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滑縣: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二)

古會

河南滑縣: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二)

道口古會是我國北方著名的火神廟會。每年農曆正月廿七、廿八、廿九三天。古會起源於明代,沿順河街自北至南先有頭鋪、二鋪、三鋪三家玩會,隨著商戶的增多,街巷向南延伸,又有了四、五、六鋪和東、南、西三關,這就是有名的“六鋪三關”。

我國敬火神的歷史非常久遠,從原始時期燧人氏鑽木取火被尊“火神”開始,就接受人們的祭拜。歷經千百年演變發展至今。人們在祈求火神保平安、遠離火患的同時又融入了更多的文娛元素。

河南滑縣: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二)


河南滑縣: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二)

道口古會有舞獅、龍燈、高蹺、旱船、背閣抬閣、秧歌、蓮花燈、竹馬等多項傳統表演。

背閣 抬閣

河南滑縣: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二)

背閣是將幼童架於成人肩背上所塑造的藝術形象。背閣由上、中、下三部分構成:上層稱“上裝”,是三至六歲的幼童所裝扮的戲曲人物;壯年漢子稱“下層”,也要扮裝;中節是捆在壯漢背上的鐵製背架和固定幼童的支架,即為“閣”,三層組合共有4米高。隨著鏘鏘鑼鼓聲敲響,下層跟著節奏扭動,“上裝”也隨之左右擺動。

抬閣是搭建在巨型架構之上的架子,由八人或十六人抬著走。背閣、抬閣中幼童所扮演的人物大都與大平調、京劇、黃梅戲等戲劇劇目相關,有敬德打虎、樊梨花徵西、楊八姐遊春、打漁殺家、水漫金山等。尤其是京津地區頗為流行的京劇扮相、臉譜,出現在道口古會中,則與京津商人和運河船家帶來的運河文化密不可分。

舞獅

河南滑縣: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二)

舞獅分武獅和文獅,武獅表演要求武術功底紮實,文獅重在表演。武獅的靈魂人物是回回(即領獅人),回回負責引領動作,獅子配合回回互動,依樣而動。武獅需要做各種高難動作,如空翻、躥桌、鑽火圈等,這些動作需要披著道具表演且須乾淨利索,回回領得好獅子就跳得準。文獅的核心節目為頭鋪大獅會的“將小獅”(將:獸類生子),是典型敘事表演。劇情為雌雄兩頭獅子從邂逅到互生情愫,再到熱戀、交配、生產,最後是小獅子降生時雄獅表現出的手足無措、喜悅和幸福的整個過程,被舞獅人展示得活靈活現。舞獅配以大鑼、大鑔和大鼓,在鏘、鏘、嘁嘁鏘的節奏中表演,既有古拙的民俗味道,又有奔放生動的鄉土風情。

舞龍

河南滑縣: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二)

舞龍又叫舞龍燈。由七到九人手持撐杆舉起長龍,在龍珠的引領下碎步起跑。舞龍過程中動作多變,有二龍戲珠、單龍戲珠、雙龍絞尾、盤龍、躥桌等舞法。夜晚的龍燈最為壯觀,也最漂亮絢爛,三四丈長的兩條火龍,如同條條亮光、道道閃電,在鏗鏘的戰鼓聲中盡情飛舞,穿、騰、翻飛,滾、戲、纏繞,將龍之王者風範演繹得淋漓盡致。

高蹺

河南滑縣:世界文化遺產中國大運河(二)

高蹺是一項集技巧、表演與武術於一身的節目。表演者將1米多長的高蹺綁在腿上,依然奔跑自如,表演時跳躍、翻滾、劈叉、躥桌子,花樣繁多。高蹺隊伍有20人之多,所扮形象有漁公、公子,也有劉海砍樵、楊家將、水漫金山等戲曲人物,在“大金臉”和八仙之一韓湘子的帶領下,在馬鑼清脆的敲擊聲中,盡情展示。身長3米的“麒麟送子”要兩人配合才能完成,表演者既要步調一致又要承受五、六十斤的重量。

“牽象”,一般由11~13人組成,8~10人手臂相挽圍成圓圈,將“大力士”圍在中間,“大頭”趴在大力士身上張開四肢,“二頭”騎在大頭身上恰似象頭,並伸長臂扯一根布帶,由前面的人牽著,猶如牽著大象鼻子。另有兩根花杆呈八字狀從“二頭”兩側伸出,吊著魚和蝴蝶,牽“大象”前行時周邊蝴蝶飛舞,小魚跳躍,整體逼真靈動。

摘寫王鑫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