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軍最新戰機,第1次曝光打導彈震撼場面!卻比殲20落後了一大截

25日,俄羅斯發佈最新蘇-57隱身戰鬥機視頻,第一次展示了這一戰鬥機側面武器艙發射空空導彈!

視頻截圖顯示,蘇-57從側面武器艙發射了一枚近距空對空導彈。

俄軍最新戰機,第1次曝光打導彈震撼場面!卻比殲20落後了一大截

除了這一出色的導彈發射航拍片段外,俄羅斯國防部發布的最新宣傳視頻似乎還展示了安裝在機翼根部的空對空導彈彈艙的情況。

俄羅斯一直在積極努力批量服役其最新型戰鬥機 —— 蘇-57,並且爭取擴大其出口潛力,然而這一努力在十幾年的時間裡並沒有太大成效。第一次發佈蘇-57戰鬥機發射導彈的視頻,顯得姍姍來遲,但也應當說是俄羅斯推進蘇-57戰鬥機研製工作的重要里程碑。

俄羅斯國防部通過社交網絡頻道高調的發佈了這一段新視頻,似乎就是為了實現宣傳蘇-57戰鬥機的這一特定目的: 該視頻從幾乎任何一個角度展示了這一俄羅斯自己的第五代飛機,包括滑行、起飛、編隊和低空飛行、高過載機動和著陸,以及發射似乎是一枚R73近距空空導彈的片段。在所有這些有趣的場景中,你還可以近距離看到空中加油設備,最重要的是,你可以看到右側的武器艙 —— 這是蘇-57的武器艙第一次近距離曝光。

俄軍最新戰機,第1次曝光打導彈震撼場面!卻比殲20落後了一大截

事實上,這一俄羅斯隱身飛機裝備有兩個三角形的、獨木舟狀的側面武器艙艙蓋,分別在其進氣口的外側,在戰鬥中如果打開艙蓋,就可以發射R73空空導彈。這一內部武器艙的使用,將為保證蘇-57戰鬥機在戰鬥中保持儘量低的雷達可探測性,也就是儘量高的隱身能力。

視頻顯示,發射時這一R73空空導彈已經在武器艙外,這可能證實了俄羅斯設計之中採用一個特殊的伸縮發射裝置,將導彈從翻蓋狀的艙門之內,推伸到艙門之外的氣流中。

一般認為蘇-57腹部有大型武器艙,攜帶中遠程空空導彈和其他武器,例如炸彈和巡航導彈,但這一武器艙從未展示過打開的狀態。殲-20與F-22也有這一設計。

航空愛好者湯姆·德莫利說: “當我們看著靜態顯示的蘇-57,和觀看飛行演示時,許多人都一直在說,從沒有人看到蘇-57的武器艙打開。這與美國F-22和F-35的展示形成了鮮明對比,在這些展示中,打開武器艙的通場飛行,多年來一直是這類隱身戰鬥機的宣傳飛行活動的一個核心部分。可以理解的是,蘇-57戰鬥機在2019年時依然沒有在打開武器艙門的情況下進行飛行表演,這引發了未經證實的猜測,即這一武器艙可能還沒有完全投入使用。”

不管怎樣,更有趣的是視頻中顯示的這一空空導彈類型。事實上,據信俄羅斯正在研製一種新型導彈,可以安裝在蘇-57的側面武器艙,也就是尺寸較小的近距導彈武器艙之內。但是似乎視頻中發射的是現有的R73空空導彈。

航空專家泰勒·羅戈韋過去指出: “我們試圖弄清楚像R-73這樣的導彈,如何能裝進這一武器艙,說實話有點令人費解。”

也許在未來的某個時候,一種直徑更小的特殊導彈,將被用於這一武器艙。羅戈韋預測: “可能有一種俄羅斯小型導彈,可能很短很窄,可以裝在去年開始有細節暫時的這一武器艙裡。”

俄軍最新戰機,第1次曝光打導彈震撼場面!卻比殲20落後了一大截


中國的殲-20也使用側面武器艙,在這一側面武器艙之內有一個導彈伸縮發射裝置,它可以將選定的空對空導彈從打開的艙門處推出武器艙之外,然後關閉艙門,只留下發射裝置的一部分以及導彈在機體外部,據信則可以保持更低的雷達反射截面積,也有利於保持飛機氣動外形。這被認為是一個比F-22類似部分更先進的涉及。

載有霹靂-10的殲-20戰鬥機的清晰照片,早於在網上出現。這一安排據說還允許導彈在儘可能短的時間內發射,同時可以保證更長的導彈待發狀態時間。F-22需要保持發射艙門打開,以便讓導彈能夠伸到武器艙之外,這影響整個飛機的雷達反射截面積,同時影響飛行性能,理論上保持這一狀態的時間會遠短於殲-20。

F-22隱身戰鬥機同樣使用了側面武器艙,它可以容納一枚AIM-9“響尾蛇”家族近距空空導彈,在發射前,一個伸縮裝置把“響尾蛇”的導引頭伸到艙外的氣流中,此時導彈和發射裝置呈現與飛機軸線傾斜的狀態。一些專家認為這一狀態不如殲-20的類似狀態穩定。

俄軍最新戰機,第1次曝光打導彈震撼場面!卻比殲20落後了一大截


可以推測,在蘇-57、殲-20、F-22這些隱形飛機打開側面武器艙門飛行的情況下,殲-20的設計對飛機的隱身能力、速度和機動性限制最小,這對於隱身戰鬥機交戰而言非常重要,因為雙方都具備強大的攻擊能力,誰能獲得少許的優勢可能就將奪取戰鬥的勝利。

蘇-57雖然第一次展示了發射空空導彈的能力,但應當說進度遠遠落後於殲-20,更不要說已經服役多年、甚至已經停產的F-22。俄羅斯軍工還需要做很多工作,才能令其追趕上中美的水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