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读是中国当今教育的一大特色,到底有利还是有弊?谈谈看法?

宁静95661


陪读是弊大于利,但必然发生。

陪读是因为不放心,对孩子的不放心,对社会的不放心。对孩子不放心,是因为孩子没有足够的独立能力;对社会不放心,是因为社会复杂。陪读的发生要追溯到孩子小时候。那时家长没有注意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等长大了,让他独自一人到外地读书,要一下子适应新的环境是很困难的。这就像把在温室里种植的鲜花,突然移到野外让它生存,是很容易枯萎的。所以建议各位家长,在孩子小时候就要让他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提高他们的独立能力。孩子终究会飞向属于他们的天地,就像各位家长离开了你们的父母,拥有了自己的天地一样。尽早让孩子拥有一双能飞的翅膀,才是对孩子真正的爱。不要用爱的名义,把孩子养成了没有独立生存能力的人,不然你的孩子终将会面临被这个世界淘汰的命运。关于社会复杂这一个问题,其实这个世界还是好人多,在孩子小时候,我们就可以跟他多谈一下社会上的事情,让孩子在善良之余,拥有防人之心,懂得保护自己。而对于那些已经陪读的家长,你们要尽快的让你们孩子学会独立,然后放手。我还记得我儿子刚出生的时候,我看着他,然后在心里有一个声音跟我说,虽然我很爱他,但他终究会有他的天地,我要做的是尽快的让他拥有独立的能力,然后放手。

也许你会说舍不得,但是就算你舍不得,等孩子长大了,他们终究会想飞出他所认为的牢笼,就象当初你们年轻时所做的一样。

最后一句话,如果爱请尽早放手。




来到人间是为了什么


个人认为利大于弊。我女儿因为胃不太好,吃不了辛辣油腻的食物,所以初中住校时身体非常不好,面黄肌瘦、无精打采的。自从她读高一时我开始了陪读,每天给她煲汤熬粥,硬是把她的慢性胃窦炎给调理好了(喝的是糯米粥和小米山药南瓜粥,另外还有猪肚汤炖药材,就是超市卖的那种药材包)。另外由于她在我身边比在学校时睡得香,她的脸色也变得红润了许多。更为重要的是,有了我这个可靠的倾听者,这才是她最开心的地方,每天吃饭时或者做作业时,她会叽里呱啦地给我讲他们班上发生的任何事情,开心极了😂至于说她的独立能力嘛,大伙儿放心,她现在念大二了,在学校里住校过得舒舒服服呢!


凤146983974


陪读是错误的做法,有本事自己教。浪费人力物力。我认识有个家长,为了孩子的成长,辞掉民办教师的工作,陪孩子读市重点高中读湖南大学。最后孩子因为数学几次补考过不了,没有毕业。现在在家天天玩手机。你们说怎么办才好?这样的家长能陪孩子一辈子吗?


农村教育家


陪读是好是坏?有利有弊?正所谓千人千面,各有所选。

身边同事给孩子陪读的太多了。可能我身边这种例子太多,而我又不是个很愿意陪读的人,因而我觉得太费解了。难道孩子不能住校?难道养个孩子就得赔上半生?是不是学校宿舍没人愿意去住了?

同事们在城里租了学区房,恨不能住到学校门口,即使这样,中午还去教室送饭。早晨伺候完孩子早饭再去上班,中午夫妻俩轮流去送饭,一天跑数回,累计路程一百多里,有的还是骑着电动车。我看的是心里发紧,满是恐惧,这啥时候是个头啊。

能把孩子盯的这么紧的,当然是孩子少的,基本都是一个。爸爸妈妈的爱太足了,对孩子来说是高福利也是严督促。同事们的孩子基本上都考上大学了,名校倒是很少。

也有孩子住校和托管的,父母或是没条件,或是出外谋生。孩子有的学业优秀,有的乏善可陈。

所以呢,陪读有利也有弊,有好也有坏,也是各家有各家的滋味。想陪的你阻止不了,不能陪的你找不来。

世间哪件事不是这样呢。


和和其风


陪读是教育一大特色。很多老师也建议陪读。首先这要看自己的家庭条件。比如家里金钱物质都很宽裕,又是一个孩子,大人离不开孩子,孩子也离不开大人,就可以陪读。

如果家里拮据还有个小二,比如我就不能陪读。不能盲目随大流。孩子学习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家里那么多事自己会有一个焦虑不安的情绪 ,这个时期的孩子都很敏感,会增加孩子的学习负担。

如果没有我家小二妮,我也可以去陪读了。随便打点工。陪着孩子多好啊!条件不允许呀!

如果孩子不听话,寸步不离的盯着他不学你也没办法。我朋友 儿子考上重点高中,三年租房补习,花了20w,最后考了460。我邻居家里吃低保,三年还没花3w呢500多分,如果不是她妈妈有病,让她分心 会更好。

别管陪读还是不陪读都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这个最主要我觉得。有的孩子住校回来带回家一堆旧衣服,这就是不自理,学习也得劳逸结合。


春日气泡


我是一个工作了19年的老师,也是两个孩子的父亲,我来谈谈我的看法,我的看法是陪读弊大于利。

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培养的应该都是有独立生活和自主学习能力的人。为什么要陪读呢?就是因为孩子自觉性不好,独立性不强。

也许陪读能够让他专心读书,有一个好的读书环境,但是你能够陪他一辈子吗,即使他考上了好的学校,以后他还要走上社会,还要面对人生的很多考验,你又能够陪他多久呢?

所以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性,陪读只会让孩子养成依赖性。当然,如果您的孩子没有一点独立性,那么陪读也是一个比较好的方式,但是在以后的生活学习当中,要慢慢的培养他的独立性,因为毕竟你的孩子要走向社会,以后要独立。

我们培养孩子的目标应该是培养成独立的人,而不是一个高分低能的人。

我曾经见过很多孩子,连葱和韭菜都不分,连鸡蛋都不知道剥。更别说洗碗扫地,洗衣服,做饭等这些常见的家务了。

所以我认为家长应该放手,什么都让孩子去做,让他在生活中去锻炼独立自主的能力,当然成绩很重要,生活的能力更重要。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





风哥爱教育vlog


我所带的高三生都是父母一方或双方陪读,陪读在城市家庭中屡见不鲜,有人批判陪读是溺爱过度的表现,我个人认为在家庭经济条件允许的前提下,父母和孩子做好沟通交流,陪读是值得鼓励的。

1:高三学习时间紧张,有父母陪读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孩子生活上不必要的时间支出,保证孩子吃好穿好睡好,为孩子提供身体和智力支持,让孩子有更多的精力去搞学习。

2:对于自律性差的孩子来说有一个人在旁边监督学习是很有必要的,这里倒不是说父母要去干扰孩子的学习而是在孩子学习过于放松的时候适当提醒,尤其是面对手机问题上,家长的监管至关重要。

3:家长陪读可以随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有利于配合老师一起做好孩子的教育工作,就我目前所带学生有一部分是家长陪读后学习大有进步,因为每次上完课我都会及时的把课堂评价反馈给家长,家长也是课后及时与孩子沟通交流。

当然作为一名高中老师,也是很有必要跟陪读的家长们提一些建议。

1:陪读是陪伴的升华,不只是物质上的满足,精神上也要满足。

2:尊重孩子的自立意识,有什么问题可以和孩子耐心沟通交流。

3:最重要的一点家长们不要给孩子增加心理负担,而是要去帮着化解孩子的压力,面对困难不畏缩。

最后衷心祝愿所有陪读家长的努力不被辜负,孩子们高考大捷!



高中数学钟老师


我来发表一下客观的看法:陪读,有利有弊,不能一概而论。要看什么样的家庭,什么样的小孩,什么样的家长而论。

当今,教育越来越被家长所重视,毕竟这是一个知识改变命运的时代,没有文化是万万不能的。"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个家长所期待的。特别是孩子升入初中和高中以后,家长就更加的重视小孩的成绩了,希望小孩能上重点中学,如果考上了重点中学,那么小孩子的一只脚就跨进了大学的门槛。

我所在的县城有两所省重点中学,各乡镇,甚至各县,外省的学生都慕名而来,以能进入这两所中学读书而感到荣耀。以前这两所中学在中小学招生都是有招生指标的,考到了前多少名的才能进入,一般都是看升学考试的成绩。现在有所改变,小学升初中招生要通过这两所中学的自主招生考试才能进入,在暑假,他们会组织两次考试,一次招录外省,外县的学生,一次招录本地学生,有名额的限制。初中升高中的招生还是看升学考试的成绩,不过每个乡镇会给一点均衡指标。伴随着家长的向往和进城读书的热潮兴起,这两个重点中学人满为患。所以另外建设了两所学校,名字就叫这两个中学的实验学校,也是一所政府管理,由重点中学配备老师的民办学校。那些没有达到分数线的可以去读实验学校,但是分数不能差太多,分数在 一定范围内可以缴纳择校费入学,根据分数差别大概几千到两万多不等。如果是前六十名的免择校费,交正常的学费就可以。

就是这样,每到暑假快开学的时候,来报名的人还是络绎不绝。没考上的就交择校费读实验学校。因为是老师资源共享,都是重点中学的老师,所以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也家长愿意租房子去陪读。说到陪读,有些人说不好,有些人说好。这要看什么样的小孩,小孩听话,学习自觉,可以放亲戚朋友或者是老师那吃住;不听话的,调皮贪玩的,喜欢上网的,但是头脑灵活,成绩还有上升空间的,这就要家长前去监督陪读,否则就浪费了钱了。有人说,陪读的家长什么都包办,不利于小孩以后独立生活。也有人说,如果不陪读,小孩要花时间洗衣服什么的,分散了学习精力,那还不如陪读,反正择校费都花了,还在乎一点房租费吗?有些家长还专门买房陪读呢!

我是支持陪读的,但学习归根结底还是在于自己,但如果你是个容易受到环境影响的人,同时有很强的想学习好的欲望,我觉得陪读是个很好的选择。如果家长坚持陪读,可见很重视你,你就别操太多心,专心学习就是对她最大的报答,我想你也会专心读的,毕竟大人花了这么大的代价,这你应该感到很幸福的!如果你的家庭条件不好,或者你很懂事,很自觉,控制能力强,也可以不选择陪读的。


桃李芬芳笔耕不辍


看了好多朋友的见解,看来大家都认为陪读弊大于利,但依然也还都在陪着。[呲牙]事实也的确如此。陪读虽然在生活上给了孩子无微不至的照顾,其实也是以爱的名义剥夺了孩子的许多机会。

特别是小学阶段,家长准时接送,孩子从家里到学校,从学校到家,都是坐在车子上,没有路可走,这一段是苍白的。对上学途中的一切是漠然无视的,我看过很多这样的孩子:他们面无表情的坐在大人的车子上,到学校门口下来,面无表情的走进教室,没有欣喜。

而孩子是需要走路的,走路不但会让他(她)们身体强健,还会让他们发现路旁新生的树叶怎样一天天长大又一天天变黄从树上掉下来。树枝上鸣叫的小鸟来了又走;还有搬家的蚂蚁排着怎样的长队,他们怎样的被吸引,直到听到学校的钟声一路猛冲终于比老师先一步到达教室的快感;或者最终被老师拦在门口训诫时对同伴恶作剧般的鬼脸;也不会有两个人一起探索一条新路回家的惊险记忆;成为过后在同伴面前炫耀的资本。这些都是成长的快乐,现在通通被剥夺了。回到家又是看着(又称辅导)写作业,家长还抱怨孩子不听话,气的发疯:什么都伺候好好的,怎么就是不懂事呢?仔细想想,孩子有自由的成长过吗?有属于自己的时间吗?从小到大仿佛从一个笼子被送进另一个笼子(你自己一个星期走到哪里都有人看着试试),那些被大人们视为极端气人的举动,只不过是孩子们为争取权益而进行的独立战争啊[呲牙]。

初、高中阶段相对学习任务繁重、竞争激烈,给予生活上的照顾也的确是需要的,但是家长还是要根据孩子的具体情况,尽量为孩子释放空间,不要过分捆绑。

遥想陪读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一是独生子女的出现,使孩子变得异常珍贵(多子女时代没有陪读这一词语),可谓捧在手心怕摔着了,含在嘴里怕化了,孩子一直都是众星捧月般的成长。做什么都有大人跟着。二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家家生活条件变好,有能力专门照顾孩子;三是社会治安的影响,人贩子的猖獗,偷走孩子伤害致残,贩卖器官,让有孩子家庭胆颤心惊,不敢让孩子单独行动。这也是很多人明知道陪读弊大于利,依然陪着的主要原因。看来陪读虽然弊大于利,但是还是要陪的,怎么陪,要看家长的智慧了。


清夜无尘727


陪读肯定是弊大于利!利就是能确保学龄儿童身心安全!

弊就自然不在话下!例如:

1、不仅影响父母工作,而且增加家庭经济负担;

2、助长孩子依赖性和懒惰性;

3、制约培养孩子自信、自强、自立信心,甚至自食其力能力。

顺便说说为什么要陪读?

一是,之前独生子女政策至儿女生得少,父母尤其是祖辈视独生女为掌上明珠,对孩子娇生惯养,既要照顾他们的性活起居,更要保护他们的安全。

二是,由于现在农村尤其是偏远山区农村几乎都没有小学,甚至一些乡政府所在地都没有一所小学,更不用说初中。加上有些家庭尤其是农民工家庭,父亲或父母同时外出打工,儿女上学及生活照顾就落在妻子或爷爷奶奶肩上,必须有人跟着进城陪读。

三是,近数十年来人贩子防不胜防,为确保孩子身心安全,要么接送孩子上学,要么在学校周边租房子陪读。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不断完善,尤其是素质教育提上议事日程,还有学校校车不断普及,更有社会公共安全保障机制得到巩固提高。因此我有理由相信,接送孩子上下学和租房陪读现象一定会逐渐得到改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