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再定位:轉型到早教行業,我竟然幸福的半夜都能笑醒!

客戶信息摘要

小楊畢業於國內某外語類高校的英語專業,碩士學位。進入職場後,她先後嘗試了3份與專業緊密相關的工作,但卻都不喜歡,最長的做了兩年,最短的不超過半年。

在不同的行業、崗位中切換,小楊就是希望找到一份真正喜歡的工作,能讓自己從中獲得滋養的工作。

在諮詢過後,王虹老師建議她去早教行業試一試。這個建議讓她頗感意外,畢竟自己從沒想過、身邊也沒人做過這個行業……

訪談客戶:小楊 諮詢師:王虹老師 筆者:婉君


1. 工作,消耗or滋養?

小楊的畢業院校不錯,碩士學歷也很有競爭力,然而在諮詢前的5年職業生涯中,她先後做了英語教師、海外業務和英語翻譯這3份與專業緊密相關的工作,卻都不曾感到滿意。

當被問及不斷切換行業、崗位的原因,小楊說:

“工作以來,我一直在嘗試找到自己真正喜歡的工作。為了找到這份喜歡,每份工作我都投入了不少時間(半年到兩年),但滿意度一直不高,也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

“在我心裡,喜歡的工作應該是能夠給人帶來滋養的,能讓我的專業有所提升,更能讓我感到自信、愉悅。但嘗試過的3份工作,全都是在消耗,讓我感到疲憊。”

嘗試了很久都沒有明確方向,小楊感到自己和那份“喜歡的工作”就像是霧裡看花,感受得到,但卻說不清、道不明,於是決定尋求專業人士的幫助。

小楊的性格內向、謹慎,關注了王虹老師的公眾號後,看了大半年別人的諮詢案例分析,從中找到了不少自己的影子,這才篤定了要找王虹老師做諮詢,希望藉助專業的力量幫自己理清內在價值,明確職業定位。


王虹老師點評:

小楊工作5年,正處於職業探索期,在幾份工作的嘗試下都覺得不滿意,對未來更加迷茫。

而在這些探索的職位中,有的工作內容小楊比較喜歡,但是公司環境、工作形式讓她很難適應。

在諮詢中,我們要把那些喜歡的因素提煉出來,分析什麼樣的環境可以讓她穩定發展,以及她自己需要做哪些調試。


2. 諮詢後,半信半疑

藉助性格測評和職業傾向測試,王虹老師發現小楊很擅長做與人溝通、幫助他人,且有一定創造性的工作。

通過生涯幻遊,小楊也“看”到了自己心中期待的職業畫面。她說,當時腦海中出現了一間屋子,裡面擺滿了玩具熊。

進一步溝通之後,王虹老師建議小楊嘗試一下早教行業。

一方面,早教行業的工作內容能夠滿足她樂於助人、有價值感的職業需求,也與她腦海中充滿玩具熊的潛意識相符。

另一方面,小楊的英語水平在一線城市的早教行業會很有優勢,而且她已婚未育,又很重視家庭教育,進入這一行後對自己未來照顧寶寶也很有益處。

職場再定位:轉型到早教行業,我竟然幸福的半夜都能笑醒!

得到這個答案後,小楊的的心裡半信半疑,因為她從不曾考慮過這個行業,身邊也沒有做早教的朋友。

對她來說,這是一個完全出乎意料的定位,一時間還難以接受。但既然是專家的建議,小楊還是決定努力去實踐一番。

她找到了一份國際品牌早教機構的工作,剛開始的第一個月都在懷疑自己。但小楊覺得,一份工作合適或不合適,至少要花半年時間才能真正瞭解到,她願意再多花點時間試一試。

沒想到不過3個月的時間,小楊就漸入佳境,真正愛上了這份工作。


3. 投身陌生領域,半夜都能笑醒

面對一群不足3歲的小朋友,小楊發現自己每天都樂在其中。

在這裡,她不僅會教孩子們語言,還需要深入探究他們行為背後的心理因素。為了儘快適應新工作,小楊看了不少早教類的書籍,自己也摸索了不少工作方法。

面對一個又一個挑戰,小楊都能找到具體的辦法去幫助孩子們解決,也因此得到了同事們的認可、家長們的信賴。

這份需要同理心,能夠幫助他人,也極富創造力的工作,完全滿足她的職業價值觀。

講到這裡,小楊興奮到聲音顫抖:“小朋友的成長需要時間,有時候帶他們去做一些語言或者手眼協調方面的練習,可能好幾個月都看不出效果。但突然就會有那麼一天,小寶寶的能力會出現質的飛躍,讓我很有成就感。”

職場再定位:轉型到早教行業,我竟然幸福的半夜都能笑醒!

她還充滿感激地回憶道:有些小朋友會因為家庭因素,移居其他城市或者海外。她總覺得,寶寶的年紀才那麼小,會慢慢忘了自己的。直到一個月後,家長透露跟小朋友聊天時,孩子會說想念老師。這些都讓她感到欣慰和感動。

小楊說:“我知道他們會慢慢長大,遺忘是必然的。但我仍然感到開心,為自己曾經在他們的生命中存在過。”

筆者對早教行業知之甚少,但在小楊描述自己工作的過程中,我能強烈地感受到她那種“終於找到了喜歡的工作,半夜都能笑醒”的激動和喜悅。

同時,我也為她曾教過的孩子們感到幸福——

小楊進入早教行業,這是她的幸運。而孩子們能有這樣真誠相待、傾力奉獻的老師,這也是他們的幸運。

王虹老師點評:

小楊的成長經歷中,有原生家庭造成能量卡住的問題。這個經歷也讓她對孩子的教育充滿興趣,內心深處希望支持孩子,希望孩子們能享有更加科學、充實的早期教育。

通過不斷成長,她的能量已經有所提升。在支持他人的過程中療愈自己,這是職業帶給我們的最大的收穫。


4. 這些改變,讓我自信爆棚

通過職場再定位,如今的小楊自信心爆棚,她說這份自信一方面源於工作帶來的成就感,同時也跟自己的內在調節有關。

在工作中,她憑藉自己的努力與勤奮,從零開始自學,慢慢適應了曾經完全陌生的行業,如今在崗位上游刃有餘。

工作之餘,她也開始由內而外地調試自己,如今不論是遇到了怎樣的問題,小楊都有一股子迎難而上的韌勁,始終相信自己有能力度過難關。

在諮詢之後,小楊的外形也發生了很大改變。她在短短4個月內科學減重15~18斤,還改變了髮型,嘗試了新發色。

當一個人的內心充滿力量,外在的精神面貌也會隨之發生改變。而當一個人的外在氣質發生變化,她的內心也會更加自信、豐盈。

幾個月的諮詢,讓小楊對職業有了一些新的看法,也從中獲益不少。

她總結:

1. 任何職業都沒有100%的滿意,只要能滿足價值觀的前幾項就好了;

2. 想做什麼都要先去嘗試,只有努力嘗試過了,才知道自己究竟適不適合;

3. 面對職業,我們要具有“發展思維”,即便如今我對早教行業充滿熱情,未來的職業也仍然會發生改變,仍然有無限的可能性!

王虹老師點評:

小楊的內在能量不強,在大的職業轉型中又涉及地域轉換,所以我們的步驟是小步前進,一個小目標進行。

但她有較好的綜合素質,一旦找對方向、穩定下來,後面的發展就會越來越好。這種信心,我在諮詢中就傳達給了她。


職場再定位:轉型到早教行業,我竟然幸福的半夜都能笑醒!

“希望我的轉型故事能像一根火苗,為正尋求轉機的職場人點燃希望;或者也能像一塊磚,墊在那些為轉型而努力的人腳下。”

小楊說,改變的勇氣就是這樣一點一滴積累起來的,過去她從別人的故事中看到了希望,如今也願意成為別人前行的動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