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點·觀察】連花清瘟火到國外 應對大疫中醫藥如何備而有用?



據人民日報3月24日報道,近日鍾南山院士帶領的研究小組發表論文,論證連花清瘟對新冠病毒有效,能夠起到阻止病毒複製的作用。研究小組對284名病人進行了連花清瘟的治療,康復率達到了91.5%,症狀的消失也相對更快。而且使用了連花清瘟之後,輕症轉重症或者危重症的比例也明顯降低。

同時,中國方面已經為意大利緊急支援了10萬份連花清瘟膠囊。據瞭解,意大利方面表示還要加單10萬份。

那麼面對老祖宗留下來的中醫藥瑰寶,為何到了今天我們才敢光明正大地說對抗疫有效?當全國上下都在為武漢缺醫少藥而緊張不已的時候,為何中藥沒能及時承擔其該有的作用?除了臨床研究需要時間之外,是不是還有值得我們反思的地方?


中國本土戰“疫”告捷


從今天(3月25日零時)開始,武漢市以外的湖北“解封”,再過14天, 4月8日,武漢也將解除“封城”。


而就在兩天前的3月23日,中央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已經宣佈:當前,以武漢市為主戰場的全國本土疫情傳播,已基本阻斷。


這短短的一句話、24個字,真是來自不易。不只是全國上下付出了巨大的代價,更有那麼多的普通人,在這場疫情中,失去了至親和家庭。


網上求醫問藥可行嗎?


人們常說,吃一塹長一智。如果回過頭來,反思這最難熬的兩個月,面對疫情,我們是否還可能更多應對之策?


特別是,全球戰“疫”再次陷入焦灼,截至3月25日5時40分,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超過41萬,累計死亡超1.8萬例。不只是美歐國家的多個地區宣佈“封城”,印度甚至宣佈,將“封國”21天。疫情的威脅並沒有解除,此時“亡羊補牢”,不斷強化我們的防疫措施,同樣非常緊迫。


就在昨天,幾乎每個手機上都收到的一則短信,引起了我的注意。這則溫馨提示說:為更好服務疫情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醫藥服務平臺已上線,您可登錄中國中醫科學院官網下載使用。


這個是不是就是我此前一直設想的中醫問診平臺?有沒有好中醫在這裡坐診,為病患辨證開藥?


我馬上登陸了這個最新上線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醫藥服務平臺,查看了一下,網站還很簡陋,大概就是一些實時數據和資訊,普及中醫藥防治新冠肺炎知識及方法。它雖然有在線諮詢版塊,宣稱能提供智能問診和專業人士諮詢兩種模式,

但實際上,智能問診是“一問三不知”;想轉人工,也是無人在線狀態;發了郵件也毫無反應。


【慢點·觀察】連花清瘟火到國外 應對大疫中醫藥如何備而有用?


【慢點·觀察】連花清瘟火到國外 應對大疫中醫藥如何備而有用?


也就是說,它目前還只是一個傳播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相關知識和信息的平臺,離求醫問藥的功能,還差很遠。中國中醫科學院無疑在業內有權威性,但未來這個平臺能不能滿足大家的需求?還要看它能否進一步發展和完善。


平臺光有權威是不夠的,還得好用。


在這兩個月持續對疫情的關注中,我一直在想,有沒有可能建立一個全國範圍內權威的中醫遠程問診治療的平臺,來指導疫區的病患?這個工作到底該由誰來做?需要有哪些法規、制度和相關的保障條件?要用怎樣的形式,才能把全國的好醫生吸引和集結到這樣的平臺上,方便快捷地為病患排憂解難?


如何反思疫情中的應對之策?

讓我產生這些疑問的,正是在這次疫情最嚴重的地方,那些令人永遠難忘的苦痛和慘劇,我們都曾有過感同身受的悲涼。


記得疫情爆發後不久,有報道稱,武漢一個家庭的父親,懷疑自己得了新型肺炎,醫院沒有床位收治,他又擔心自己會將病毒傳染給家人。於是,在極度的恐懼和絕望中,他選擇了自殺。令人扼腕痛惜。


方方武漢日記裡也曾提到,湖北日報一位著名的評論員一家四口感染,申請床位半個月,一直申請不到。眼睜睜地看著病情一步步地加重,待進醫院時,已是重症。後來他本人在醫院不幸去世。


造成這一幕幕悲劇,最重要的一個原因在於,疫情爆發、病人暴增,而武漢醫療資源無法應付,很多疑似和確診患者無法及時入院治療。


一月下旬,武漢曾要求輕症患者“居家隔離”,結果出現大量家庭感染病例群組。

有武漢市武昌區的基層督查官員描述說,“一個人感染,一家人幾乎就不能倖免了。從病例的數據增加與信息來看,大部分是以家庭為單元的,造成很多悲劇。”

直到2月9日,封城17天后,武漢才提出“應收盡收”。


對於當時已經出現感染的家庭,除了隔離,除了苦苦地等待醫院的床位,是不是還有其他辦法?比如,能不能自救?


能不能用中醫來自救?


大家一定還記得,當時有一位武漢的年輕醫生,記錄了自己出現輕度症狀後,在家自救成功的過程,在網上廣為流傳。當然,他是西醫方面的專業人士,有一定的優勢。如果是普通人,沒有任何醫學的知識和技能,能不能成功自救?


梳理一下當初疫情最嚴重地區的救治過程,有一些關鍵信息,會給我們不少啟發。


武漢封城後,國家衛健委很快就出臺了新冠肺炎診療方案。在醫生的指導下,仔細研讀了7版不斷更新的方案,我發現,這儘管是給醫生的診療方案,其中的西醫方案,只能在正規醫院、由醫生來實施。但中醫方案卻沒有這麼高的門檻,因為這些方劑和中成藥,都很常見,當時已經大規模在方艙醫院使用。


【慢點·觀察】連花清瘟火到國外 應對大疫中醫藥如何備而有用?

一月底發佈的第3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首次出現中醫方案


當時在借用體育館等搭建的方艙醫院,醫療條件遠比不上醫院。但到2月底,武漢的16家方艙醫院收治了7600多位患者,其中很多輕症患者,僅僅是服用了中藥或者中成藥,就痊癒了。


《光明日報》3月13日還刊登了另外一組數據:在武漢疫情最嚴重的武昌區,1月28日疑似病例確診為新冠肺炎的比例高達90%以上。2月2日,實行了隔離點集中中醫藥干預,到2月6日,這個確診率就下降到30%多,到3月5日,就只有3%了。這個數據透露的關鍵信息是:中醫藥早期干預之後,很多疑似病例的病情就被遏制住了。


【慢點·觀察】連花清瘟火到國外 應對大疫中醫藥如何備而有用?


接下來看看,他們到底用了什麼中藥?


最早的中醫藥方案,出現在一月底發佈的第3版新冠肺炎診療方案中,當時各大媒體都有公開報道。其中就列出了針對病情不同階段的中藥方劑。針對病人發熱胸悶,給出的經方就是麻杏石甘湯,還有人們熟悉的感冒藥——銀翹片和蓮花清瘟膠囊。


【慢點·觀察】連花清瘟火到國外 應對大疫中醫藥如何備而有用?


到近日印發的第7版方案中,比如針對新冠肺炎在觀察期的症狀之一——腹瀉,開出的藥方一直就是藿香正氣水。就是我們平時得了感冒,自己買過用過的中成藥。


能不能按照診療方案自救?


那麼,我們是否可以進一步設想:

當初武漢無法收治的疑似患者,他們能不能按照診療方案,在家先自救?

或者,能不能發動和組織全國各地的中醫,給困守家中的武漢市民,進行遠程的網上問診,判斷他們的症狀在哪個階段,具體服用什麼藥物?

試想,評論員一家四口,在半個月苦苦等待的時間裡,如果能根據病情,先用中成藥,進行一些對症的治療,是不是轉為重症甚至病亡的風險要小一些?那位自殺的父親,或許因此能看到一線生機,不至於絕望到自殺吧?


疫情“網上問診”靠譜嗎?


那麼,如果建立了網上的救治模式,讓醫生們遠程看病開藥,是不是能更高效地救武漢之急、湖北之急?


對於我的疑問,深圳市新冠肺炎中醫藥防治專家組組長陳生表示,“中醫對病人進行遠程的初步診斷和治療 ,技術上沒有問題,但目前卻做不到。”


因為按照現行規定,“網上問診”時,中醫只能給出建議,比如:是不是疑似病例?要不要去醫院?但中醫不能根據遠程問診的情況,開具體的藥方。而“沒有具體的藥方,對於當時無法入院的肺炎病人來說,特別是病情較重的病人來說,解決不了根本問題。”


另一方面,按照診療方案在家自救,陳生認為萬不得已時,這不失為救急之法。因為對於輕症患者,很可能是有效的,至少能緩解一些症狀,為下一步救治爭取到時間。


不過,在家自救也隱藏著一定的風險。陳生提醒,因為國家發佈的中醫診療指南,是一個大方向大標準,還需要個性化診療。也就是根據病情、氣候、患者體質等,參照全國方案進行適當調整、辨證施治。而普通人因為缺少中醫的知識和經驗,辨證的方向如果發生偏差或者錯誤,也可能會貽誤病情,所以最好是有人指導。


【慢點·觀察】連花清瘟火到國外 應對大疫中醫藥如何備而有用?


從大年三十開始,陳生堅守在抗役一線已兩個月。他帶隊在專門收治新冠肺炎的深圳第三人民醫院裡,對這裡幾乎全部的400多個病人進行了中醫治療。陳生說,但絕大多數病人感受較好,特別對於發熱、咳嗽、乏力等症狀,改善率達96.4%。


網上找醫生為啥難?


雖然陳生已經積累了不少經驗,但他表示,對於身處武漢的病患,當時像他這樣的外地醫生也難以“出手相救”。而關鍵的原因是相關法規和平臺,都還不完善。


當然也有例外,有武漢病人通過深圳的親友找到陳生,把拍的肺部影像和舌相發給他看。因為是朋友,事先有約定,是朋友之間幫忙,所以陳生對症開了藥方。


不過,武漢當時已經買不到這些中藥,都是親友在深圳抓好藥之後,再快遞到武漢。在疫情來勢洶洶的時候,所有的醫療資源都可能告急。所以,即使拿到藥方,能不能吃上藥,在傳染病疫區仍是問題。


陳生分析說,當時被困的武漢市民,如果求助於“網上問診”, 診斷質量大多也無法保證,因為相關的正規平臺還遠沒有成熟,要找到好的中醫不容易。


與此同時,目前還沒有明確的法律法規,規範和監管這一塊,所以“網上免費問診”現在往往成為一些人,推銷醫療器械、藥品、保健品甚至非法藥品的幌子,不少患者深受其害。所以,“假中醫、假問診、真賣藥、真廣告”,成了網上的一大公害。所以,即使找到了醫生,可能人們也不敢相信。


【慢點·觀察】連花清瘟火到國外 應對大疫中醫藥如何備而有用?


中醫如何建“守護神”?


不容忽視的是,此次疫情期間,網上問診的確是民眾急需,已經出現“井噴式”增長。據不完全統計,全國至少10餘家互聯網醫療平臺推出在線問診專頁,200多家公立醫院開展新冠肺炎免費互聯網診療或線上諮詢。


3月5日,湖北首家新冠肺炎康復門診在湖北省中醫院開診,門診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方式。互聯網平臺除問診外,還可提供開方、物流配送藥物等服務。這是疫情下“催生”的新嘗試。


武漢另外一家全新的互聯網總醫院也正式上線,全國各地的醫生都可以通過這個平臺集結。據央視新聞報道稱,每天的在線諮詢、購藥人次超過10萬。武漢市醫保局也火速為它開通了醫保支付。


每天10萬!如此火爆的需求,背後是民眾的迫切希望。


在疫情並不嚴重的深圳,今年1月14日才正式獲批成立的首家中醫互聯網醫院,疫情期間,就已經提供診療1221人次,諮詢近萬次。因為傳統中醫醫生“望聞問切”的診斷方法,以及在健康養生上的指導,相對更適合網上平臺的方式。有網上醫生“加持”,病患或許能創造更多成功自救的奇蹟。


當疫情還在全球蔓延的嚴峻時刻,在繼續戰“疫”的同時,我們是不是能夠更深切地反思,我們還能做哪些努力?


比如:我們何時能夠建成高水平高效率的中醫網絡平臺?

在有需要的時候,如何才能方便地找到好醫生?

能不能用中醫迅速地給民眾提供醫療支持、“自救”的指導和足夠的信心?

在發生重大疫情的關鍵時刻,中醫能不能第一時間成為民眾的“守護神”?


願望是美好的,但現實中,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中醫的現代化,還有很多基礎性的工作需要開始行動。希望這個剛剛誕生的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醫藥服務平臺,是一個開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