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让孩子爱上主动学习,家长要利用“鸟笼效应”,别再强迫孩子了

身为父母,我们在看孩子写作业这件事情上就“输”了,相信很多家长朋友都会产生共鸣,网上有很多看孩子写作业的段子和搞笑照片,在成为父母之前,可能看起来比较夸张,但是真正当了父母之后就知道,它们有多真实了。

就连岳云鹏也没有逃过,他发微博,配图是自己无奈又想笑的表情,甚至还在网络上给闺女找家教,不得不说,每位父母都想为孩子付出所有,可怜天下父母心。

想让孩子爱上主动学习,家长要利用“鸟笼效应”,别再强迫孩子了

其实父母发愁的一部分原因是孩子不会主动学习,他们往往都是先玩再写作业,等到玩的过瘾了,才能想起来写作业这回事,当然,父母的提醒在孩子眼里也不算什么,可能十几声提醒之后,孩子才会慢吞吞的去学习。

其实要想让孩子爱上主动学习,家长要利用“鸟笼效应”,别再强迫孩子了。

我闺蜜也在看孩子学习这件事情上下了不少功夫,但是她家孩子还是马马虎虎,尤其是英语,怎么教也没有学习的兴趣,反而是父母越强调,孩子就越厌倦,到后来,几乎就放弃了。

想让孩子爱上主动学习,家长要利用“鸟笼效应”,别再强迫孩子了

后来我听说了之后,送给她家孩子英文版的《小猪佩奇》还不错,可以当做孩子的英语启蒙动画片,闺蜜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让孩子每天都看看。

经过一段时间的观看之后,孩子竟然会时不时的冒出来两句英文,而且在英语学习上也没有那么吃力了,看来,英文版的《小猪佩奇》还是起到一定作用了,这种方式就是所谓的“鸟笼效应”。

想让孩子爱上主动学习,家长要利用“鸟笼效应”,别再强迫孩子了

到底什么是“鸟笼效应”?

“鸟笼效应”是著名的心理学家詹姆斯发现并且提出的,詹姆斯在退休之后,就和好朋友打赌,表示他一定会让朋友在不久之后养鸟的,好朋友不相信,因为自己根本也没有养鸟的打算。

结果过了一段时间之后,詹姆斯在好朋友过生日的时候送给他一个鸟笼,从那以后,每次去那位朋友家做客的朋友,都会问,里面的鸟是怎么死的,结果詹姆斯的好友怎么解释,大家也不相信,没有办法,他就买了一只鸟回来。

想让孩子爱上主动学习,家长要利用“鸟笼效应”,别再强迫孩子了

也就是说,人们在偶然间得到一件原本不需要的物品,在此基础之上,会添加上更多的和自己不相关的东西。

在孩子的学习上,也要给予他们这样的暗示,让孩子产生一定的兴趣,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之后,再慢慢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也不晚。

想让孩子爱上主动学习,家长要利用“鸟笼效应”,别再强迫孩子了

父母如何运用“鸟笼效应”?

运用“鸟笼效应”效应的前提就是要搭建好一个鸟笼,换句话说,就是要建立孩子和学习之间的联系,第一步就是要找到孩子的兴趣点,并且建立这个兴趣点

一个美国的心理学家曾经说过:

学习最好的刺激,是对学习材料产生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者竞争等外在目标。

想让孩子爱上主动学习,家长要利用“鸟笼效应”,别再强迫孩子了

只有有了学习兴趣之后,孩子才会对学习产生动力,这个时候,父母就要强化孩子的内在动力了,这样一来,他们即便遇到了困难,也会不断的迎难而上。

就比如我闺蜜给孩子看《小猪佩奇》的英文版动画片,让他对英文产生一定的兴趣,从而更能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有了好奇心之后,就会更想学,搭配上兴趣,就能学的更好。

要想让孩子喜欢一个东西,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父母需要有足够的耐心,有了耐心之后,第二个要做的,就是给孩子们积极的心理暗示。

想让孩子爱上主动学习,家长要利用“鸟笼效应”,别再强迫孩子了

孩子的好奇心远比我们想象的丰富多虑,所以如果发现孩子没有兴趣,父母就要多多主力,比如他们不喜欢看书,父母就要用颜色鲜艳的绘本来引导孩子,因为他们对颜色鲜艳的图案没有抵抗力。

虽然说,阅读的方式有很多种,其中之一就是不走心的阅读,但是父母不要担心,不走心的阅读也说明了孩子已经开始阅读了,父母不要吝啬夸奖,要让孩子产生成就感,让他们明白,看更多的书就可以得到更多的表扬。

等到孩子得到了表扬,也就是得到了看书的动力,就会更加喜欢阅读,各位家长们的目的也就达到了,当然了,父母也要让孩子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可以通过故事绘本的方式,这样更能被孩子接受。

想让孩子爱上主动学习,家长要利用“鸟笼效应”,别再强迫孩子了

如果你在育儿的道路上有什么问题,就请关注甜甜,每天更新一点育儿小知识,让你在育儿的道路上不孤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