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阳县教学研究室教研员杨晓峰:快速转换思与行 精准衔接教与学

杨晓峰

杨晓峰,千阳县教学研究室教研员,一级教师,陕西省教学新秀,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中国教师报》《陕西教育科研》等报刊发表,多次主持、参与市县级课题研究。

随着全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好转,各省陆续做出开学复课决策,让家长、教师、学生期待已久的开学季终于来到了。开学准备按照教育部《幼儿园、中小学、高等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有关要求,“一校一策”制定开学方案和应急预案,扎实做好开学前各项准备工作,同时在教学工作上要做好统筹兼顾。正式开学之后,学校必须理清各方面工作头绪,回归到“以教学为中心”,做到疫情防控和教学工作“两手抓两手硬”。

首先是学校教学管理层面,应及时调整学校教学计划,统筹本学期剩余教学时间,系统安排教学任务。可以选择合适的时机,利用网络平台召开教师会、学生会、家长会,明确本学期教学时间安排及教学任务,特别是周末、暑假的调整等,实现各方思想和角色转化,达成回归教学的共识,形成心平气静搞教学的局面。虽然开学后教学时间紧,但在课程设置上要严格按照国家课程设置要求,开齐开足课程,不能应上文化课而挤占体音美课程,确保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可以增设心理辅导课,对疫情造成的学生心理伤害问题进行疏导和干预,充分发挥课堂“育人”“育心”功能,确保学生身心健康。

其次是教师层面,赶快从懈怠的假期状态调整到日常教学状态,按照学校教学计划,制定和调整自己的学科教学计划,整合本学期的学科知识点,合理取舍教学内容,合并单元或章节知识,力争让自己的本学期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精当,不因课时压缩而造成知识的遗漏。开学前,可以利用网络测试平台对假期学生线上学习情况进行摸底测试,老师线上阅卷,通过阅卷系统汇总分析摸清学生学情。开学后,依据测试结果找准教学起点,照顾不同层次学生,不让大部分学生在课堂重复性学习,根据课堂学生学习实际情况,灵活调整教学进度,提高学生在校时间的有效利用,珍视学生学习的新鲜感和探究欲。毕业班面临高考、初中学业水平考试,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开学后,老师可以用思维导图、知识树图等工具把假期学过的内容快速梳理,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建构知识整体框架,为全面复课打好基础。面对压缩的教学时间,不能只为赶进度而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多运用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效率。课前吃透教材,研读课标,精备知识点及重难点;课堂多发挥合作学习、小组学习、信息技术辅助等有效教学方式;课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辅导、学优生与学困生结对帮扶等方法持续跟进,全时段关注学生学习,全方位服务学生学习,努力提高教学实效,合力提升教学质量。

最后是学生层面,提前调整作息时间,准备好开学学习、生活用品,尽快适应学校学习、生活,从思想上、行动上回到学习的轨道上来。开学前,线上教学因学生网络学习硬件、家庭学习环境、个人学习自觉性等因素影响,势必出现学习效果两极分化、学习困难增多的现象。开学后,快速调整好学习状态,主动向老师、同学请教,利用课余给自己的学习开小灶,努力弥补,潜心学习,把失去的学习时间赶快弥补回来。

面对开学季,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我们要快速转换思与行,精准衔接教与学,赶快回归“以教学为中心”,努力担当起我们教与学的主业,确保开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

《陕西教育》(综合)是陕西省教育厅主管,陕西教育报刊社主办的综合性教育类月刊。栏目设置见置顶文章,发表不收取任何费用,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