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食︱掘地三尺,只为京城一碗螺蛳粉粉

吃粉十年

从2008年深冬吃的第一碗螺蛳粉算起,不知不觉我的吃粉历史已经有了十年。十年时间,吃粉也从当初的难得一尝,变成了我的饮食日常。


在广西这个米粉王国,吃粉是世世代代沿袭下来的传统,人们无粉不欢,凡是有村落、街巷的地方,必有粉铺林立。许多广西人的一天,就是从唆上一碗热腾腾的米粉开启的。

美食︱掘地三尺,只为京城一碗螺蛳粉粉

▲手工切粉,入口极为细腻。


广西的米粉众多,最知名的有三类:南宁老友粉、柳州螺蛳粉、桂林米粉。偏隅一方的还有宾阳酸粉、蒲庙生榨粉、钦州猪脚粉、梧州牛杂粉、桂平罗秀米粉、北海烧鸭粉、河池烧肠粉、马山羊肉粉、玉林牛巴粉等。在这些粉当中,螺蛳粉是我吃过的味道最重、做法最为复杂的一种粉。


一碗螺蛳粉的底色

美食︱掘地三尺,只为京城一碗螺蛳粉粉

▲正宗的螺蛳粉,是无比的辣。


一碗螺蛳粉的成色,是由配料与汤底共同决定的。一家正宗的螺蛳粉店,配料的种类繁多,往往由酸笋、木耳、花生米、油炸腐竹、萝卜干、黄花菜、鲜嫩青菜等组成。至于汤底,则是用八角、肉桂等十多种香料炖煮螺蛳肉,再佐以浓郁的辣油和蔗糖调和而成。在广西,烹饪汤底调料的比例各有不同,且各自保密,这也造就了各家老字号独一无二的口味。这些味道总是远离着时间的变化,让我们这些拥趸不管何时回去,总能尝到经年不变的熟悉味道,也正是这种“不进步”的商业节奏,让我们对传统有了更深的了解和敬重。


美食︱掘地三尺,只为京城一碗螺蛳粉粉

▲螺蛳粉的配菜繁多。


当一碗螺蛳粉端上来,我们不能着急去吃。要知道,这时的粉还是单独在滚水中烫煮放入碗中的白粉,各种配料刚刚浇上去。此时去吃,浓郁的汤底还没有完全浸泡住“柔如春绵,白若秋练”的粉条,味蕾难以体验到复杂的浓郁。所以,我们在吃之前必须上下搅拌数下,用热汤泡软酥脆的腐竹,让辣油、酸醋调理均匀,当重辣醇香的味道扑鼻而来,此时才是最合适的赏味时刻。

螺蛳粉的本味是香辣。在广西当地的粉店里,一碗常规辣的螺蛳粉,会把我的头皮辣麻、嘴唇辣肿,甚至连鼻涕也都会被刺激出来。一眼看去,食客们不是在大快朵颐,就是在大力擤鼻涕,虽然不雅,但这就是辣味给身体带来的最本真的刺激反应。在北京的螺蛳粉店,为了打开五湖四海的胃,大多体贴的对辣味作了弱化处理,甚至有些店里,甜味盖住了辣味。虽然不够辣爽,但依旧是能在瞬间把味觉唤醒的特色美食。

北京的粉店


美食︱掘地三尺,只为京城一碗螺蛳粉粉

▲八十八粉儿店,是我最偏爱的粉店。


在北京这座超大型城市,食肆数以万计,承载着世界各地的的美食。十年时间,我眼见螺蛳粉店从极为少见,发展到相当数量的存在。如今,在海淀有北京最早开办的“水平有限”、新锐“粉之都米粉主题餐厅”;在护国寺附近,有响当当的老字号“小螺号”,前两年不知道为何更名为“我爱螺”;在朝阳,有整个北京城品质最佳的“八十八粉儿”,还有网红开的“柒记螺蛳粉”……一幅北京螺蛳粉店分布图,已经称得上是一幅粗线条的北京地图。而我,则是这地图最为忠实的测绘者、使用者。

美好的就餐体验,是超出食物的存在,更多是人与人的交流。每次去粉店吃粉,我总爱留意观察,店家是怀着怎样积极的态度,用招待家乡人的热情,把各自的配方、食材从家乡带来北京,向来自五湖四海的人们提供最为本味的螺蛳粉。

美食︱掘地三尺,只为京城一碗螺蛳粉粉

▲这是朋友在南宁拍摄的粉餐。


我在北京吃的第一碗螺蛳粉,是“水平有限”的两位创始人烹煮的。年轻的兄弟二人,当初来北京是为了学习茶艺。求学过程中他们发现,偌大的北京竟然找寻不到一碗可以慰乡愁的正宗螺蛳粉,于是决定转做螺蛳粉,来填补这份美食的缺憾。十年过去了,两位年轻人已经把昔日两张餐桌、不到十平米的小档口,发展到了拥有十家连锁店、北京最大的螺蛳粉店品牌。我也算是见证了一个成功的草根创业故事。

而成立两年多的“八十八粉儿店”,则是另一个“在异乡”的故事。这是我最爱的粉店,就和大家多分享一些我了解的日常。

“八十八粉儿店”创始人是曾在广西工作十四年的外地人,足迹走遍了广西各地,各处的粉也都成了他的心头所爱。回到北京工作之后,为了把远方的美食记忆留在自己所在的城市,他们成立了这家粉店,公司的名字就是拆自“粉”字。创始人有着影视圈的资源,起步之处曾运作陈坤、舒淇、胡歌、高圆圆、陈晓卿等一众明星前来光顾,我也是看着明星的微博循迹而去的。

美食︱掘地三尺,只为京城一碗螺蛳粉粉

美食︱掘地三尺,只为京城一碗螺蛳粉粉

▲在朋友圈的截图。


到了粉店,一看招牌就知道他们所下功夫不浅:这里称得上北京种类最齐全的粉店,光是螺蛳粉就有好几种,不仅有原味螺蛳粉、干捞螺蛳粉,还有杂粮螺蛳粉、叉烧螺蛳粉。此外还有南宁老友粉、鲜肉粉、炒粉、酸汤粉、猪脚粉。就连最适宜夏天吃的宾阳酸粉,也曾短暂出现个一个月。可惜拥众不多,后来停售了,可惜。

美食︱掘地三尺,只为京城一碗螺蛳粉粉

▲这是酸粉,最适宜夏天吃的粉。


在原料上,八十八粉用料都很讲究,这里有广西的土猪、南宁青头水鸭,更有北京城极难见的宽粉——纯手工的切粉。这是由纯米浆制作的蒸粉。为了做好这粉,老板试验了17种早稻米,又请来了专业师傅,可以说将专心做到了极致。因为切粉需要当天熬制,店里每天售卖的宽粉并不多,曾经有几次加班后赶过宵夜,宽粉都已售馨,偏爱的土猪鲜肉粉只能用圆粉来替代。


美食︱掘地三尺,只为京城一碗螺蛳粉粉

▲凉粉

美食︱掘地三尺,只为京城一碗螺蛳粉粉

▲这是酸藠头,去腻佳品。


在北京,还有许多店有着各自的拿手菜。比如粉之都家的陈皮绿豆汤,水平有限柳州螺蛳粉(五道口店)(必须是这家店)的炸腐竹和卤鸭肠等等,都是同业中的佼佼者。

北京城的每一处广西粉店,都是某一地饮食文化的展示。来自各地的原料、味道、热情,会激发我们味蕾的喜悦、愉悦我们就餐的心情。这是我爱吃粉的原因,也希望你也喜欢。

美食︱掘地三尺,只为京城一碗螺蛳粉粉

▲每一碗米粉,都是份量十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