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承孔孟,下啟程朱”,周敦頤的理學思想,開創中國哲學大時代

提到理學,大家首先想到可能是儒學大儒朱熹,以及那句“存天理,滅人慾”的口號。但其實理學真正的開山鼻祖是一位叫周敦頤的人,朱熹則是在周敦頤的理學框架和基礎上,將其發揚光大。

如果用人物比喻,在理學領域,周敦頤就好比道家的老子,朱熹就好比莊子。

周敦頤生於公元前1017年,原名周敦實,字茂叔,北宋道州營道樓田堡(今湖南省道縣)人,世稱濂溪先生,其著有《太極圖說》和《通書》等哲學著作。據說,周敦頤還是魯迅、周恩來的祖先。

很多人對周敦頤很陌生,但對他寫的《愛蓮說》金句一定耳熟能詳:“出淤泥而不染,濁清蓮而不妖。”

理學又名為道學,是兩宋時期產生的主要哲學流派。理學是中國古代最為精緻、最為完備的理論體系,其影響至深至巨。理學的天理是道德神學,同時成為儒家神權和王權的合法性依據。

理學以儒家學說為中心,兼容佛道兩家的哲學理論,論證了儒家綱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恆性,至南宋末期、元朝初中期,被採納為官方哲學。可以說,周敦頤開創了宋以來儒學的新形態,將儒學提升到了一個多元包容的高境界。

所以,歷來很多學者稱周敦頤是

“上承孔孟,下啟程朱”,是儒家繼孔、孟之後的第三位聖人。

理學的最大貢獻就是在元朝初期,很好的將中華文明的魅力展現出來,或者說很好的闡述了中華文明的美好與和諧。因此,沒有湮滅在宋元跨文明的戰火之中,並能夠成為忽必烈治世的主流思想,從而源遠流長下來。

從這方面來說,由周敦頤所創立的理學,對傳承中華文明可謂功莫大焉。

周敦頤與其他儒學大家不同的是,他並沒有按照“傳經”的老路子走,而是開創了“義理”解經的新方式,即從本體論角度重構儒家倫理學,從而建立起融宇宙本體論、儒學倫理學為一體的理論框架和理學思想體系,為中國經學和宋代思想文化的發展開闢了新路。

周敦頤為後世提出了“無極、太極、陰陽、五行、動靜、主靜、至誠、無慾、順化”等理學基本概念,為後世理學家的發揮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框架。

總體來說,周敦頤理學思想可以概括為三個基礎框架:即

從宇宙本體論,到個體修身,再到治世。同時,他將中庸中關於“誠”的思想理念提煉為這三個基礎框架的核心,一以貫之,使得理學從一開始就具備嚴密、宏闊、完備的基本體系。

“上承孔孟,下啟程朱”,周敦頤的理學思想,開創中國哲學大時代

一、理學的形而上學核心:“宇宙誠體”

我們知道,哲學思想的誕生,需要有一個前提,就是它要在本體論上有依據,哪怕這個依據無法證實,但他要符合現象存在的抽象表達或形式邏輯。就比如老子講“道無為、不爭”一樣,他用“上善若水”來描述這個“道”的本性,我們就能夠明白“道”的特性和規律,通過這些特性和規律,我們可以感應到“道”的存在。

同樣,周敦頤也需要找到宇宙本體的性質,或者說“道”的本性,因此他研究了道家、易經、佛家等學說,最後他將《老子》第二十八章的“無極”概念拿出來,與《易傳•繫辭》的“太極”概念合併,創造了"無極而太極"的宇宙生成論:

“無極而太極。太極動而生陽,動極而靜,靜而生陰。靜極復動。一動一靜,互為其根;分陰分陽,兩儀立焉。陽變陰合,而生水、火、木、金、土。五氣順布,四時行焉。五行,以陰陽也;陰陽,一太極也;太極,本無極也。五行之生也,各一其性。無極之真,二五之精,妙合而凝。‘乾道為男,坤道成女’,二氣交感,化生萬物。”——周敦頤《太極圖說》

怎麼理解“無極而太極”這個概念呢?按照朱熹的解釋,“無極”就是“無形”,我們可以理解為形而上學的存在,即看不見、摸不著的存在;“太極”這一個概念在古時候一般被理解為“混沌的元氣”。

因此,“無極而太極”,我們可以理解成老子所講的“無中生有”的那個過程,即“從無到有”的演化過程。

那麼,接著“無極而太極”之後,就產生了“陽變陰合”的互動,生出“金木水火土”,繼而造化萬物。也就是說,通過這個過程,宇宙有了萬物。而這個過程,就是一個“實體、實有”的“實現”過程。實體、實有即是存在,就是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比如一個人的形成過程,也是從男人和女人(陰陽)結合中而來,在男人和女人結合之前,這個人是無的、不存在的,當男人和女人結合之後,一個獨特的人就產生了,這個人是可以看得見、摸的著的。

那麼,這個“實現”過程就是一個實實在在的過程。所以,周敦頤將這個過程稱為“誠”,即宇宙不是玩虛的,而是實實在在“存在”的,這就是一個誠體,我們可以簡稱為:宇宙誠體

《禮記·中庸》中的思想:“誠者,物之終始,不誠無物。”意思是有誠才會有事物,無誠則不會產生事物。周敦頤發掘的宇宙誠體,正好應證了中庸的思想。

簡而言之,宇宙萬物的存在,就是因為有“誠”這個性質才會產生、存在、進化等。因此,周敦頤認為,宇宙就是一個“變化無窮”的誠體,萬物只有符合這個誠體才能存在。

後來朱熹在周敦頤的理解上,進一步說:"誠者,真實無妄之謂,天理之本然也"《四書集註·中庸注》。

周敦頤將“宇宙誠體”與易經中的

“元享利貞”聯合起來,很好的闡述了“宇宙誠體”的變化過程或者產生邏輯:即“誠之通”“誠之復”,“元、享就是誠之通”,“利、貞就是誠之復”。

“誠之通”代表是創造生產的一面;“誠之復”代表完成回收的一面。就比如春夏屬於“誠之通”,萬物化生,秋冬屬於“誠之復”,萬物凋零。

由此,周敦頤強調,宇宙誠體,就是生命之源。即每一個生命體都是因為符合“宇宙誠體”得以存在,每一個生命體內部,都包含了“誠”的基因性質。

這其中,就包含人類這個物種。也就是說,人類具有真誠善良的本性。

儒學中的“誠”概念,經過周敦頤這麼一提升,瞬間變得得高大上、有來源、有體系、有邏輯起來。我們不可小看這個提升,這個提升直接催化了朱熹“存天理,滅人慾”的理論,以及王陽明的“知行合一”理念。

“上承孔孟,下啟程朱”,周敦頤的理學思想,開創中國哲學大時代

二、個體修身的核心:至誠專一

周敦頤通過發現宇宙有“誠體”的性質,進一步發現“誠”是人的本性。由此,他在為人處世、修身法則上的提案就是以“至誠”為核心,即至誠專一

當然,“至誠”這個概念是儒家的經典概念,在諸子百家時代就有的,分別散見於《大學》《中庸》等書籍,比如中庸就有相關的論說:“誠者天之道也,誠之者人之道也。”

但在這些著作裡,“誠”只是一種抽象的道德概念,或者說是一種直觀的概念,沒有辯證思維邏輯基礎。同時,“誠”也只是某些主要概念下的支撐,比如在孔子那裡,誠是達到“仁”的支撐。

但到了周敦頤這裡,他將“誠”提到辯證邏輯系統當中,為“誠”找到了來源,並建立了邏輯體系,成為貫穿其哲學體系核心概念。

簡單理解,在周敦頤以前,聖人給人們講人要誠實、善良,但沒有背後的必要邏輯支撐:即為什麼要誠實善良、或者說誠實善良有什麼好處?如果不誠實善良又會怎麼樣呢?

那麼,如果這些問題沒有解決,一旦人在利益面前,往往就很難誠實善良,甚至會唯利是圖、為非作歹、弄虛作假。

所以,周敦頤解決的就是這些問題,他爬到形而上學的頂端,將“誠”的性質、屬性,從宇宙本體中挖掘出來,讓人們知道了做人誠實善良,並非只是讓別人誇讚或者獲得社交方面的優勢,而是符合人性本質需求、天道的內在本性和萬物演化的規律、以及獲得人生幸福的必需。

周敦頤在《通書》開篇說,"誠者,聖人之本,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誠之源也。乾道變化,各正性命,誠斯立焉,純粹至善者也。"

在此,周敦頤強調,"誠"是成為聖人的根本,因為宇宙演化,萬物產生,都是來源於“誠”。這個誠主宰著宇宙間各種變化,讓萬物以誠得生命,以誠得以生存。那麼,這個誠就是至善。

與周敦頤的思想相似,很多哲學家的哲學思想都是發現了這個屬性,可以說,這個屬性是被公認的公理。比如亞里士多德也曾提出“至善”是形而上學的本體,是任何具體善的目的因和動力因,他在《尼各馬可倫理學》開篇第一句話就講:“每種技藝和探索與每種行動和選擇一樣,都顯得是追求某種善,所以人們有理由把善表示為萬事萬物所追求的目標。”

也就是說,“誠”“至善”的屬性,“至善”“幸福”的屬性。人類如果要過得幸福,非“誠”不可,不誠則就不通,不誠則就不靈。

由此,周敦頤強調,人性有五品,即剛善、剛惡、柔善、柔惡和中,人只有達到"至誠"境界,人性才能完善。也只有達到至誠,人才能“無慾無求,寧靜致遠”,才能進入至高至善的道德境界,才能成為擁有大智慧的聖人。

“上承孔孟,下啟程朱”,周敦頤的理學思想,開創中國哲學大時代

永州道縣周敦頤故里

三、治世核心框架:誠心為要

我們知道,儒家的宗旨,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即從自我修養開始,到以德成就天下。這個邏輯也是千百年來中國知識分子的人生路徑。

周敦頤的理學思想就是論證這個路勁的合理性,在他認為,當我們通過“至誠專一”修煉到聖人的境界,也就能夠看到宇宙的原則和人類的根本價值,再將這些原則和價值應用於社會,社會就能夠得到很好的治理。

在這裡,周敦頤是將這些原則和價值歸結到聖人通過對社會、國家君王“道德教化”後的自覺執行,這也是很多學者認為中國只有“道德哲學”的原因所在,而不像西方哲學那樣強調實證,從實證中發明各種具體的運用。

不過,這兩者孰優孰劣暫且不談,但一定是不能分開,沒有“道德教化”為指引,人類就會很盲目,就比如說今天有人企圖繞過道德倫理,想要用基因編輯技術創造新人類一樣,這種貌似是為了帶來某些方面的社會進步價值,但卻無法避免與某種社會隱患和災難並行——誰也不知道未來會怎麼樣?那麼“道德哲學”在一定層面上,可以幫助我們認清某些不可觸碰的地帶。

在此需要強調的是,“道德哲學”並非是一種空口號,至少中國“道德哲學”是建立在對宇宙本性的洞察基礎上。就像周敦頤一樣,他發現的“誠”並不是空口說的,而是有宇宙本體論為支持的。

也就是說,周敦頤讓我們做一個善良、誠實的人,並不是一種維護人類和諧的表面化主張,而是具有實實在在的哲學邏輯:一個善良誠實的人,才能成為有大智慧的人,才能對社會有益,才能符合宇宙可持續本性。

當然,這個背後的邏輯需要到後來朱熹乃至王陽明等人來發現和闡述,比如王陽明就提出“致良知、知行合一”理念與修身方法論,就是通往大智慧境界的清晰路徑。

回到我們剛才的舉例,也就是說,如果掌握這種基因編輯技術的人,沒有道德哲學或者良知的訓練,他就看不到基因編輯技術可能帶來的危害層面,他就可能在利益的驅使下幹出破壞人類生存系統的事情,而整個人類有可能就要為一個人的“妄為”買單、吞下苦果。

所以,周敦頤主張聖人通過“道德教化”來治世,並同時面向兩個基本面,一個面向是對社會打眾,一個面向是對君王(國家管理者)。

周敦頤在《通書師》強調:

“故聖人立教,俾人自易其惡,自至其中而止矣。故先覺覺後覺,暗者求於明,而師道立矣。師道立,則善人多。善人多,則朝廷正,而天下治矣。”

在這裡,周敦頤說,聖人通過立教,使人自己改過,因為雖然需要教化的引導,但主要還是靠人自身主動自覺。同時,如果聖人教化能夠成為主流、或者流行文化,那麼天下的好人就多了,好人多了,則國家治理就會很正,從而天下就會得到太平。

當然,這是大前提,還有小前提,那就是君王(國家管理者)需要有純心(誠心),只有君王有誠心,才會有賢才幫助,即“賢才輔則天下治”,否之,如果君王昏庸,賢才就不會靠攏。同樣,一家企業也如此,老闆沒有誠心,真正的高手就不會來應聘、或者留不住,那麼這樣的企業也很難做起來。

總體來說,周敦頤的理學思想,就是從本體論到修身治學再到政治思想,提出了一個完整的基礎理學框架。由於周敦頤的貢獻,儒學才在宋元明時期重新煥發生機,也才有了後來的朱熹、陸九淵、王陽明等人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