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逍遥游》:“名者,实之宾也”背后的智慧,理应要知道

《庄子》以其深邃的哲学思想,对中华民族的心理结构、价值取向以及文化精神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以庄子之才学,取财富高位如探囊取物,然庄子无意仕进,推辞楚国宰相之邀,不拘于名利。

原典: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

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庄子·内篇·逍遥游》

释解:

尧想要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是当时有名的隐士、贤士),说:“日月出来后,而火炬还未曾熄灭;它和日月比光明,岂非很艰难?应时的雨水已经降下,此时仍灌溉田地,对于庄稼的润泽,岂非徒劳无功?先生如果在位天下就太平了,若我还占着个这位置,自感惭愧,我自认有太多缺点,请允许我把天下托付给您吧。”

庄子《逍遥游》:“名者,实之宾也”背后的智慧,理应要知道

许由说:“天下在您的治理下,已经很安定了;而我还来代替您,我是为名声吗?实际为主,名声是宾(附属品),我要做那个徒有其表的宾吗?那种叫鹪鹩的小鸟在森林里做巢,它所需要的,不过一树枝而已;鼹鼠在河边饮水,它所需要的,不过是喝到饱腹而已。您还是请回吧,天下于我没有什么用处!厨师即使不烹饪,主管祭祀的人也不会越位而代他去下厨做饭的。”

庄子哲理:名者,实之宾也

所谓的地位、名声和名望,不过是实际内核表面的过往宾客,浮云而已。治国、做事最重要的核心是“国”和“事”,一定要放下名利。

短短几行文字,庄子的智慧跃然纸上。文中的贤人看破世事的本质,不再拘泥于名利和外在一切事物,活出了自我,活出了真境界。我们日常所听所闻,大多为世人对名利的追逐,与许由的推辞掌管天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许由贤能却不追求功名利禄,没有接受尧的主动禅让,从人类文明几千年的发展历程来看,能够做到这点,实属不易。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尧作为一代君王能够主动让贤禅让,则更加了不起。

庄子《逍遥游》:“名者,实之宾也”背后的智慧,理应要知道

据传,尧曾计划把天下让给许由,许由未接受,尧又要把天下让给子州支父,子州支父也没有接受。后来,尧又与四岳讨论继承问题,意在四岳中寻找继承帝位的人选。四岳却都觉自己鄙陋无德,辱没神圣帝位。尧只好要求从族系和民间推荐大德大才之人。

有个叫虞舜的民间鳏夫被推荐上来。虞舜的父亲双目失明,性情固执,后母放肆,弟弟傲慢,他却以孝道使得家庭和睦,不至于出乱子。帝尧决定试试他的能力。于是,帝尧将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舜,并考察他的德性。

首先,舜让二妃回家中侍奉公婆,尽行妇道。尧让九个儿子跟随舜,观察他处理社会事务的能力,舜负责协调民间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的人伦关系,取得成绩。尧的儿子们也受到教育,变得更加淳厚谨敬。

舜轮流到去几个官府任职,尽职尽责,处理行政事务条理分明。又接待四方朝见的部族酋长、使者,态度严谨亲和,处事得当,处理部族关系稳妥。又涉足山林川泽处理事务,吃苦耐劳,聪慧灵敏。尧让舜治理国家三年,国家治理得妥帖平顺。在权衡长子丹朱继位还是启用舜的问题上,尧认为:王位给舜,虽不利于丹朱,但却使天下人受益,便决心让位于舜。最后,舜接受了尧的禅让,登上共主之位。

可见,在远古时期无论是尧、舜,还是许由、子州之父,都是有节操有德行的君子,不只以个人和家族的利害得失来决定进退,他们心中最重的部分是天下和百姓!这就是“名者,实之宾也”。

庄子《逍遥游》:“名者,实之宾也”背后的智慧,理应要知道

“名者实宾”对现代企业又有怎样的帮助?

善言古者,必有合于今。“名者,实之宾也”对于现代企业,同样充满了启发。

治理企业如同治国,卓越的企业家亦如上述远古诸君,同样不只以个人和家族的利害得失决定进退,企业的发展和持续、基业长青才是核心太极;中外这样的企业家比比皆是:早到微软的比尔盖茨,近到谷歌两位创始人,还有几个月前隐退的马云,不一而足……

以下一段现代家族和跨国企业中的鲜为人知的权利交接,宛若尧、舜翻版:

德国工业巨头蒂森克虏伯集团,生产优质高端钢材,德系三大汽车钢材及配件均由其提供,旗下电梯被称作电梯中的万宝龙,经营业务遍及世界各地。究其历史,该集团由一家有两百多年历史的家族企业发展而来,前身之一的克虏伯公司,一直为德国的工业柱石,其产品质量的卓越全球闻名。

洋务运动中,李鸿章从克虏伯公司进口大炮、火车和铁轨,中国第一批炮兵在德国受训,曾几何时,克虏伯大炮几乎就是中国海防的代名词。

庄子《逍遥游》:“名者,实之宾也”背后的智慧,理应要知道

到了小阿尔弗雷德·克虏伯掌管家族企业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正值战后德国恢复时期,不出十年,克虏伯帝国在他手中重新崛起。

六十年代初,克虏伯公司如日中天,跻身欧洲十大企业之列。此时小阿尔弗雷德开始考虑企业的传承问题,家族企业代代相传,接下来应该传给他的独子昂德特了。不同于外界公开版本的“因不愿意继续遵循家族严谨、刻板、勤劳的传统,昂德特宣布放弃继承权”,真实版本是:小阿尔弗雷德看出自己的独子完全不具备管理公司的能力,把企业传给儿子就会毁掉这家一百五十多年的公司。为了公司的长远发展,他在家族外物色能力和品质皆优的接班人,而贝肖德就是这个人选。小阿尔弗雷德用了几年的时间,做了完善的法律安排,让贝肖德负责基金管理,以确保他的儿子和家族成员,除了获得应有的分红外,不能够插手公司的任何经营管理。之后,他将公司从家族企业变为股份公司。

庄子《逍遥游》:“名者,实之宾也”背后的智慧,理应要知道

1967年7月30日,小阿尔弗雷德逝世,鲁尔工业区超过12万5千名工人为其默哀,感谢他为德国工业重振和工人福祉作出的贡献。而贝肖德作为第一遗嘱执行人,将克虏伯资产转移给基金会,并担任董事会主席,一诺千金,心无旁骛,46年全身心投入企业,幕后把控着企业的方向直至2013年7月30日去世。

这个故事里的小阿尔弗雷德和贝肖德,何尝不是尧、舜的德式微型演绎版?其所有的努力、安排和权利交接,都不是出于名利,只为了企业的长治久安,为了企业十几万员工的安居乐业。

庄子《逍遥游》“名者,实之宾也”背后的智慧,值得我们当代企业家和家族传承者深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