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人亂解《論語》之君子與小人系列之二


《論語 述而》子曰:“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的解釋,坦蕩:解釋為心地純潔,胸襟寬敞。長:解釋為經常、常常。戚:解釋為憂愁,悲哀。所以千百年來這句話就被無數人解釋成了 “孔子說:君子內心純潔、胸襟寬廣,小人常常憂慮擔心”。當然還有其它解釋,但意思都比較相近。那為什麼會有這樣解釋呢?應該有這樣三種原因。

一是聖人之言。孔子作為儒家學派創始人、至聖先師、千古第一聖人,他的思想影響了中華民族乃至世界2000多年,造就了“孔子先生說的話都是至理名言”,加之這樣的解釋既符合君子的標準和小人的表現,更符合當下人們的認知,所以廣為流傳,也受到社會大眾的普遍認可。實際上如果通讀了《論語》《孔子世家》《孔子家語》等一些相關書籍,會發現孔子的身高、外貌、長相等等外在的東西都會躍然紙上,也包括他的性格、行為、愛好、人品等等也都會了解掌握,從中我們可以發現孔子也是個有血有肉有缺點的普通人。之所以說他偉大,是因為他的思想偉大,準確的說孔子在物質生活上非常貧困,但是在精神生活中他富可敵國,因為他有治國安邦的能力。都說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其實聖賢也有過錯。比如說:孔子代理相事後十分高興,喜形於色,笑容可掬。也就是說孔子當了大司寇後在眾人面前表現的非常高興,按照當代的說法就是不懂得低調,太高調了。君子應該時刻低調,更何況聖人呢?所以他的弟子子路都看不下去了,就問他:由嘗聞夫子言,君子禍至不懼,福至不喜。如今夫子行攝相事,與聞國政,喜不自抑,豈不是自食其言嗎?孔子笑著說:今日之喜,亦依古人之言,即君子樂以貴下人也。孔子的意思是說:喜得高貴之位,可以向在下之人勸善懲惡,實現餘生之志,難道不值得高興嗎?孔子升官後喜形於色,過於高調,不是君子所為,是其一過。子路問他,他沒有接受批評,反而找理由藉口,是其二過。所以從這些細節看孔子確實不是個沒有過錯的人。因此,沒有必要對他頂禮膜拜,對他的優點、對他的思想我們完全可以吸收借鑑,對他的過錯要客觀的評價他,不能有隻要是孔子說的都是對的,更不能有一聽說孔子就是聖人就是沒有過錯的人。

二是出自經典之作。“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是《述而》中的一句話。《論語》作為儒家經典,與《大學》《中庸》《孟子》《詩經》《尚書》《禮記》《易經》《春秋》並稱“四書五經”。它的思想主要從倫理道德,社會政治,認識方法論等三個方面進行了體現,被後世封建統治階級極為推崇,成為了君子必修科目,也成為了封建社會科舉取士的必考科目。所以作為經典把他解釋為君子內心純潔、胸襟寬廣,小人常常憂慮擔心就更符合經典了。

三是《論語》成就了無數人。學了《論語》,學了儒家思想,可以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可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可以做到知行合一,更可以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讓後繼者深懷憂民之心,忠君之心,報國之心。千百年來封建統治階級把儒家思想和儒家學說作為教化子民的標準教科書,廣泛宣傳和推廣,為維護皇權利益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當然也成就了一批又一批有識之士。也正因為此,一代又一代人把《論語》註解的更加“完美無瑕”,更加符合大眾心理,因為只有這樣才配得上經典、配得上絕學,而洽洽卻忽視了文章的原意。

作為國學、作為中華文化的精髓,儒家思想是新時代道德建設的不竭源泉。作為當代人,我們要繼承和發揚儒家思想中的講仁愛、重民本、守誠信、崇正義、尚和合、求大同的思想理念,更要結合新時期的時代條件和實踐要求繼承創新,只有在繼承中創新,在創新中發展,才能彰顯其時代價值和永恆魅力。而不是簡單的用拿來主義和實用主義,不經過分析研究、不經過批判,沒有取其精華剔其糟粕就全盤接受,更不能對經典進行無限制的粉飾和裝裱。

為什麼說這種人人認可的解釋不合適呢?

首先,我們假設一下,小人常常憂慮擔心,那就說明君子沒有憂慮擔心了,孔子雖然說過君子無憂,但也說過君子憂道不憂貧,也就是說君子是有憂慮擔心的。君子內心純潔、胸襟寬廣,那就說明小人從來不會內心純潔、胸襟寬廣,事實上不是如此吧,難道小人一生之中就沒有一點內心純潔、胸襟寬廣的時候嗎?如果真沒有的話那還有人之初性本善吧。其次,對於現代人的解釋,都只是解釋了主語後面的東西,而忽視了君子和小人的解釋。在《論語》中君子和小人分別有不同的解釋,有的地方解釋為道德修養高的人和道德修養低下的人,有的地方解釋為地位高的人和地位低下的人,比如“君”指天子,“君子”本義則是指統治者和一般貴族男子,有的地方小人還應該解釋為卑鄙或目光短淺的人。清朝劉寶楠的《論語正義》中就曾說“君子”者,謂王、公、士、大夫之子孫也,“小人”者,謂凡庶民之子孫也。而當代很多人都把《論語》中所有的君子解釋為道德修養高的人,顯然是不合適的。

那如何解釋才能真正符合原文的意思呢?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這句話裡面的君子和小人指的是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也就是貴族和庶民。如《漢書-董仲舒傳》:《易》曰:“負且乘,致寇至。乘車者君子之位也,負擔者小人之事也。此言居君子之位而為庶人之行者,其禍患必至也”。所以這句話的原意就是:貴族(因為衣食無憂)內心寬敞,舒適安寧;老百姓(受人奴役壓迫為了生計)而常常憂慮。擴展開來就是貴族子弟一出生就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為吃穿發愁,當然內心平和坦蕩,無所憂慮;平民百姓受封建奴隸主、地主階級的壓迫和剝削常常為了衣食住行而憂慮發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