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 火锅,使人们聚在一起

15世纪末,哥伦布到达美洲,在加勒比海发现辣椒并将其带回欧洲。辣椒传入中国,先被当成观赏花卉,用作调料后便一举取代了“辛香料”在食客心中的地位,更影响了川渝一带的饮食风格。放眼世界佳肴,能给辣椒如此重要地位的国家,屈指可数。

四川, 火锅,使人们聚在一起

◤ 成都的菜市场,辣椒占有绝对地位

【1】

吃火锅有围聚之乐,川渝的火锅店无论传统派还是创新派,总免不了将店里装修得热热闹闹,暖黄的灯光映照翻滚红油,热气腾升久不散去。各色食材摆在眼前,丰俭由人,边吃边煮边聊,吃得是菜更是气氛。作为土生土长的四川人,我人生的各个阶段似乎都能和火锅联系到一起,正如李伯清曾说,为全国人民科普火锅串串冒菜是每一个川渝人的毕生课题

前些日子,接待远道而来的友人,三五好友,自然选在火锅店相聚。绝大多数情况,从火锅店门口等位的情况就能猜出味道在业内是个什么水平,火热的店铺往往从下午四五点开始就排起长龙了。

朋友刚开始不解,为了吃,竟然动辄就要等上一两小时,甚至更久,有这个时间干点什么不好?待了几日,她便也熟练加入等候队伍中去,还要用蹩脚的四川话解释,“入乡随俗,来都来了嘛。”

四川, 火锅,使人们聚在一起

如今火锅锅底形式丰富,人们喜爱的还是最简单的红油锅底(有红牛油和红清油之分,重庆老火锅多用牛油,成都多用清油)也最能看出店家对底料的把控。汤料越煮越有味才算用心,就怕酒过三巡,兴头上来,锅中滋味却越发寡淡,那还能有什么意思!这也是在川渝吃火锅要配油碟和蒜蓉的原因。

朋友初来乍到,看到每人面前都摆着一大碗油碟,还未开吃先被腻倒了,半哄半劝,终于让她暂且放下对麻酱的衷心,一片肥牛入口便解开紧皱的眉头。

“原本以为会很辣!”

这就对咯,火锅的辣味主要来源于汤底,用朝天椒、二荆条和各种花椒、大料炒出来的底料不仅挑战味蕾,更为难肠胃。油碟不仅为麻辣中和鲜香,又能为肠道减轻负担,当然,火锅江湖中不乏吃“干碟”(其实是一小碟干的辣椒粉,加上盐,味精等调料)面不改色、心不跳的各路豪杰,写到这里,我似乎都能感受到他们隔着屏幕的微微一笑。

“吃嘛,不辣!”既是本地人对外地人的最大谎言,也是本地人对本地人的调侃

四川, 火锅,使人们聚在一起

◤ 干碟

番茄锅鲜美、菌汤锅滋补,吃来吃去,我仍最喜欢牛油锅,这两年牛油锅底卷土重来,华灯初上,街头巷尾便飘来浓郁的香味。汤从锅里溅到桌面上,没过多久就凝结成蜡状,加上“火锅原汤”调成的蘸碟,实在令人欲罢不能

再想讲究一些,得挪步重庆尝尝“九宫格老火锅”。关于此种形式的由来众说纷纭,比较靠谱的是,由早年的“水八块”演变而来。当年在码头做工的棒棒军,难以承受火锅的价格,朝天门的小贩便将锅加上铜片或铁片,让不同的食客分吃,大家一人一格,各自酌料,各自结账,烫些家畜的心、肺、肚、肠易熟的食材。如今条件变好,这种趣味却被保留下来。

由此及彼,在山城吃“下水”,尤其爽快!

在不少人心中,火锅的灵魂在“烫”不在“煮”。毛肚、鸭肠这类吃薄脆的,千万别一股脑丢进锅里,得用筷子夹稳,伸进锅中最滚沸的汤底里来回汆烫,待食材卷曲变色,便抓紧时间裹上蘸料送入口中,一来二去准吃得满头大汗。

四川, 火锅,使人们聚在一起

四川, 火锅,使人们聚在一起

◤ 汆烫之乐

冬日吃火锅暖身理所应当,但我独爱在夏天走进火锅店。台湾美食家焦桐对此亦很赞同,“炎炎伏天,一手执筷涮煮,一手摇扇驱热,颇有点火上浇油的况味。”

现如今商家为了吸引食客,多在店内开足冷气,细心的老板还会准备手机保护套、皮筋、去味喷雾等等小物件发放,尽可能减少火锅味道在衣物上的残留。方便是方便,却少了点当初“挥汗吃毛肚,出汗当风凉”的豪气,多了一丝矜持。

若有机会,还是愿意回到大家被热气熏得眼花耳热,头顶冒着热气的年代。

四川, 火锅,使人们聚在一起

四川, 火锅,使人们聚在一起

【2】

朋友来蓉七天,吃了三顿火锅,肠胃已然临近崩溃,最后一日万万不再踏入火锅店半步,寻来找去,走进有名的串串店。朋友探头一看,红汤滚滚,这不还是火锅吗!

串串和火锅虽有千丝万缕联系,但还真不是一个东西。光是串串就能分成冷锅串串、油炸串串、热锅串串等等,是不是觉得我们在吃这方面费尽了心思?撇开花样不谈,总体还是将菜穿到竹签上放在冰柜里自选,吃多吃少,各凭本事,比火锅更加自由。

吃饱后光是放下筷子可没人递来账单,要大喊一声“数签签”,老板才会收齐竹签,开始结算。

四川, 火锅,使人们聚在一起

四川, 火锅,使人们聚在一起

◤ 串串种类多种多样

冒菜出现的时间很难考究,想必亦是另种火锅的衍生品。问及区别,四川人总会用火锅是一圈人的冒菜,冒菜是一个人的火锅来解释。

以前不懂要搞这么复杂,直到某天加班,回家途中已是饥肠辘辘,满大街火锅味引得腹中馋虫作祟。我恐怕是太贪吃了,以至于工作日大半夜还想着呼朋唤友来凑桌子,结果自然以失败告终。

正想着干脆下碗面打发自己时,就瞧见不远处的店家门前一口大锅下炉火熊熊燃烧。循着香味走进,不由觉得当年劳动人民真是有无限智慧啊!食客选好的菜被分别装进一个个小竹篓或漏勺中沿锅沿挂着,竹篓在翻滚的汤水中上下起伏,一会儿沉下去一会儿冒出来,可不是“冒菜”嘛

吃饱打道回府,身心均被填补妥帖。大到火锅,小到冒菜,具带着热辣浓郁的风格,食客从四面赶来围坐一团,或推杯换盏叙旧情或热火朝天庆相聚,再不然就一家人在楼底下过过嘴瘾。

如此乐趣,只有身处其中才享受其中。

四川, 火锅,使人们聚在一起

2. 各地辣椒知多少

川渝以及周围地区,辣椒都是主要调料之一。辣椒的果实因果皮含有辣椒素而有辣味,能增进胃口。辣椒中维生素C的含量在蔬菜中居第一位,原产墨西哥,明朝末年传入中国。跟随西游蛙来看看各地主要的辣椒种类吧!

云南:涮涮辣、小米辣、孟定朝天椒、那刀辣、花椒、小雀辣、丘北辣椒

四川重庆:朝天椒、二荆条、小米椒

贵州:花溪辣椒、虾子辣椒、牛场辣椒、鸡爪辣、牛角椒

湖南:朝天椒、邵阳干辣椒

新疆 :益都红、望都红、线椒、金塔、玫瑰红)

西藏

:长椒、圆锥椒

海南:黄灯笼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