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禪已經登基稱帝,諸葛亮為什麼不肯還政於他,上朝時還要帶甲士百人?

大侃歷史


史載,劉備在白帝城病危時,曾對諸葛亮說:“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乍一聽,這是劉備臨死前對諸葛亮的一番推心置腹之辭,細究起來其實不然。這裡面其實包含著劉備深深的疑慮,因此,史書這樣描述劉備這種矛盾心理:“先主之疑,終身而不釋”。也就是說,撕開君臣間表面那層脈脈溫情,其實劉備對諸葛亮的猜疑伴隨其終身。他臨終託孤時的一席話,看似發自肺腑,其實暗含試探甚至敲打之深意。

諸葛亮心細如髮,謹慎異常,他豈能聽不出劉備話裡藏刀之寒意。劉備話音剛落,他急忙含淚表示:“臣敢竭肱骨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 。這樣近乎指天發誓地表明心跡,諸葛亮急欲解釋之心可以想見。

從以上記載我們可以看出,劉備與諸葛亮之間的關係,除了相處融洽,“猶魚之有水也”、在內政外交政策上大多看法相同外,還有著許多鮮為人知的不和諧、不一致甚至不甚相契的另一面。

劉備死後,十七歲的劉禪繼位,是為蜀後主。他改元建興,大赦天下,同時為劉備發喪。諸葛亮被封為武鄉侯。接著他成立丞相府,掌管全國行政大事,建立決策後重大事項須向後主劉禪報告的制度,建立丞相指導(輔佐)皇帝的制度。

就這樣,蜀漢最高權力機關表面在劉禪的宮中,但這權力只是名義上的,實際政務都操於相府中,也就是說丞相府才是蜀漢事實上的最高權力機關。

劉禪上位第二年(224年),諸葛亮以丞相兼領益州牧。就這樣,蜀漢的軍政大權都被諸葛亮所掌控。

諸葛亮因劉禪年輕,又受劉備臨終託孤;而劉禪自己也因父親的遺命,對諸葛亮以“相父”稱呼,“委以諸事”,於是諸葛亮義不容辭,全面擔負起蜀漢王朝的軍政重任。史載,諸葛亮夙興夜寐,“約官職,修法制”,勵精圖治,閉關息民,獎勵農耕,恢復經濟,建設蜀漢,以培國本。他的治國才能也是在劉禪即位後才得以充分顯露出來的。

之後,諸葛亮努力修復了與東吳的盟友關係,正式放棄了對荊州的爭奪。經多年休養生息,整飭軍伍,諸葛亮率軍平定南中叛亂,又六次北伐曹魏,雖取得過很多次局部勝利,但卻未得中原尺寸土地,最後反而落得個國家窘迫、百姓疲憊的不堪結果。

那麼,他六出祁山,可以說以舉國之力來進行這項規模浩大的軍事行動,卻“出師未捷身先死”, 不僅耗盡了國力,還落得個窮兵黷武的歷史評價,是他制定的戰略失誤?亦或軍事能力不行?還是另有玄機?

檢索史料,發現劉禪對諸葛亮傾力北伐的態度很曖昧,不僅不大力支持,甚至有些牴觸、消極。

劉備襲奪益州後,有了地盤,實力大增,雖遭夷陵慘敗,但諸葛亮努力恢復,又平定了南方的孟獲之亂,沒有了後顧之憂,這才可以全力以赴發動北伐。

但蜀後主劉禪似乎對什麼“北定中原,興復漢室”的宏大敘事不太感興趣,對諸葛亮發起轟轟烈烈的北伐曹魏軍事行動持消極態度。

從諸葛亮在《出師表》中“臨表涕零”的話語中,很明顯可以看出劉禪並不太贊成他大舉北伐。

在小說《三國演義 》中,不論是諸葛亮發起的南征還是北伐,劉禪都不感冒,甚至還暗中掣肘、阻撓。比如諸葛亮平南中徵孟獲時,劉禪說:“東有孫權,北有曹丕,今相父棄朕而去,倘吳、魏來攻,如之奈何”?諸葛亮準備北伐時,劉禪又說:“相父南征,遠涉艱難;方始回都,坐未安席,今又欲北伐,恐勞神思”。

劉禪對於諸葛亮發動的每一次軍事行動,都顯得顧慮重重,不明真相的人以為他真的耽於享樂、昏聵庸碌,是個扶不起的阿斗。

其實,與其說劉禪不願讓諸葛亮用兵,不如說他不願意讓諸葛亮統軍。

在那個毫無規則與底線的叢林時代,有兵權才有安全,兵權幾乎代表一切。特別到了蜀漢中後期,主弱臣強,諸葛亮大權獨攬,國家的大事小情都是由他定奪,劉禪似乎也很擔心自己隨時都會被他廢黜。

劉備臨死前曾對諸葛亮說:“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為成都之王”。這句話等於在點醒劉禪,眼前這位羽扇綸巾、身披鵝氅的“相父”,隨時都有可能廢黜掉自己、甚至會要你的小命。劉禪也知道,當年曹丕乘劉備新喪,自己剛剛登基的時機,聯合孫吳兵分五路伐蜀。就在大兵壓境,情勢萬分緊急之際,諸葛亮穩坐相府中略施妙計,已經無形中退去了四路兵馬。之後,又一舉擊退魏軍。諸葛亮“安居平五路”,可以說他個人的力量已經凌駕於蜀國之上,更不要說“資質平庸之君”劉禪了。

因此,劉禪終日擔驚受怕,他擔心的不是曹魏進攻,而是諸葛亮擁兵自重,尾大不掉,他唯一可以做的只有韜光養晦、裝傻裝愣, 裝出一副沉溺於聲色狗馬、渾渾噩噩的衰樣。蜀漢群臣對此也很清楚。劉禪暗中指使譙周,每當諸葛亮要大舉用兵前,總以天象不利為由勸其罷兵息戰。因此,和劉備一樣,蜀後主劉禪對諸葛亮北伐態度消極,對諸葛伐魏起到了不可小覷的牽制作用。

面對劉禪的猜忌與防範,諸葛亮出於自保心理,把北伐中原當做一種避禍之策。

在臣強主弱的格局下,諸葛亮的日子也很難過。當年劉備曾就立太子一事諮詢過諸葛亮的意見,諸葛亮含混的以“此家事也,問關、張可矣”作答,以局外人的身份,採取不偏不倚的態度,巧妙地避開了一場激烈的立儲之爭。諸葛亮沒有立即表態支持劉禪,劉禪很清楚,諸葛亮當然也明白箇中厲害。劉禪即位後,諸葛亮在立儲一事上模稜兩可的態度使其陷於被動。白帝城永安宮託孤時,劉備的遺囑,劉禪肯定會知道如何理解,諸葛亮更是心知肚明。

如果劉禪忌憚自己,把自己當首要威脅因素,那麼自己離殺身之禍就不遠了。

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眼下最安全的辦法就是抓緊軍權,同時架空(不是取代)劉禪。

於是,諸葛亮在劉禪親政後依然不還政於他,而且,在完全可以派一位能征善戰的大將南征或北伐時,他卻執拗的要親征,南征過後,又一次次義無反顧地兵出祁山,又一次次地鎩羽而歸......諸葛亮長期統兵在外,遠離了權力核心與鬥爭漩渦——成都,也是一種避禍的策略。他深知在當時的政治格局下,君臣已經開始相互防備了,於是他不僅不肯交出軍權,還不願徹底還政於劉禪,以免自廢武功,坐以待斃。而且每次回成都上朝奏事時必帶甲士百人護衛,說明強烈的不安全感使他不得不採取如此非常的手段 ,不得不這樣做。

【插圖源自網絡】

【發文不易 嚴禁剽竊】


鐵馬冰河wu


公元223年,劉備白帝城託孤,將年僅17歲的劉禪託付給諸葛亮和李嚴。他要求兒子劉禪以“相父”對待諸葛亮,凡事多詢問諸葛亮。此後,諸葛亮掌握了蜀漢朝政大權,直到他病逝五丈原,都沒有“還政”於後主劉禪,一直將大權牢牢地掌握在自己手裡。據《晉書》記載,諸葛亮上朝要帶甲士百人上殿,這是為什麼呢?

先分析諸葛亮為何沒有“還政”於劉禪,三個原因

其一,諸葛亮剛剛接受先主劉備託孤時,劉禪年僅17歲。

劉禪出生於公元208年,而劉備病逝於公元223年,此時的劉禪年僅17歲,按現代的標準判斷,還是一個未成年人。古代也一樣,17歲只是一個大孩子,經驗閱歷很少,必須得有輔政大臣輔佐,才能將治理國家這個重任給挑起來。諸葛亮相當於後主劉禪的老師,指導著劉禪如何治理內政,如何親賢臣,遠小人。此時,諸葛亮不能辜負劉備的託孤,不得不代替後主劉禪,掌握朝政大權。

其二,諸葛亮為了盡到“相父”的責任,盡心盡力輔佐劉禪。

諸葛亮出山後,全心全意輔佐劉備,為其出謀劃策,創下蜀漢這片基業。現在,劉備為給關羽報仇,傾國之兵伐吳,不幸戰敗,一年後病逝。劉備在病逝前,將劉禪、劉永、劉理三兄弟託付給丞相諸葛亮劉備讓劉禪像對待自己一樣,對待諸葛亮,尊稱其為“相父”。諸葛亮被尊稱為“相父”,就得對得起這一聲稱呼,他為此盡心盡力,“事無鉅細,鹹決於亮”。 而劉禪只需要當一個甩手掌櫃,籤簽字、蓋蓋章即可。只有在祭祀等重大事項時,才需要劉禪出面。

孩子在一個父親眼裡,永遠是一個孩子,是個“長不大的孩子”。同理,雖然劉禪已經年長,二十多歲了,已過了弱冠之年了,可是諸葛亮眼裡,劉禪還是當年的“小阿斗”,不一定能夠治理好國家,一直對他溺愛著,為他操勞國事,不惜病倒。他不放心完全放手,讓劉禪大展身手。這是一個父親對孩子的溺愛,現代社會,這種現象更加嚴重,不次於古代。

其三,諸葛亮即使病逝五丈原,他也安排了兩個接班人。

在公元228年後,諸葛亮常年在前線征戰,把後方交給了劉禪治理,為此還寫了舉世聞名的《出師表》。公元263年,諸葛亮第五次伐魏,規模僅次於第一次伐魏,聲勢浩大。可是進展不利,被曹魏司馬懿堵截在渭水兩岸。到了這年八月,諸葛亮由於操勞過度,病到了。此時,後主劉禪派遣尚書僕射李福到軍中問候“相父”。李福詢問道:“如公百年後,誰可任大事者?”諸葛亮道:“蔣琬可以委以重任,蔣琬之後,費禕可以繼任。“李福又問費禕之後,誰可接任?諸葛亮沒有回答,已經病逝了。

諸葛亮在臨終前,給劉禪推薦了蔣琬和費禕兩個能夠委以重任的大員。這兩人也不負眾望,在諸葛亮病逝後,將蜀漢治理得井井有條。後來,蔣琬、董允、費禕與諸葛亮並稱為“蜀漢四相”。從這兒看,諸葛亮在自己病重之際,還在為劉禪考慮,精挑細選,為其選擇了兩個可以信賴的重臣。《資治通鑑》中記載如下:

福謝:“前實失不諮請,如公百年後,誰可任大事者,故輒還耳。乞復請蔣琬之後,誰可任者?”亮曰:“文偉可以繼之。”又問其次,亮不答。

再分析《晉書》中說的桓溫效仿諸葛亮,帶一百甲士上朝,有以下兩個解釋

第一個解釋:諸葛亮功勳卓著,被劉禪賜予的特權

古代皇帝為表彰給國家做出過特殊貢獻的功臣,會給予一些特權,如“入朝不趨、贊拜不名、劍履上殿”這三項特權,還有加九錫等等。好多權臣,如曹操迎奉漢獻帝於許昌,有功於社稷,就取得這些特權。蜀漢另一位託孤大臣李嚴,也勸過諸葛亮加九錫,只是被諸葛亮拒絕了。他認為等自己伐魏成功,恢復漢室江山,再加九錫也不遲。

同樣,“甲仗百人入殿”是一種榮耀,是一種類似於“加九錫”之類的特權,算是皇帝對有功之臣的一種獎賞。當時劉禪封諸葛亮為武鄉侯,開府治事,領益州牧。再給個“甲仗百人入殿”的特權,也不是什麼大事。如《晉書·桓衝傳》又詔衝及謝安並加侍中,以甲杖五十人入殿。《宋書·武帝紀上》高祖領青州刺史。甲仗百人入殿。

第二個解釋:晉簡文帝司馬昱想讓桓溫“依諸葛亮故事”,做一個忠臣,而不是亂臣賊子。

晉簡文帝司馬昱是被權臣桓溫擁立的,是一個十足的傀儡,名為皇帝,實際上還不如一個老百姓自由。他多次提到諸葛亮,就是因為諸葛亮是當時公認的忠臣,掌握蜀漢大權,是一個標準的權臣,也是一個十足的忠臣。現在桓溫權傾天下,隨時可能廢了自己,自立為帝。因此,他才抬出諸葛亮,給予桓溫和諸葛亮一樣的特權,做一個像諸葛亮一樣的忠臣,而不是司馬懿那樣的權臣。

《晉書.桓溫列傳》:既逢覆敗,名實頓減,於是參軍郗超進廢立之計,溫乃廢帝而立簡文帝。詔溫依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賜錢五千萬,絹二萬匹,布十萬匹。

結語:

諸葛亮是一個合格的“相父”,他在接受劉備白帝城託孤後,兢兢業業,恪盡職守,輔佐後主劉禪,將蜀漢治理得井井有條。在劉禪剛剛繼承皇位時,年僅17歲,還是未成年人,諸葛亮不放心劉禪獨自治理蜀漢。後來,諸葛亮一直在外征戰,把後方交給劉禪治理。在諸葛亮臨終前,還念念不忘,為劉禪挑選可以委以重任之人蔣琬和費禕。至於《晉書》中說的,桓溫效仿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也就是一種類似於“加九錫”之類的榮譽而已。


魁哥說歷史


自古皇帝是不允許,臣下帶兵器上朝,更不用說帶侍衛,還有百名侍衛。

實際上,諸葛亮帶侍衛,是劉禪允許,並且是強烈要求帶百名侍衛。

諸葛亮對劉備父子,忠心耿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因為在當時諸葛亮,如果有什麼意外,蜀國立即亡國。

所以對諸葛亮的保護,必須時時刻刻不可鬆懈。

諸葛亮百名帶侍衛上朝,不單是劉禪允許,還是強烈要求。


e心理大師e


兩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所謂諸葛亮還政劉禪的問題,根本不存在。

劉備駕崩以後,劉禪登基做了蜀漢的皇帝,十年十六歲。他登基以後就親政。名義上來講他就是蜀漢的最高統治者。同年,諸葛亮開府視事。“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蜀國的大事小情,都由諸葛亮來決斷。似乎諸葛亮與曹操沒有什麼區別,是蜀國的大權臣。實質上兩人有本質區別。

諸葛亮掌握大權不假,但他是忠臣而不是權臣。

諸葛亮這個人性格有缺陷,就是凡是都要親力親為。他事無鉅細都要過問,不是為了抓權力,而是不放心別人去做,怕別人做不好,自己對不起劉備的囑託。所有他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為了劉家的天下,最後操勞過度,把自己的命都搭上了。

劉禪什麼能耐,諸葛亮心裡最清楚。蜀國這副爛攤子,十個劉禪也撐不起來啊。真要是蜀漢亡國了,他諸葛亮能對得起劉備嗎?

其實諸葛亮對劉禪充分的尊重。平定南中、出師北伐,這樣的大事,諸葛亮都要上表奏請劉禪,請劉禪批准。雖然是走程序,但程序正義是最大的正義。表明大權還在劉禪手中。大家都知道諸葛亮的出師表,一片老臣心,讀之令人落淚。這樣的人,怎麼可能是欺君罔上的權臣呢?

《前出師表》,多次提到先主劉備。到了《後出師表》,諸葛亮幾乎不提先主了,主要提陛下,也就是劉禪。表述上的變化,實際上就是體現自己不僅終於劉備,同樣忠於劉禪啊。

諸葛亮權力大,是因為劉禪放權給他。劉禪知道諸葛亮有經天緯地之才又忠心耿耿,治理國家沒有比諸葛亮更合適的人選。換了其他人當丞相,搞不好整個蜀漢都要完蛋,他這個皇帝也別想當了,說不好命都保不住。

所以,不存在所謂還政劉禪的問題。

第二個問題,所謂諸葛亮帶衛士上朝的問題,純屬子虛烏有。

我查遍三國志,包括裴松之的註釋,沒有任何關於諸葛亮帶甲士上殿的記載。就連一貫捕風捉影的《蜀記》《漢晉春秋》《襄陽記》等書,也沒有這方面的記載。所以裴松之的註釋中,也沒有任何記載。

《三國志》的作者陳壽,與諸葛亮還有一點個人恩怨,他父親受過諸葛亮的處罰。如果諸葛亮真有這樣狂妄的行為,陳壽為什麼要替他隱瞞?!絕無可能。

這說明什麼,說明在三國、西晉的時代,還沒有諸葛亮帶衛士上朝這樣的傳說。

直到東晉權臣桓溫晚年,有一些溜鬚拍馬的人,才造謠諸葛亮帶著一百名甲士上朝,要桓溫也效仿。

所以說諸葛亮帶甲士上殿純屬子虛烏有。


上將噯福斯


其實,劉禪調撥給諸葛亮的百人侍衛,是經過仔細考慮之後才決定打了折扣。

咱們先把劉禪那點小心思放一放。

漢高祖在掃除項羽之後,以平民的身份坐上了皇帝寶座,就開始大封功臣。

眾所周知,漢承秦制,東西兩漢,一脈相承,黃巾起義,一分為三,三國鼎立。

雖然漢高祖在封賞功臣時,將若干官名進行了一些調整,可是其職權卻是大同小異。

在亂糟糟的討論完誰的功勞是第一後,蕭何成“功人”,其他都是功狗。

作為“功人”待遇是封侯,有封國,實封戶口,為相國。

上使使拜丞相何為相國,益封五千戶,令卒五百人一都尉為相國衛令卒五百人一都尉為相國衛。

所以,既然視自己的蜀漢為正統,諸葛亮領一百人上朝,看起來是恩寵有加,實則是劉禪打了折扣。

公元223年(建安二十六年),夷陵慘敗後,漢昭烈帝劉備又羞又氣死在白帝城。臨終遺命:“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定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聽起來,是肺腑之言,可是任誰作為皇帝,自己兒子不成器,又遇到一個天縱奇才的奇人是一位丞相,軍國大事皆在其掌控之中,臨死放心不下。說些以退為進的話,套牢一頭以聲名為第一聲名且身負奇才的老牛,也是可以理解的。

劉備一個販履織蓆的無名之輩,躍升為一方霸主,也是從人堆裡滾了三滾,滿手的血汙,一腦子的計謀。深怕劉禪有不滿,便在和諸葛亮囑託的同時,又下詔給劉禪。

“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都以為劉禪傻,劉備的這番話,劉禪領會的十分透徹。要知道,此時劉禪不過是個剛剛斷了奶的少年,英年十七。

等到諸葛亮帶著劉備的棺槨返回成都,劉禪見到諸葛亮的第一句話就是。

“政由葛氏,祭則寡人。”

意思是說,你是一把手,我只管上墳上香。

也就是在此時,諸葛亮被提升為太子太傅,丞相。為了施恩與諸葛亮,照搬漢高祖故事。

入朝不趨,帶劍履上殿,率甲士上朝。

還未到贊拜不名,加九錫,稱王的地步。

雖然差了一兩個程序,卻是天壤之別。

更何況,諸葛亮高風亮節,一直兢兢業業,尤恐有負先帝重託。

但是,丞相或相國,它的權限是很大的,甚至是連皇上的家事也可以出手管理。

陳平在應對漢文帝的問詢時,清楚的解釋了丞相的職權。

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陰陽,順四時,下育萬物之宜,外鎮撫四夷諸侯,內親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職焉。

關於丞相的權限,有名的一代明君宋太祖趙匡胤是深有體會。

上既除普及崇矩,乃無宰相署敕,上時在資福殿,普因入奏其事,上曰:「卿但進敕,朕為卿署字,可乎?」普曰:「此有司所行,非帝王事也。」乃使問翰林學士講求故實。陶穀建議,以為:「自古輔相未嘗虛位,惟唐太和中,甘露事後數日無宰相,時左僕射令狐楚等奉行制書。今尚書亦南省長官,可以署敕。」竇儀曰:「穀所陳非承平令典,不足援據。今皇弟開封尹、同平章事,即宰相之任也。」上從儀言。


上面的一大段,就一個意思,宋太祖趙匡胤想任命趙普為宰相,但是先前的宰相範質和王溥等人已經被罷免,皇帝下發的命令需要宰相一級的官員署名之後,才能生效。

由此可見,不是諸葛亮不讓劉禪親政,而是相權基本包攬了一切,劉禪只說同意或不同意,或者再議,僅此而已。

另外關於上朝和入朝,他們是兩碼事。

簡單的說,入朝,每逢朝會的日期或者奉詔覲見,禁城打開城門,官員進入禁城之內聚攏在一起,商議和處理國家的大事。

上朝,就是從家中走出來,然後到達禁城門口,然後孤身進入。侍衛調撥與諸葛亮,用來防止突發和意外事件,是一種恩寵。而不是興師動眾,帶兵造反。


唐代丹藥


這不是“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著的”嗎?什麼樣的人才會一直把持朝政,什麼樣的人才會威壓百僚,逼凌幼主,什麼樣的人才會讓已經29歲的皇帝還在當傀儡,什麼樣的人會僭越禮法,要求皇帝“宮中府中俱為一體”,什麼樣的人才會要求皇帝“宮中之事,悉以諮之,然後施行”,什麼樣的人才會要求皇帝“營中之事,悉以諮之,然後施行”,這是把皇帝當成了什麼?這個皇帝還有沒有一點自主權?劉禪想納一個妃子,諸葛亮的狗腿子董允不批准,劉禪就娶不成,諸葛亮自己長期駐節漢中,重要的朝廷政務都要送到漢中來處理,朝中由荊州幫的蔣琬,費禕,董允,郭悠之把持,成都的軍權掌握在諸葛亮的狗腿子向寵的手裡,整個蜀漢政權是“事無鉅細,鹹決於良”,劉禪曾經哀嘆;政由葛氏,祭則寡人。請問諸公,這樣的政治生態能說是正常的嗎?你們不要跟我說劉禪昏庸無能,是一個扶不起的阿斗,劉禪雖然不是一個雄才大略的皇帝,但是守成有餘,而且非常識大體,如果劉禪真的那麼不堪,諸葛亮何至於要帶甲士上殿,你們因為他要提防誰呢?他防的就是劉禪,他生怕劉禪對他動殺機,那樣的話,只要一兩個人就可以把他弄死,豬粉們喋喋不休的說諸葛亮帶的甲士是劉禪特批給諸葛亮保護人身安全的,我想請問一下,你諸葛亮在皇宮裡還怕什麼有人行刺?一個能夠保護好皇帝的地方難道保護不了一個丞相,難道還需要丞相自己帶著甲士?從古至今,臣子上殿都是有脫了鞋,唱名上殿,快步趨至階下,能夠享受“入朝不趨,贊敗不名,劍履上殿”的權臣,已經是鳳毛麟角了,那是無上的榮譽,而帶甲士上殿威壓百僚,凌逼皇帝的都是些什麼人?王莽,董卓,曹操,曹丕,司馬昭,桓溫,劉裕,這些人哪一個不是篡逆之臣,哪一個沒有“不遜之志”,為什麼諸葛亮就能例外,難道他是共產黨員?說什麼忙於北伐,沒有時間“還政”,說什麼怕劉禪“春秋正盛,朱紫難別”,那都是不過是諸葛亮貪權的藉口,劉備託孤是讓他“輔政”,而不是讓他“攝政”,不是讓他什麼都越俎代庖,諸葛亮的所作所為已經遠遠超出了臣子的本分,已經是一個名副其實的權臣,逆臣。


狼的影子716


純屬後人杜撰之事,也要拿來說事

三國後期,名將名士,基本都已亡去,只剩下諸葛亮以及司馬懿兩位天才,在岐山之地鬥法。對於蜀漢來說,諸葛亮後期簡直就是肱骨之臣,蜀國無論事情大小,都要經過諸葛亮之手,經過他的仔細思量之後,才能實施。由於後期獨攬大權,所以一些野史,對於諸葛亮的記載都不是很“友好”,比方就有野史說諸葛亮帶甲士百人上殿,不還政給劉禪,那麼歷史上面,真的有這些事情嗎?

帶甲士百人上殿,乃後人杜撰之事

在《諸葛亮傳》當中,根本就沒有提及帶甲百人上殿的事情,僅僅佔據川蜀之地的一個小小政權,如果大殿之上站著士兵數百人,那麼文武百官又站在哪裡呢?無論是哪朝人評價諸葛亮(包括蜀漢的政敵魏晉),都以忠臣相稱,此外,諸葛亮已經開府治事,所有的事情、無論大小,根本就不需要承保劉禪,更是直接在自家府邸當中解決的。此外,劉備死後諸葛亮總共掌權11年,這十一年時間當中,三年守孝,六年北伐,僅僅只有兩年時間是待在蜀漢的,所以天天帶甲百位上殿,純屬是無稽之談。

不還政劉禪,卻有其事,但也有原因

古代成年乃弱冠之年,即現在的22歲,但劉禪登位之時,僅僅17歲,根本就沒有掌權的能力,此外,諸葛亮常年北伐在外,根本就沒有什麼機會還政給劉禪了。而且,諸葛亮所崇拜的對象,也就是管仲,在幫助齊桓公之時,也是總攬國家的實際政務,國家的元首給齊桓公,桓公只需要顧著享福就行了。正是由於這樣的想法,諸葛才一直沒有還政給劉禪,加上劉禪總是喜歡親近小人,如果將國家大權給他,那麼整個蜀漢說不定就會直接覆滅了。

不將政權交給劉禪,不能說明諸葛亮是奸臣,只能說他實在是太忠心了。

完全就是在為蜀漢操勞,無鉅細,全部都由自己承擔,日夜操勞,根本就沒有時間享受權力帶給自己的快感。可以說,獨掌大權對於諸葛亮來說就是精神以及身體的雙重摧殘。後期諸葛亮死掉之後,劉禪派人前去打探過諸葛亮的家底,結果僅僅有桑樹幾棵,良田數畝,根本沒有多餘的家財。一個不貪財,而且又不世襲自己權力的丞相,要說他不是忠臣,換做是鬼,都不可能相信。


說古明今


這個先分成兩個部分來解答,不過雖然是兩個部分,但其實本質原因應該還是一個,下面來講講。

為什麼可以帶甲士上殿?

關於諸葛亮帶甲士百人入殿?這個記載出自《晉書·恆溫傳》,曰:“詔溫依諸葛亮故事,甲仗百人入殿”。由於東晉時期離三國未遠,聽聞的事情也比我們今天多,所以這個事情的可信度比較高。恆溫帶甲士入殿,是因為他剛廢了東晉皇帝,立了簡文帝,所以需要用甲士來威懾。而“依諸葛亮故事”,則暗示當年諸葛亮也有差不多的情況。

那麼為何諸葛亮要帶甲士入殿?這還是和劉備的託孤話語有關,所謂“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劉備遺言就賦予了諸葛亮超然的地位,有了超然地位,當然就會做一些超然之事。如李嚴勸諸葛亮九錫稱王,諸葛亮也沒有說這是僭越,還說“若滅魏斬叡,與諸子並升,雖十命可受,況於九耶!”這種大忌之語諸葛亮都毫不避諱的講,就證明了諸葛亮的超然坦蕩地位。再加上恆溫這個情況,諸葛亮帶甲士入殿應該是發生在劉禪即位之初,也可能是要劉禪下的詔,然後也可能是行一些賞賜之事,這樣有著確立自己地位的作用,根本原因還是在蜀漢內部矛盾。


為何不還政於劉禪?

諸葛亮為何不還政於劉禪?這個也和蜀漢的內部鬥爭有關。田餘慶先生的《秦漢魏晉史探微》就說過,蜀地在劉焉時期就有內部矛盾,劉備雖然佔了蜀地並且稱了帝,同樣也有著內部矛盾,劉備手下很多屬於“新人”,與之相對立的則是“舊人”,如李嚴。這兩者之間的矛盾並沒有得到有效的化解,所以劉備對諸葛亮說“君可自取”之語,田餘慶先生認為是劉備想諸葛亮來預防不測。

劉禪是一個什麼人,歷史有了好的證明,且不說他是一個昏君,至少是一個資質平庸的君主,蜀漢內部的新舊矛盾顯然並不是劉禪能應付得了的,故劉備才死前託付給諸葛亮來處理。要穩固新人的統治地位,又得讓新舊之間平衡,使得蜀漢內部穩定,這樣才能有精力對抗曹魏,這些都是需要權力做支撐的。劉禪沒有這樣的權力,諸葛亮有這樣的能力,故權力當然是在諸葛亮手中。若不是諸葛亮的治理,蜀漢根本不用等到被魏所滅,自己早就內部瓦解了。



正因為劉備看到了這個問題,需要諸葛亮來解決,而諸葛亮又是一個明白人,當然懂劉備的意思,故諸葛亮一直掌權就是為了解決蜀漢內部問題,之後蜀漢的滅亡亦與內部問題有關。由於有內部新舊矛盾問題,諸葛亮帶甲士入殿就有了震懾蜀地舊人的作用。畢竟假設諸葛亮要謀反的話,經過他的一番經營準備後,再只需要搬出劉備那句話即可。故無論是諸葛亮帶甲士入殿還是諸葛亮一直掌權,都是和蜀漢內部問題有關。


淡看天上月


諸葛亮在老百姓心中,一直就是神一般的存在。他神機妙算、足智多謀,上知天文,下曉地理,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

章武三年(公元223年),劉備病死於白帝城。臨死前,劉備召見了諸葛亮,將劉禪託付給了他。劉備對諸葛亮說:“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一定能安邦定國,繼承我的大業。如果我那個兒子可以輔佐,你就輔佐;如果輔佐不了,你就取而代之吧。”諸葛亮聽到後,流著眼淚說:“我一定竭盡全力,輔佐好少主,直到我死,絕對不敢有異心。”然後,劉備又下詔書給劉禪,希望他對待丞相,就跟對待父親一樣。這就是“永安託孤”的故事梗概。正史相關描述如下:

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先主又為詔敕後主曰:”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

劉備不久就去世了,劉禪即位,時年十七歲,改元建興。

那麼,劉禪有沒有完全聽從劉備的話呢?

對此,我的答案是:有過之而無不及。劉禪一即位,就封諸葛亮為武鄉侯,允許他開府治事,不就又封他為益州牧。用陳壽的話說,“政事無鉅細,鹹決於亮”。也就是說,蜀漢上下所有的政事,全部都由諸葛亮一人說了算。

毫不誇張地說,劉備一死,諸葛亮就成了蜀漢名副其實的一把手,他管理著蜀漢上下的所有政務,包括對外政策、官員任免、頒佈法律,等等。這樣的狀態長達十一年,直到諸葛亮病逝於五丈原。

因此,有個問題來了:諸葛亮為什麼一直不肯還政於劉禪呢?對於這個問題,主要有三種觀點,其三最不可信。

第一,諸葛亮不敢還政於劉禪。

劉禪當皇帝時,劉禪年僅十七歲。按照古代“二十而冠”的說法,劉禪還是一個未成年人。因此,諸葛亮並非不想還政於劉禪,而是不敢呀。劉禪年紀輕輕的,他缺乏治國理政的經驗。況且劉禪無論在朝中,還是在軍中,都沒有威望。諸葛亮很清楚,如果將朝政大權還給劉禪,劉禪很難鎮得住那些文臣武將。所以,諸葛亮就算為了蜀漢的前途命運著想,也必須要牢牢地掌握朝政大權。

諸葛亮不僅不敢還政於劉禪,就連劉禪出宮,他都是要管的。劉禪當了皇帝后,大概就一直沒有出宮過。直到諸葛亮去世一年多後,劉禪才去都江堰看了一次岷江。據胡三省注《資治通鑑》,諸葛亮死後,劉禪去了都江堰,居然沒有人阻止他。可以想象,諸葛亮在世時,劉禪是去不了都江堰的。原因很簡單,諸葛亮不放心,他怕劉禪這個孩子出宮後,會成為一個浪跡於煙花柳巷的皇帝。

第二,劉備的遺言歷歷在目,諸葛亮誓死要北伐曹魏,還於舊都。

諸葛亮是一個曠世奇才,只有他才可能光大蜀漢。劉備死前說的很清楚,諸葛亮的才能十倍於曹丕。一定可以誅殺曹賊,興復漢室。不過諸葛亮有自知之明,他知道曹魏太過強大,不可卒除。然而要想報答先帝的知遇之恩,就得儘快北伐曹魏,攘除奸兇,還於舊都。

這一點,我們看看《出師表》就知道了。

《出師表》是諸葛亮第一次北伐曹魏時,給後主劉禪寫的一封奏章。諸葛亮說,自從他接受先帝遺命以來,時刻寢食難安,壓力山大,恐怕自己不能繼承先帝的遺志,讓先帝失望。因此,他才會“五月渡滬,深入不毛”。現在南方已經平定,應該率領三軍,北定中原。

因此,諸葛亮有一種緊迫感,他想趁自己在世時,趕快北伐曹魏。況且“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也就是說,魏蜀吳三國鼎立,蜀國是最弱小的,時刻有被消滅的危險。既然如此,諸葛亮怎麼能放心還政於劉禪呢?

第三,諸葛亮權力慾望過太,他想一直大權獨攬。

也有極少數人認為,諸葛亮不顧蜀漢實力,舉全國之力一直北伐曹魏,就是權力慾望過大的表現。而蜀漢國力本來就弱,再被諸葛亮這麼一折騰,就不堪重負了。有人甚至認為,諸葛亮窮兵黷武,不停地北伐曹魏,蜀漢的滅亡,跟他脫不了干係。當然了,持這種觀點的人,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少的。這種觀點,也是最不可靠的。諸葛亮用他的一生,踐行了什麼才是真正的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我相信幾乎所有人,都不會懷疑諸葛亮有異心。

至於說諸葛亮帶甲士百人上殿,就純屬子虛無與,有人故意黑諸葛亮了。無論是從史書,還是演義,都沒有“諸葛亮帶甲百人上殿”之類的說法。

那麼,大家怎麼看待此事呢?


元哥說歷史


這純粹是瞎扯,什麼帶甲士百人上殿,哪有這樣的事情,後世杜撰罷了。可能是哪朝的人為了抹黑諸葛亮而瞎編出來的。中國歷史上最囂張跋扈的曹操上殿時都是一個人帶劍上殿,不帶一個護衛。一個小小的蜀漢政權,怎麼可能出現丞相帶甲士百人上殿的事情。

更何況,從古至今,史書對於諸葛亮的定位都是很明確的,那就是亙古少有的大忠之臣,生前鞠躬盡瘁,死後身無長物。為了漢室復興奉獻了自己的一生,連命都可以不要,怎麼可能出現帶甲士上殿的情況。

至於這個問題的前半部分,為什麼諸葛亮一直都不還政劉禪?這裡要說明一下,諸葛亮自始至終都沒有過篡權之心,白帝城託孤之時,劉禪年幼,必須由諸葛亮來監國,這是劉備臨死前定好的。

等到劉禪22歲成人了,諸葛亮還政於劉禪,自己則專心於北伐的事情。所以這裡面不存在什麼還政不還政的問題,劉禪成人之後,諸葛亮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前線督促北伐曹魏的事情,對他而言,實現復興漢室的理想才是他畢生的追求。小小的蜀漢之地,絕不是他的終極夢想。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一些問題,諸葛亮為了在北伐的事情上更順暢,在調配人員、物資、錢財上更有效率,有些政令必須自己下達,只是在下達之後報備一下劉禪,劉禪象徵性的照準。

這也是符合當時蜀國客觀條件的,如果諸葛亮事事都要事先請示劉禪,再得到劉禪的批准,那諸葛亮什麼事也不用幹了,每天就只要在府裡等批文就可以了。也許十天,也許半個月,什麼事都耽誤了。

也正因為此,魏國司馬懿才會屢次使用反間計,離間諸葛亮和劉禪之間的關係,讓劉禪屢次從前線將諸葛亮召回,使眼看要成功的蜀漢大業功虧一簣。因此我覺得,後世人之所以說出諸葛亮什麼帶甲士上殿呀,不還政於劉禪呀,可能都是曹魏派出的間諜傳出來的信息。

古時信息沒有現在這麼發達,老百姓傳來傳去,歷經幾代,謠言也就變成了所謂的真相。但是從現有的史書上來看,這種說法是站不住腳的。

此外,劉禪此人的能力,諸葛亮是清楚的,就是一個半吊子,扶不起來。以諸葛亮的睿智,他能看不出來嗎?但是封建社會是家天下,劉禪就算再無用,總歸是劉備的兒子,是正統。諸葛亮只能是盡心盡力的去進行輔佐,而不可能去篡權。

諸葛亮在世,蜀漢政權尚能維持正常運轉,等到後來諸葛亮死了,他選定的接班人如蔣琬、費褘等人也死了,蜀漢就開始走下坡路了。所以在這種特殊的歷史背景下,諸葛亮適當控制一下朝政,也是為了蜀漢的江山社稷著想。難不成明知道劉禪沒有治理能力,還把朝政一股腦兒的交給他,這不符合諸葛亮的性格,更對不起當初白帝城託孤時的誓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