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眠亦可從胃入手

中醫講“胃不和則臥不安”,意思是說如果脾胃有疾病,就會導致睡眠質量下降或者不易入睡。這是因為脾胃功能失調,宿食停滯或胃腸積熱,濁邪或熱邪就會內擾心神而致失眠。

失眠亦可從胃入手


三餐不規律、節食、過飢或過飽的人最容易引起脾胃虛弱,從而出現噁心、反酸、胃脹、腹脹等不適症狀,這類人群如伴有失眠,就應先調理脾胃。調理脾胃分幾種情況:

①脾氣虛弱,如面色發白、四肢乏力、精神差,可用四君子湯、參苓白朮散

②脾胃積滯,如脘腹脹滿、大便不暢,可用保和丸、健脾消積口服液

③胃陰不足,如口乾舌燥、沒有食慾,可用益胃湯。
此外,《傷寒論》中還記載了一個專門針對脾胃不和而致失眠的方子——甘草瀉心湯,由炙甘草、半夏各12克,黃芩、乾薑、人參、黃連各9克,大棗12枚組成,方中炙甘草、人參、大棗益氣補虛,乾薑、半夏使溼熱之邪無內居之機,黃連、黃芩清熱燥溼,使脾胃不為溼熱所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