是一种创造形式,是建立在原作之上的衍生创造 ,也是一种亚文化


我承认我不再年轻


每一种文化之所以存在,那肯定是有支持,滋生和培育它的土壤,耿美同人文化之所以存在是因为社会中有供它扎根的土壤,存在即为合理,对于耿美同人文化来说,肯定有它的优势所在,每一种文化都有精华和糟粕,所以我们要客观的看待!


文化传承界的小学生


耽美同人文化是一个小众文化,但这是一个多元化的社会,大众文化和小众文化共同组成的文化,才是一个健康的文化。


啾咪菌


耽美是耽美,同人是同人。


看故事的小孩儿


这应该是对一种美好爱情的向往,一种跨越了性别,跨越了所有的存在。正因为太美好了,所以只能存在,而难以真实。[快哭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