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泚入主被洗劫的大明宫后立刻面对的政治难题是什么?

接上期《泾原兵变,都是哪些大臣跟着德宗出逃?》

目录

1乱兵和小民抢劫大明宫

2,姚令言——袁世凯的冯国璋和段祺瑞!

3,朱泚的经济政策——唐代版自由主义

4,朱泚入宫后为什么移居白华殿?

5,朱泚面临被孤立的危险


朱泚入主被洗劫的大明宫后立刻面对的政治难题是什么?

网络图


1乱兵和小民抢劫大明宫

德宗前脚刚出宫城,后脚乱兵就到了含元殿。可见速度之快,瞬息万变,片刻不容耽搁。

含元殿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皇城宫殿,等于今天北京的太和殿。

含元殿是唐京师长安城大明宫的大朝正殿,建成于龙朔三年(663年),毁于僖宗光启二年(886年),其间逢元旦、冬至,皇帝大多在这里举行大朝贺活动。

含元殿为三出阙宫殿结构,主殿面阔十一间,东西长77米。殿堂坐于三重高台上,台基高15米。殿前方左右两侧稍前处,建有翔鸾阁和栖凤阁,二阁作三重子母阙的形式,下有高大的砖砌墩台。

朱泚入主被洗劫的大明宫后立刻面对的政治难题是什么?

(含元殿建筑群复原图,网络)


朱泚入主被洗劫的大明宫后立刻面对的政治难题是什么?

(含元殿建筑群复原图,网络)


朱泚入主被洗劫的大明宫后立刻面对的政治难题是什么?

(这是故宫太和殿外景,可以与含元殿对比感受)


朱泚入主被洗劫的大明宫后立刻面对的政治难题是什么?

(三出阙案例图)网络图


朱泚入主被洗劫的大明宫后立刻面对的政治难题是什么?

(三出阙案例图)来自网络


所谓的三出阙,其实就是整体的建筑群呈现为一个凹字型。我们从上图可以看到这个正门的两侧的向前伸出来的侧面的建筑体呈现是三层重叠状,所以叫三出阙,是古代只有帝王才可以用的等级。当然这是三出阙的案例图,不是含元殿的图。

含元殿两侧为钟鼓二楼,殿下有倚靠台壁盘旋而上的长达75米的龙尾道,整个建筑群呈巨大的“凹”字形。含元殿体量巨大,气势壮丽,极富精神震慑力。并影响明清紫禁城的午门形制。

南北宽43米 ,总跨度与丹凤门近似约200米 ,殿前有水渠,渠上有五座桥梁。殿前至丹凤门间有广场和专供皇帝出入宫城的御道。这一建筑组群,构成了唐代大明宫内规模宏伟、礼制庄严的外朝听政区域,是唐王朝的皇权象征和国家标志。

唐诗中的“千官望长安,万国拜含元”、“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等诗句,就是描写含元殿大朝会的盛况。含元殿是大唐建筑的杰出代表。

含元殿遗址位于今天西安自强东路革新街北口。

朱泚入主被洗劫的大明宫后立刻面对的政治难题是什么?

大明宫遗址区


朱泚入主被洗劫的大明宫后立刻面对的政治难题是什么?

含元殿到丹凤门


作为皇权象征的含元殿被乱兵占领,那么所谓的大唐其实就不存在了。

首先是乱兵冲入含元殿,大呼:"天子已出,宜人自求富!"这真是解放区的天是兰兰的天,没有了皇帝好喜欢。我想,皇帝被赶跑,那些草民出身的乱兵定然有天上去掉了乌云的感觉,翻身解放做主人了。皇家的东西,现在都是我们的了。

马克思说过,革命例来都是被压迫者的盛大节日。(大意如此)

乱兵们呼喊着,争吵着,冲入府库,抢运府库中的金帛,而且是直到筋疲力竭为止。哎呀,做梦也没有想到,还有一天能够抢皇上家的东西,那还不抢?还等什么呢?什么时候发财致富有抢皇宫来得快?

这真是“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

大明宫已经完全没有了秩序。

见道了泾原乱兵抢劫大明宫,长安的小民立刻冲了今来,跟着抢。当然他们更有动力,德宗多少的财税不是都从他们这里搜刮的吗?出出进进,来了一趟又一趟,通宵达旦。自安史之乱后,大明宫又一次被抢劫,上次是被安禄山抢劫了,这次则是回到了长安的小民手中。

更有甚者,不能入宫抢劫,只好半路上抢劫那些进宫抢劫的,真是坐等天上掉馅饼。你抢我也抢,至于是不是抢劫皇宫的东西,此时谁还在乎?反正是抢,抢到手就算,管他谁的呢?整个长安城陷入了疯狂大抢劫之中。这真是盗匪纵横公侯第,金银络绎向民家。以至于诸坊居民各自组织起来,类似民团一般,相帅自守,防止被乱兵和乱民给洗劫了。当然这么有秩序的,只能是那些非富即贵的人们居住的街坊。这种分坊自守,已经让长安开始从混乱中看到诞生秩序的萌芽了。

朱泚入主被洗劫的大明宫后立刻面对的政治难题是什么?


2,姚令言——袁世凯的冯国璋和段祺瑞!

果然,很快,混沌中诞生了秩序。

泾原节度使姚令言看看抢的差不多了,长安的混乱足以给某一个可以收拾烂摊子的人做够了铺垫,才对手下的乱兵说曰:"今众无主,不能持久,朱太尉闲居私第,请相与奉之。"这才最终将此次事件的后台推到前台来。让我们此时看到泾原兵变的时候,一直躲在暗处窃笑的家伙。

其实这些根本不是乱兵!而是由组织的,有统属的。他们都是听从姚令言的。所以一说就通了。这是给朱泚一个台阶,好让他走上台来。从而显得他不是有意为之。这点绝非只是为朱泚洗白,注意,后面还有大用处呢。朱泚也只是一方面而已。

这个姚令言,简直就是袁世凯手下的冯国璋、段祺瑞一流人物!


朱泚入主被洗劫的大明宫后立刻面对的政治难题是什么?


3,朱泚的经济政策——唐代版自由主义

说到这里,我需要提醒一下读《资治通鉴》和《两唐书》的读者朋友,我们在古人对于朱泚的记载中,你很难看到关于朱泚的付面消息的记载。这个泾原兵变,洗劫长安城,明明就是他在背后策动,可是我们的古代史家们却没有正面给与记录和描写。此时朱泚出来收拾唐德宗逃跑后的烂摊子,也被写成是因为姚令言的计谋。朱泚仿佛是被动走上主持长安大政的舞台上的。这点非常值得注意,就是史家们并不是特别讨厌这个人及其后面代表的势力。

《旧唐书卷二百下 列传第一百五十朱泚传》:

群寇无帅,幸泚政宽,乃相与谋曰:"朱太尉久囚空宅,若迎而为主,事必济矣!"姚令言乃率百余骑迎泚于晋昌里第。

《旧唐书》这里比《资治通鉴》里还多了一个重要的因素:“幸泚政宽”,所谓的政宽,就是说他不怎么管理、约束老百姓。如果用我们现代的经济术语就是他崇尚的是“自由主义”经济政策。这正是他背后的商业集团和富豪们所喜欢的,我们爱怎么折腾,就怎么折腾,你不能管。而朱泚也正是一个不爱管的人。这个政宽其实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词,因为这其实是经济概念,这是与前面的致富、免除什么间架税等等相一致了。

《旧唐书》中队朱泚自身的性格的描写:

泚以父资从军,幼壮伟,腰带十围,骑射武艺亦不出人。外若宽和,中颇残忍。然轻财好施,每征战所得赏物,辄分与麾下将士,以是为众所推

这里虽然写了此人的残忍,可是没有具体的描写记录,比如李希烈的那种将活人扔到城墙里添馅的做法,朱泚是没有的,起码是没有写,反倒是对他轻财好施给与了记录。这“轻财好正是与前面的政宽相一致。也与“外若宽和”记载相吻合。

总之,这个人没有让你觉得讨厌的理由。

为什么呢?此处暂且不揭露这个巨大的机密。我们先把朱泚入宫这档子事情介绍完。

朱泚入主被洗劫的大明宫后立刻面对的政治难题是什么?

网络


4,朱泚入宫后为什么移居白华殿?

众人赞同姚令言的计谋,遂之就派遣了百骑迎接朱泚于晋昌里的府邸。

可以设想,此时朱泚的府邸之中绝不是他一家子人,肯定有不少的谋士、死士围绕在他身边彻夜不息地进行讨论和准备着。一切都准备就绪,已然到了半夜。朱泚在重兵围绕簇拥之下,骑于高头大马之上,收揽丝缰,缓步而行,两旁的火把、警卫直接从他的府邸直接延申到丹凤门、含元殿。

这说明,此时的长安城内大局已定,没有人敢争锋了!

入宫后,直至含元殿,这是夺取政权、宣布胜利的必要环节。否则他何以号令天下?进入含元殿登上昔日万人衣冠拜冕旒的大唐皇帝的宝座,立刻吩咐身边的人设下警备,控制大明宫内外,及长安的安全防务。我想这个职务应当是姚令言来担任的。由于换了主人,乱兵们此时已经转化为长安秩序的执行者!

布置安防之后,下的第二道命令就是对外宣称自己的称号是“权知六军”——也就是说自己暂代天子管理军队。这是一个非常含糊的称呼。含糊的妙处在于可以留一个缓和的余地,进行观望而后再走下一步——这说明他这个集团还不是很有自信心,也许根本没有料到长安的唐政权丢的这么快!

天子出逃这天是十月的丁未日,也就是在这天的半夜,朱泚就入了宫,所以第二天,就是戊申日天一亮,移驾白华殿。可以想见,朱泚一夜没有睡。谋反,而且居然已经篡位,可以设想得有多少事情需要立刻决定。

白华殿的位置,在胡三省的注释中说是在大明宫东北的东苑光泰门内。


朱泚入主被洗劫的大明宫后立刻面对的政治难题是什么?

白华殿位置


朱泚入主被洗劫的大明宫后立刻面对的政治难题是什么?

光泰门车站


为什么要移到白华殿呢?

这里就涉及到了光泰门。

光泰门是大明宫北禁苑的东门。这里有两个重要的优势。第一,东出光泰门就是光泰门渡口, 是通往浐水和灞水的交通渡口,这是长安和外界联系的重要焦点,自古就是东出长安的重要交通点。但这还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里是龙首山——也叫龙首原——的起始点,所谓龙首原是头枕着光泰门的!

龙首原位于西安以北15公里处,是一条东北一一西南走向的梁岗。东西长约15公里,南北宽约0.5一1.5公里,海拔40卜480米,高出渭河阶地3一13米。龙首原是西安地区高低地形的自然分水岭,汉唐长安城先后在龙首原的南北麓兴起,并在龙首原设置宫殿,在其南北两侧兴建皇宮,居高临下,可以造成高屋建瓴之势。汉唐时代许多重大的政治事件都与龙首原有关,就说明了这一点。如汉初周勃诛杀诸吕和唐初的玄武门之变,都发生在这里。所以这个白华殿就应该是在龙首原的东北部起点的位置,建筑的宫殿。他于玄武门比,其优势是控制光泰门外的光泰门渡口。这么安排,用意是非常明显的,占据这里居高临下,处于整个宫城的制高点位置上,可以随时监控大明宫和禁苑中的动静,此外,就是万一有变,可以东出光泰门渡口,顺着水路沿着浐灞东下渭水,而后迅速逃走。反过来,后来的李晟首付长安首先收复控制这里其实正是反其道而用之。

朱泚入主被洗劫的大明宫后立刻面对的政治难题是什么?

网络图


5,朱泚面临被孤立的危险

朱泚集团两手准备,也可以证明,他们对推翻唐王朝是没有太大的信心的,干不好就跑。或者说朱泚集团还没有太大的决心。他们造反可以,可是,搞政权,还差得很远,所以移居白华殿后居然下达了一个在我们看来十足搞笑的命令:

泾原将士久处边陲,不闲朝礼,辄入宫阙,致惊乘舆,西出巡幸。太尉已权临六军,应神策等军士及文武百官凡有禄食者,悉诣行在。不能往者,即诣本司。若出三日,检勘彼此无名者,皆斩!

我们知道夺取政权,就是零和博弈,有你没我,你死我活的斗争性质。可是人家朱泚老先生下达的命令是什么?居然是说在三日内,你们要么是跟我走,要么是跟那个逃跑的皇帝走,三天为限。出了三天之后,还没有做决定的,就砍头。

这是什么意思?

他这是要和德宗分家过日子的架势吗?

造了唐朝的反,抢夺了人家的宫廷和首都,却不急着追杀,还要给这些没有跟着德宗跑的大臣们三天选择的时间。军情是瞬息万变的,一天抢夺财宝,三天等待,这就是四天时间,德宗皇帝早已经跑远了。

我们可以设想,朱泚集团根本没有把德宗君臣放在眼里。

然而接下来的事情,让我们只能大跌眼镜,因为没有最无耻,只要更无耻。满朝大臣们此时全部都撤下了忠孝仁义那套儒家的遮羞布,居然出来拜见朱泚了。他们既没有跟随德宗跑,更没有临危一死报君王,而是都来和朱泚见面。

可以说事情是非常的诡异的。

因为这些大臣们中间有人劝朱泚去把逃在外面的德宗再接回来!提这个建议的人的脑洞得有多大?!不敢想象!

这不就是说朱泚的人抢劫长安根本不算回事吗?只要把德宗接回来就万事大吉!

这就是在和稀泥!

而和稀泥的背后却绝非是庸俗的调和,而是对自己的利益的最大保护——一个被打跑又被接回来的皇帝,还有什么威严?那些间架税一类对富豪们的捐税还能继续收下去?肯定是不能了啊!这样的皇帝还不就是大臣们手中的一摊烂泥?而且接回来,这就意味着唐王朝的政权没有发生变动,这当然是当时最有利于稳定的举措了,毕竟,如果换了皇帝,那天下就非得大乱不可了,而且这些出卖皇帝的大臣们,还不会担当任何政治责任!对于长安城中这些富豪官僚们来说,接回德宗是最好的计划。

可是,朱泚听闻,则很不高兴!

朱泚在心里一定想:“你们这些老滑头,老子冒着诛灭九族的危险抢劫了长安城,入主了大明宫,你告诉老子把德宗接回来,德宗接回来,你让老子怎么办?天下没有你们这帮士族富豪官僚更狡猾,更自私,更阴险的了。老子当然知道,如果德宗回来,处理老子,你们也一定是站在旁边看笑话的,就如今天你们站在一边看皇帝笑话一样!哼,这么精明的算计,在我老朱面前,门也没有!在说,老子身后的那些人也不同意啊!”

这些狡猾而自私的老官僚们看到和朱泚谈判没有成果,就开始陆续走出白华殿离开了。他们既不想德宗有无上威权,当然更不喜欢在朱泚这个有着胡人基因的手下讨生活——广有庄园土地的士大夫们是根本瞧不起朱泚的。朱泚对于士族们来说,只有利用的价值而已。

那么,面对着昨天还对自己暗送秋波的长安官僚们现在忽然陆续离开,我想朱泚一定立刻感受到了巨大的危机和压力——糟了,老子让他们这些滑头给放在火炉山烤了!

关键是,他该怎么应对大量朝臣不支持自己这个亟待解决的困难呢?

这真是,回首可怜歌舞地,秦中自古帝王州!

此时的长安城好不尴尬!

欲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了。


朱泚入主被洗劫的大明宫后立刻面对的政治难题是什么?

网络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