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藝術愛好者,你如何看待“藝術的宗旨是反映事物的本質,忠於生活”這樣的觀念?

影影圈圈


討論有關藝術的宗旨,追根尋源,還是那句“藝術來源於生活”,顯得更真實些,話雖簡單,卻很接地氣,人類創造藝術的目的,也是服務於生活,當然了,也有關其他,問題來了:作為藝術愛好者,你如何看待“藝術的宗旨是反映事物的本質,忠於生活”這樣的觀點?



藝術的宗旨是反映事物的本質,忠於生活

藝術的欣賞價值是引發人們的思考,諸如一首歌曲、一段舞蹈、一幅畫作,“好聽、好看、好感人”類似這樣的讚賞,都說明了藝術的意義價值,我們可以假設,如果藝術一無是處的話,人們對它又有什麼樣的反應,肯定是不會花時間去欣賞,覺得那些藝術家也是遊手好閒,


所以,只有藝術有了價值,人們才會去關注它,那麼什麼樣的價值才會受人們的關注呢?唯有讓人們在藝術“身上”得到益處,至少是大多數人得到益處,這藝術才會受歡迎,直白點說,藝術要和人們的切身利益有關,比如,工作、生活、學習、休息、交友……

我們都知道,任何人的行為都是有目的,或者說是動機,比如,一群性格開朗的人,可以通過藝術而成為朋友,藝術是人與人感情交流的橋樑,這本質是好的,換句話說,藝術是人類通用的語言,不論種族文化,而且任何事物都可以用藝術的形式表現出來,事物的“善惡美醜”的本質,



我們還可以通過西方人體油畫藝術,去深入瞭解藝術的宗旨,為何會有人體藝術?而且人體藝術的生命力非常旺盛,那是因為人體藝術關係到人們的切身利益,或者說人體藝術讓人們更清晰的認識了自己,瞭解了人性,人體藝術寓意赤裸的真理,“赤裸”是最無私的價值,比起人性的自私,高尚多了。忠於生活、忠於生命、忠於靈魂,這也是人類所追求的,藝術同樣也是如此,唯有忠於生活,人類才不會棄之。


詩夜城主


這個問題可以理解為,如何認知一種觀念?


我們一生會遇到很多斷章取義,經不起推敲的言論。沒有思辨能力,全盤接受是極慘的。就像一個人亂吃飯,相剋會中毒,除非他一點都不推敲知識的邏輯性,如那,他讀再多的書,聽再多的話都是徒勞。


借用題主的例子,藝術的定義需要闡述下,藝術的定義很廣,但用比他更廣的文化來定義就可以很簡單,藝術指的是發人深省,令人陶醉,心曠神怡的文化。

創造藝術的人本身也是藝術。想了解藝術對生活,以及藝術的意義,必須回到歐洲文藝復興去理解,這個過程描述太長,我直接說結論。

藝術品本身是包含藝術創造者的觀念,情緒,思想的。拿樂曲舉例,音樂是最具想象力的藝術,舒伯特,貝多芬,他們的音樂像靈魂的訴說。文藝復興中的人,將藝術視為生活,用藝術娛樂生活。

題主的問題其實不堪一擊,一味的求真,還忠於生活,那你用3D打印,照片記錄不就行了,這對於藝術來說,簡直就是謀殺藝術!沒有靈魂的製造很明顯不能稱之為藝術。


雖然我們所接觸到的東西有很多錯誤,慶幸的是隻要花心思,時間,都能找到真實的答案。生命就是一個探索、精進的過程。一起加油!!!

謝謝您的閱讀,歡迎修正評論轉發關注!


大樂國


藝術的宗旨不但是反映事物的本質,而且是以審美的感受看待事物的屬性。藝術的宗旨就是用審美的形象反映社會生活各種現象的本質,藝術是來源於生活、忠於生活,又高於生活。



一、藝術是用審美的形象,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教育人們在現實生活中對美好事物的認識,並使審美觀的提高。藝術是為人們欣賞和享受的。無論什麼樣的人都有對藝術的審美需要,也都有對藝術欣賞和享受的興趣愛好。



二、藝術是為人們提供審美形象性的精神享受。藝術就是讓男女老少們受到教育和享受。這就要求藝術家引導和教育男女老少們正確的藝術審美觀,使男女老少們的藝術修養能力不斷地提高。



三、藝術的宗旨就是滿足不同階層人們的審美需要,普通老百姓喜歡看通俗易懂的藝術,年畫和寫實繪畫具有逼真性的寫實、簡易明白、民俗風情濃厚、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地表現主題內容。戲曲、民歌、舞蹈有著風土民情的傳統文化藝術,深受普通老百姓喜愛和追求。對於藝術素養高、文化程度高、藝術專業的人們來說,喜愛高雅的藝術,給他們帶來了精神上的審美情趣,使人們的心靈感應出激情澎湃,從而使自己的思想觀念上升到崇高的境界。


黃智637


“藝術的宗旨是反映生活的本質,忠於生活”,這句話說的沒錯,但我認為,只說對了一半,沒有道出藝術的本質,藝術不但要反映生活的本質,忠於生活,更要對生活進行形而上的思考,用審美形象來表達生活與人類精神層面的內在關聯,揭示某種約定俗成的真理,比如,跟真善美有關的事物,都具有真理的屬性。

藝術是人們在物質生活達到一定高度後,為了追求更高層次的需求,自然而然產生的一種精神生活形態,是人類審美理想的直觀流露。如果拋開物質生活的基礎,藝術就會變得不接地氣,成為一種烏托邦式的幻想。因此說,生活是藝術之母,生活是藝術的源泉,只有在生活的親身體驗中,才可以發現藝術的規律。

藝術忠於生活沒有任何問題,但藝術要反映事物的本質,這句話還值得商榷。

反映事物本質,最初屬於藝術職能的範疇,藝術家都在竭盡所能實現這個藝術目的,但隨著社會文明進程的不斷髮展,社會分工的不斷細化,這一職能逐漸被哲學所代替。

比起藝術,哲學更加理性和客觀,更能發現事物本質變化的內在規律。

因此,為了避開藝術跟哲學之間產生衝突,藝術主動向著裝飾生活、美化生活、昇華生活的層面發展。這種做法的好處,就是讓藝術可以塑造出比生活現實更加完美的形象,更加美好的情懷,吸引著現實中的人們去追逐它,親近它。

比起哲學,藝術更加溫情,更加柔軟,這就是人們更願意接受藝術,而不願意接受哲學的根本原因。

哲學所闡述的觀念實際上更現實,更沉重,也更冷峻,以至於人們常常不願意面對。人們總是喜歡面對美好的,輕鬆,理想化的事物,這些要求在藝術中都能體驗到。所以,藝術比哲學的受眾面就大得多。

如果讓我說,我更願意把藝術看作是生活的影子,有生活的形狀和高度,但終究不是生活本身。


鴻鵠迎罡


作為一個藝術工作者,我覺得這話有對的一面,藝術是反映生活的本質,但要說忠於生活,恐怕不是。

藝術來源於生活,這是真理,沒有生活閱歷,沒有生活體驗,創作出來的藝術作品是蒼白無力的。藝術的產生與生活同行,什麼樣的社會產生什麼樣的藝術。

說到藝術必須忠於生活,沒有說服力。生活是現實的,藝術是浪漫的,藝術高於生活,藝術是生活的高度概括和濃縮。藝術的浪漫和自由,表達了對生活的憧憬與嚮往,誇張與變形,是藝術常用的手法,也是藝術的感染力,忠於生活的作品,怎麼產生藝術魅力?


藝術需要生活,藝術在生活的基礎上概括提煉,把美好的精神嚮往放大,把美的氣息傳播,藝術才體現真正的價值。

藝術不需要忠於生活,不需要現實地表現生活中的狀態,藝術的宗旨一定是傳播美、傳遞美,用無限美好的狀態感動人,這就是藝術。


陳莊水墨畫家


我國古代的文章家們,在不少總結寫作經驗的文章裡,都有"文貴立意"、"意在筆先"的提法。被蘇軾稱讚為"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濟天下之溺"的唐代文壇宗主韓愈,主張"文以載道"、"唯陳言之務去"。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唐代詩人柳宗元在其《與元九書》中更是提出了"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的響亮口號。這都表明了他們對時代的關注、對社會的關切以及改造社會、促進社會進步的高度責任感和使命感。有良知的知識分子行文著書、吟詩作賦、揮毫潑墨都對社會和生活寄以深切的關注。他們憑藉藝術,抒發自已對生活的感悟,表白一已之心志。抒寫自我,即是抒寫社會和生活,因為人是社會的人,人生活在社會之中。

藝術是表現理想和感情的精神產品。"作者所體驗過的感情感染了觀眾和聽眾,這就是藝術。"(托爾斯泰語)社會生活是藝術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唯一源泉。藝術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藝術是生活的鏡子,但它對社會生活的反映又不等同於對生活作自然主義的抄襲和照搬。藝術的真實和生活的真實區別在於,藝術家對素材和題材的選擇是有傾向性的,這一區別就是藝術家的個性表現。

作為藝術反映的對象,生活的真實是不以人的主觀意志為轉移的。藝術必須反映生活的本質和規律,要忠於生活。藝術的真實既要合情合理、符合事物的發展規律,又要生動活潑、具有事物的真實面貌,既便是虛構和假定性的藝術形象,包括寓言、笑話、漫畫、相聲,如果它們對生活的反映是典型化的,它的形象就無一例外地不能不既有真實感,又有真實性。真實永遠是藝術的生命,沒有真實,也就沒有了藝術。

藝術要歌頌真、善、美,鞭撻假、惡、醜。但藝術的思想力量,不是豪言壯語,而是藝術的真實。藝術必須反對形式主義,反對"公式化"和"概念化"。藝術要忠於生活,反映事物的本質,以生動的形象感染人心。如果光是赤裸裸的講道理,戲劇就成了化妝演說,詩歌就成了標語和宣傳口號,看戲就成聽課了。


耑廬


藝術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生活成就了藝術,反之藝術也充實了生活!平凡的生活需要藝術,藝術也需要生活作為根本,否則作品會空洞,缺少靈魂,但藝術又不是生活,假如藝術工作者將生活原封不動的搬到作品中,不做一點昇華,不做任何美化,那麼作品也會缺少了美!假如是寫實作品,做到了和現實一模一樣,那隻能是畫匠、一個人肉照相機!所以藝術是以現實、以生活為根本的昇華創作!


星路傳媒


關於這個問題,有各種不同的認識和回答。藝術是人類以情感和想象為特性,來把握和反映世界,表示對世界及自身看法的一種特殊方式。藝術藉助人類的感性反映世界,包括客觀和主觀世界。藝術是拋棄人類理性和信仰的感性認識,藝術是人類心理真實情感的反映。

藝術創作宗旨是藝術家以一定的世界觀為指導,運用一定的創作方法,通過對現實生活觀察、體驗、研究、分析、選擇、加工;提煉生活素材、塑造藝術形象、創作藝術作品的創造性勞動為目的。創作宗旨的重點是藝術家運用已經掌握的藝術本領,將生活中得來的素材,圍繞主題進行藝術思維。藝術創作追求的是一種獨立的、純粹的、高級形態的審美創造活動。藝術家是以社會生活為源泉,捕捉靈感來進行創作,而並不是在獨立封閉的空間裡盲目空想來進行的。

因此,藝術家需要體驗生活,深入生活,觀察生活和尋找生活帶來的樂趣,積累經驗,豐富創作。


別江書法藝術


毛主席說藝術來源於生話並高於生活!絕對真理!


歐陽琳琳海南美女畫家


藝術本身來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藝術是上古時代以來,勞動人民在勞動生活中總結凝鍊的結晶,是人們的精神歸宿。是三層境界物質、藝術、宗教的第二層,她帶給我們的精神愉悅,持久綿長。是物質生活難以企及的!近代少有人一生能登達三層,李叔同先生算為數不多的一人。他洞穿三境,在藝術成就,佛法修為上少人能及,最後“悲欣交集”,成為傳奇!

而其書法、繪畫、大德、情事、自律、“長亭外,古道邊”成為民國
絕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