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同款童年,学习、成长和逮到机会就要溜出去玩

我们的同款童年,学习、成长和逮到机会就要溜出去玩


这些在乖乖豆身上经常发生的事,你是不是也经历过——

书包里的文具总是莫名消失;心仪的文具爸爸妈妈不给买,理由是家里文具有很多;被爸爸妈妈送去各种补习班,补英语、补数学、补作文……

你问乖乖豆是谁?乖乖豆是魔法爷爷张秋生笔下的一个新角色。你在了解了他的故事之后,可能会觉得乖乖豆的那些事、那些动作、那些语言很熟悉,甚至会说“这不就是我嘛”。

没错,乖乖豆有点小特别,因为这个人物是魔法爷爷张秋生以自己的小孙子为原型创作出来的。而这套“乖乖豆奇遇记”是魔法爷爷张秋生以现实生活情境为基础创作的全新童话故事。作品中在描写乖乖豆的那些小毛病、小缺点、小调皮时,会让我们以为就是在写自己。在无数次翻阅乖乖豆时,我总会感叹一句:同一个世界,同一款童年。

我们的同款童年,学习、成长和逮到机会就要溜出去玩

作品将乖乖豆的成长隐藏在他一次次的奇遇之中。会魔法的高龄鹦鹉、为了自由离家出走的宠物仓鼠、会隐身的女巫邻居、住在树上的绿树怪朋友……现实生活中的故事与虚幻的魔法情境相结合,贴近孩子生活的同时又不失阅读的趣味性。


作品立足现实,落脚点是成长。重视学习,关注课业压力;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注重好习惯的养成;培养接受挫折的能力,告诉我们在自己擅长的方面失败了怎么办……这些都是在儿童成长及成长路上我们所关心和注重的问题。


比如《校园里散步的猫》聚焦小学低年级学生的通病——丢的文具比用的多,教导儿童要爱护珍惜物品。在这个故事里,乖乖豆从一个爱买文具但不珍惜的“眼泪包”“鼻涕虫”成长为懂得珍惜物品、爱护同学的小暖男。这样的转变源于一只在校园里散步的猫,是它让乖乖豆懂得换位思考,明白了“被丢失的朋友”的心情。由此及彼,乖乖豆学会了爱护关心同学。


也许,前一刻,你被乖乖豆在文具店的赖皮行为逗得发笑;后一刻,又开始羡慕乖乖豆能想要什么文具就能拥有什么文具。不过,当你知道那些文具是被同学无意丢掉的,你是不是也像乖乖豆一样感受到文具的悲伤呢?当你看到那些文具被送回原主人的手中时,你是不是也有一种失而复得的喜悦呢?这就是乖乖豆的魅力,不批评,不说教,在阅读的同时引领自我认知,让我们自发地思考对与错。懂得思辨,就会有成长。

我们的同款童年,学习、成长和逮到机会就要溜出去玩

在写这篇文章前,我再一次读了乖乖豆。合上书,我又想起了我的小时候:高大的槐树投下成片的绿荫,树下一张四方桌,被作业铺得满满当当,语文书、数学书、生字本……还有散落一地的文具。透过树叶洒在作业上的斑驳阳光让我觉得刺眼,找个借口起来活动活动身体。在绿荫遮不到的墙根下,看蚂蚁来来回回地忙碌,一蹲就是好半天,也不觉得太阳晒得难受。


记忆里唯一的声音便是那亘古不变的蝉鸣,一声声“知了——”反而让这记忆中的小时候更静谧。也许,童年的关键词就是:学习、成长和逮到机会就要溜出去的玩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