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哪家的生煎包好吃?

長江110271101


雖然生煎包是全中國都有的,但在南京,生煎包雖然不比牛肉鍋貼有存在感,但也是很主流的美食。

南京生煎包,咬下去,汁水滿溢,對,這種對湯湯水水的執念大概也就是南方人了。生煎包,也是有多個流派的,要麼鮮嫩多汁,要麼香酥軟嫩。

生煎包大名是生煎饅頭,由於沒有經過蒸籠,直接下鍋油煎,所以叫生煎。

把包子放入平底鍋內加熱,等到生煎圓鼓鼓起來,淋一次水,等到水蒸氣把麵皮蒸熟後,生煎便可出鍋。一個個捱得緊緊的生煎如白白胖胖的小饅頭,任性一撒的蔥花和芝麻更使得活色生香。

生煎包的餡料繼承了湯包,鹹中帶甜的豬肉餡中添加豬皮凍。吃得時候得還借用湯包“先開窗,後喝湯”的吃法,小心翼翼咬開一個小口,輕輕一吸,肉汁充盈著口腔,感覺整個人都要昇華了。

作為吃貨,如果不知道小楊生煎,何以懂美食?

小楊在上海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雖然比起百年曆史的大壺春、東泰祥,還是小年輕。但小楊生煎已經後來居上,成為“上海生煎”的代表。

小楊生煎是新派的做法,麵皮不發酵,即包即煎,皮薄汁多,年輕人喜愛。

南京已經有十幾家小楊生煎連鎖店,生煎包上半部分是黃澄澄的芝麻和碧綠的蔥花,下半部分是又香又脆的焦底,成就了生煎獨一無二的靈魂。

最地道吃法大概就是咬破面皮,把滾燙的甜甜的湯汁吸入口腔,然後從小口加入醋或者辣油,我向你們保證,即使是山珍海味也比不上這種美味。

開在寧海路上的吳家生煎,每次路過,聞到生煎飄來的香氣,總會忍不住停下。

生煎在冒著熱氣的平底油鍋裡滋滋滋地熱烈歡騰,排隊的一群人目不轉睛地盯著鍋蓋,等待著生煎香氣四溢、圓潤而飽滿的巔峰時刻。

剛剛出鍋的生煎,脆燙脆燙的,極為誘人。咬一個小口,把鮮中帶甜的湯汁吸入口腔。朝上的那邊鼓鼓飽飽白白嫩嫩,頭頂的芝麻和綠蔥花十分勾人胃口。

南京人的地道吃法,要配上一碗鴨血粉絲湯才算完美。

除了蘇滬的生煎,李記清真館的大南京的牛肉生煎包更是一個勁敵。

外表就透著一股子粗獷的江湖氣,但是味道好。個大肉多,價格實惠。

李記的牛肉煎包兩面都煎的金黃,還沒吃,香氣撲鼻而來。相對於鍋貼,煎包的皮更柔軟,應該是發酵過的。無論是燙麵的溫度,面的軟硬,火候,都把握得恰到好處。

內餡的湯汁也更加充盈,輕咬一口,香脆的外皮糅合鮮甜的汁水,難怪讓人迷戀不已。老饕吃法大概就是他家的牛雜湯,口感濃郁厚實,搭配牛肉生煎實在驚豔。


武漢壹周


生煎包,也叫生煎饅頭,是廣泛流傳於上海、江蘇、浙江及廣東一帶的傳統小吃。昨天黃小滿老師的一篇《鄉愁的滋味》,飽含感情的追憶了自己作為一個在南京的蘇州人,記憶中以及在南京吃到的生煎包。今天刁嘴別動隊再次出發,推出這麼一篇集合文,收羅了南京的一些特色生煎包,推薦給大家。

▼▼▼

1小楊生煎

地址:中山南路122號大洋百貨B1樓(近明瓦廊)

小楊生煎當年也曾是驚豔上海灘的存在。現在在連鎖品牌中,小楊生煎也算是翹楚。麵皮的韌性口感,肉餡兒的鮮美度,湯汁的豐盈度,底殼的酥脆度,在南京都算上乘。

但畢竟現在門店遍地開花,包子走了標準化流程,本身品質不會差,但也不再驚豔。

2上海紫彤友聯生煎

地址:漢中路漢中門地鐵4號出口處(南京中醫藥大學對面)

進駐南京已經十幾年,目前有兩家店,漢中門店和金沙井店。應該說這麼多年生煎包水平還比較穩定,尤其是底子煎得比較酥脆。

點單不湊巧,不是現煎出來,所以湯汁已經被面皮吸收掉一部分。不過即使如此,裡面的湯汁還是非常多。兩人同去最好錯開坐,要不然一股熱汁噴在臉上可是基本要友盡了。

不過不知道是不是某味調料的原因,當天的生煎包、牛肉粉絲湯、拌麵都隱隱有些許苦味。

3吳家生煎

地址:寧海路122號(南師大正門對面)

在南京算老字號品牌,隨著寧海路的拆遷幾經周折,現在在南師大正對面有一個外賣窗口,麵條已經不做了。 同時開了不少分店,也進駐了一些商場。

生煎包個頭偏小,略顯發育不良,裡面的湯汁倒還充沛,肉也團而緊,只是底殼有點僵硬,酥脆度不夠 。

另外,在商場裡也點了吳家生煎,請問這是什麼情況。

即使是加盟店,也必須保證品質。

4香格里拉大酒店江南灶中餐廳

地址:中央路329號(樂天瑪特超市旁)

江南灶的生煎包像肥嘟嘟的嬰兒,大個兒,發麵,白胖,上層酥軟,下層酥脆,咀嚼間面香濃郁。肉餡兒極其新鮮,湯汁極其豐盈。

諾丁漢堡炸雞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