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清朝的国歌、国徽、国花么?

清朝(1636年 -1912年),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共传十二帝,统治者为满洲爱新觉罗氏。从努尔哈赤建立后金起,总计296年。从皇太极改国号为清起,国祚276年。从清兵入关,建立全国性政权算起为268年。

那你知道清朝的国歌、国徽、以及国花么?

回顾历史,中国在清代以前,闭关锁国,对外交往不多,也就没有国歌。大清驻英国公使曾纪泽在出使期间,看到西方国家在公共礼仪场合演奏国歌,甚为感动,觉得清帝国也应有本身的国歌,因此特地上奏并呈了一部「国乐草案」,但未得到批准。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大清帝国陆军部成立,谱制了一首陆军军歌,并在正式国歌「巩金瓯」未出前,暂成为国歌。每当在国际交往中需要演奏国歌时,便使用该首军歌代替。直至1911年,清帝国正式制订了国歌「巩金瓯」。

你知道清朝的国歌、国徽、国花么?

清朝曾先后使用《普天乐》、《李中堂乐》、《颂龙旗》作为半官方国歌或代国歌 。直到1911年,清政府定《巩金瓯》为正式国歌,由于辛亥革命爆发,《巩金瓯》后来没有流行开来。

清朝的国徽为”蟠龙”徽饰,标志是“蟠龙”的图案,也是清皇室的徽饰象征,代表了清朝国家象征的徽饰。它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块国徽。

1903年,慈禧太后以懿旨形式将牡丹定为国花;

1915年版《辞海》载:“我国向以牡丹为国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