碗仔翅裡的“山珍海味”

“講滋味”系列主要想寫一些有趣的食物和它們背後的一些發展脈絡以及文化風俗,爭取讓文章既美味又營養,果腹又豐實。今天奉上香港街頭的一種小食——碗仔翅,有沒有“翅”,看過才知。

“碗仔翅”是香港街頭一種以粉絲為主要材料的仿魚翅羹的平價小吃,通常裝在小碗裡兜售(粵語裡“碗仔”等於“小碗”)。因為粉絲和魚翅的物理性狀相似性和盛裝容器的相似性而得名,我叫它“窮人樂”。

魚翅羹在嶺南一帶甚至現在擴大到大部分地區被認作是一種身份地位的象徵,我還沒到過香港就對魚翅羹熟悉得很,港劇裡經常出現。劇中富貴/有身份人士象徵之一就是宴席上必有天九翅,沒錢吃的平頭百姓只好望眼欲穿。如果街坊鄰里聽說誰家的宴席上出現了魚翅羹,那絕對是件非常了不得的事情。物以稀為貴,魚翅羹也是在這種規則下慢慢成為象徵性的食物消費之一。雖然後來越來越多的科學信息證明魚翅裡非但沒有利好身體的營養,而且還有很多對身體有害的重金屬。然而,這樣的事實也並沒有減少魚翅買賣和殺戮掠取(真的請不要再食用,沒有買賣,就沒有殺戮)。吃不起天九翅羹的平頭百姓,只好發揮自己的民間想象力和演繹力,從魚翅羹演伸出來了一個平民版“碗仔翅”。

講滋味 | 碗仔翅裡的“山珍海味”

碗仔翅標配(雞公碗+胡椒粉)

社會變動帶來了碗仔翅

碗仔翅最初大概出現在五、六十年代的香港街頭,兜售販賣這類平民版翅羹的小販雨後春筍般的冒出來。五十年代的香港,經濟低迷,大量赤貧百姓沒有工作,另一邊又迎來了戰後移民潮,大量難民湧入香港。到1951年,香港人口由1947年的180萬激增至201萬[i]。除此外,當時還經歷著生活必需品的政府價格管制,到1953年取消後,為了防止囤積居奇,又開始實施食米管制[ii]。人口激增加上必需品供應不足,解決基本溫飽已成問題,更不要說再找工作養家餬口。在這種時候,吃什麼,怎麼吃估計要成為一個最大的問題了。這個時期也帶來了另一個飲食上的影響,就是多種多樣的特色家鄉食物隨著不同省份移民的進入也走進了香港。新移民的湧入也為香港提供了更多廉價勞動力,同時也帶來了技術和錢。這樣的歷史背景給碗仔翅的出現提供了一個可能和原因。可能會有更多人願意走上街頭,擺檔做小生意,一面餬口一面也為下層勞動人民提供一些容易填飽肚子又解饞的食物。我沒有考證碗仔翅確切的出現時間,但參考了其他資料可以給出一個大概範圍

可能是五十年代左右。有人說是八十年代出現,我覺得這是不合理的。雖然六十年初香港人均GDP並不高,薪資水平也並沒有提升太多,但註冊工廠的數目已經由五十年代的3000間增至六十年代的萬餘間[iii]。此外,六十年代末股災過去後,香港的經濟開始發展騰飛。到八十年代時,香港的經濟發展水平已經有目共睹,所以社會環境來講並不具備產生碗仔翅的條件。

“窮人樂”曾經真的有“翅”

五十年代出現在廟街榕樹頭一帶的碗仔翅曾經確實和魚翅有關。當時街邊檔俗稱“倒餿水”,望名生義也可想而知食物情況。當時的攤檔主們會從酒樓收些用剩的翅頭翅尾邊角料,再加上冬菇、木耳、豬肉絲做底料,另加入醬油、味精,打入生粉勾芡,咕嘟一鍋碗仔翅拿出去賣。吃的時候,淋點麻油(香油),撒點白胡椒粉,點幾滴醋,熱氣騰騰吃上一碗,比起大酒樓裡的九天翅,這就算是平民版的珍饈佳饌了。既果腹,又鮮美(因為很多味精呀)。說是“窮人樂”一點也不過。雖是平民果腹食物,但碗仔翅在製作上其實也需要花些心思,試問有什麼菜餚食物的烹製是不需要的呢?以我的鑑賞能力和對烹飪的一點研究,碗仔翅好吃與否第一在於生粉勾的芡濃稠是否得當,第二是醬油調色是否合適。芡太厚了,這碗仔翅怕是要變黏粥,太稀了又不果腹,吃起來稀湯寡水的像是喝麵湯;醬油多了這顏色太深也太鹹,醬油少了清湯一般沒有滋味。味精多少也是個技術活,味精一多碗仔翅太濃厚,吃進嘴裡完全沒有了冬菇肉絲的鮮香,取而代之的是濃重的人造鮮味;味精少了,食材又有限,恐怕也是鮮活不起來。

講滋味 | 碗仔翅裡的“山珍海味”

碗仔翅+滷水雞翼尖

有的攤檔兼售生菜魚肉湯(印象裡在旺角還是紅磡吃過一碗),說魚肉,其實主要是用魚肉混著澱粉打成魚肉漿(魚蓉),放入生菜,汆湯。碗仔翅加一份魚肉叫“兩溝”(粵語裡“溝”即混合的意思,就是雙拼啦),這下簡直是山珍海味一起來了;或者再加份生菜,就成“三溝”(三拼)

講滋味 | 碗仔翅裡的“山珍海味”

生菜、魚肉碗仔翅,“三溝”

隨著香港經濟騰飛,勞苦大眾已經不需要再靠碗仔翅果腹解饞,多數人又覺得太多味精澱粉不健康,不少本地媒體常報道一些本地小食其實熱量高、不利健康。它慢慢地退居下來,成了一種代表港味文化的飲食符號,凸顯情懷的懷舊好物。

講滋味 | 碗仔翅裡的“山珍海味”

多數時候碗仔翅會出現在下午茶的餐單裡,有酒樓將這個街邊小吃搬進去,添加了魚肚、豬皮、金華火腿、蛋花重新包裝一個加強版碗仔翅。加強版我就沒吃過了,我最喜愛的還是在溼漉漉的空氣裡,得點閒鑽進餐廳吃下午茶,有點餓又不是那麼窮兇極餓,一碗冒著熱氣的碗仔翅,順著碗邊兒吸溜一口,細嚼肉絲、木耳、香菇,混合著麻油的香氣,咕嚕嚥下肚,一直暖到胃裡。如果嫌碗仔翅沒有肉,那麼就再加一個蜜糖燒雞翼吧。吃完了滿嘴鹹香,總是適合用熱奶茶平衡一下,好的水吧師傅總能衝出最完美的奶茶,入口順滑,不苦澀,但還有著唇齒間迴盪的茶香(失眠星人們就繞開吧…)。

異鄉“滋味”

一次友人問我粵菜的特點,我想了想,覺得嶺南一帶很善於利用食材,能窮盡各種組合來搭配出不同的菜餚,食得精打細算。我喜愛碗仔翅,從好奇到真正的喜歡好像沒有走太久。雖然總有人和我說不健康熱量高,又是一堆澱粉糊糊,沒吃頭。但每次晚歸還是願意去買上一碗足料碗仔翅,再來一份蒜蓉撈麵,安慰自己的胃,做一個溫暖的夢。大概這好感是從這裡來的。

講滋味 | 碗仔翅裡的“山珍海味”

711的宵夜套餐XD

每每夜深露重回到住處樓下,永遠有一個燈火通明的7仔(7-11便利店),裡面熱氣騰騰的碗仔翅,奶黃流沙包,蒜蓉撈麵,魚肉燒麥…以及一個能認出你並問一句“又咁夜?”(又這麼晚呀)的店員,可能是在異鄉無數個孤獨夜晚裡的一點點安慰和溫暖。


References:

[i] WENDELL COX CONSULTANCY. Hong Kong Population History. http://www.demographia.com/db-hkhist.htm

[ii] 香港立法會貿易及工業事務委員會. 2000年3月6日會議紀要. CB(1) 1511/99-00 號文件.

[iii] Dorn, James A. (1998). China in the New Millennium: Market Reforms and Social Development. Cato Institute.


歡迎光臨“知味小築”

帶你探尋美味背後的故事,讀可口營養的書,穿越歷史逛有趣的博物館。

嚴肅活潑,熱愛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