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後發制人,海底撈“撈金”“海底”

張勇後發制人,海底撈“撈金”“海底”


張勇後發制人,海底撈“撈金”“海底”


張勇後發制人,海底撈“撈金”“海底”

一邊是水深火熱嗷嗷待哺的餐飲產業鏈,一面是手握的巨量現金(人民幣+美金雙劍合璧),身後還有各類深諳一二級(尤其是二級)的“高學歷”幫手,外加免費贈送跌到2萬點以下的道指大餐…… 張勇一家恐怕是興奮焦慮偷著樂,外加緊張忙叨不夠花,好生羨慕。


技校出身的資本家


疫情之下,餐飲業接連引爆關注。一面是“愁”,如西貝筱面村董事長賈國龍表示,“貸款發工資只能維持3個月”;另一面是資本佈局的消息,俏江南創始人、汪小菲母親張蘭宣佈成立“易基金”,《彭博》報道海底撈董事長張勇之妻舒萍於2019年在新加坡設立家族辦公室。但明顯的是,前兩者與疫情相關性大,餐飲企業首當其衝的境況不言而喻,張蘭也提到,“疫情加速了易基金的成立”;而反觀海底撈,佈局則更具深謀遠慮的意味。


從企業發家史來看,海底撈屬於資本市場上後發制人的餐飲業標杆。曾經享譽全國的真功夫和北京奧運唯一指定中餐提供方俏江南,一個於08年陷入股權紛爭,一個12年與鼎暉對賭失敗。雖說呷哺呷哺和周黑鴨分別在14年和16年在香港成功上市,但最終只有海底撈成為了國內唯一一家年營收破百億的餐飲企業。2018年,海底撈踩在小米、美團等新經濟公司的後腳登陸港交所,市值曾一度突破2000億。


但建立家族辦公室這步棋,張勇又走得快且自信。在成熟的美元體系中,這也許不值一提,洛克菲勒家族基金成立於1882年,至今50年曆史的索羅斯基金在08年金融危機後,2011年也由對沖基金轉換為家族辦公室。國內在這一步的追趕也稍晚,13年吳亞軍創辦雙湖資本,馬雲和蔡崇信等14年設立家族財富基金藍池資本。但在一眾科技和地產大牛中間,在麥當勞星巴克等西方品牌獨霸四方的全球餐飲版圖中,技校出身的張勇,用海底撈創造了複雜中式餐飲的奇蹟。


88年技校畢業的張勇曾是月拿93塊5的電焊工。曾經也天天想著如何暴富,賭過撲克機生意、倒賣汽油被“關係戶”啐過唾沫,最終才做起餐飲生意。他以鐵腕“大哥”著稱,1994年海底撈成立時的8000本金他一分未掏,由他的技校同窗施永宏、李海燕夫婦和後來的太太舒萍三人出資,四人各持股25%;2007年張勇又從合夥人施永宏夫婦那裡平價(按原始投入核算價格)要來18%的股權。現在看,張勇這是妥妥的“技術入股”,舒萍和施永宏夫婦則是最睿智的“天使投資”。


當然,在用人之道上,沒幾位高過張勇。早年間張勇絕對是不善投資的,但尋人、“投人”他卻做到極致。比如13年空降海里撈的CFO苟軼群,加入之前在西安一所大學教書,原本是額外為海底撈做事賺外快的,卻被他拉來成為海里撈高層學歷最高之人。苟軼群剛加入就在租賃廠房上栽了跟頭,海底撈直接損失300萬,但張勇說,“你的價值不只300萬”,絲毫不追究這一“汙點”。事實證明,張勇沒看錯,海底撈上市當天作為股東代表發言的苟軼群(張勇後讓出不到10%股權,分別贈予了後來的功臣楊小麗、苟軼群等),是因股權問題矛盾公開化的張勇、施永宏間的橋樑,也是海底撈供應鏈系統蜀海供應鏈的董事長兼總經理,各類國內投資平臺的法人。


當然,“剝削”員工股權,精於“算計”,自稱“資本家”的張勇,確實在某個時點升級為“資本”家。第一步,用成本中心轉利潤中心的理念,成立底料供應商頤海國際,2015年引入景林、厚生(新希望股權投資平臺)、雲鋒基金;再一步,海底撈明星員工楊麗娟、袁永強等12年揹著張勇共同創辦的U鼎冒菜,從14年施永宏李海燕“救火”增資,到推張勇同胞之弟張碩軼當總經理,再到16年引入高瓴、張碩軼成為法人,2017年掛牌新三板,北京優鼎優(U鼎冒菜工商名稱)成為繼2016年頤海國際(海底撈火鍋底料供應商)上市後,又一進入資本市場的海底撈關聯企業。


第三步海底撈,上市後更是成績斐然。2019年3月26日,海底撈宣佈全資附屬公司Hai Di Lao Holdings Pte. Ltd.以2.04億元人民幣收購北京優鼎優,也順便納入了U鼎冒菜曾經投資的海盜蝦飯(佔股25%)和許小樹(新式麻辣燙,佔股15%)。2019上半年,海底撈營收106億。

一步步噹噹響,張勇的迅速進步絕對讓高學歷的各位知識分子刮目。更何況,張勇現在幾乎不上班,明確對下屬說只管幾件事:安全、品牌、戰略、投資,“其它的事情跟我沒關係”,儼然從“大哥”到了“大師”級高度。

張勇後發制人,海底撈“撈金”“海底”

2018年,張勇夫婦在福布斯中國富豪榜中,財富77億美金,排名第19位;施永宏夫婦財富36.5億美金,排名第66(有興趣朋友可以算算這筆天使投資的回報率)。2019年,施永宏家族繼續上榜,551.5億元財富值位居第32位,而張勇呢,成為新加坡最新首富,49歲以138億美金身價排名榜首。


被認證的“文化人”

張勇拒絕融資的話曾被媒體反覆舉例,“如果用了投資銀行的錢,就要按人家的計劃開店。但生意人應該根據自己的情況和能力,該開幾個店就開幾個店。”他也曾在15年提及締造龐大資本帝國後放棄生命的湧金系魏東(同為四川起家、國金證券曾經的實控人),表示能理解他。17年海底撈做大後,他半夜做夢驚醒。不喜歡張揚的他,盛名下不安、擔心被“捧殺”是正常的反應,但為了上市,打破“每年30家”原則,應該是焦慮更大的來源。

和從隨心所欲到意識到上市是必然類似,張勇知識體系的構建也有清晰路線,在2010年前後在長江商學院先後進修各類課程、攻讀DBA,成為賈躍亭、景林黃曉黎及眾多企業家和投資人的同學與校友,張勇因此抓住一些投資機會,比如海底撈曾在2010年投資生物科技公司和邦生物,同為間接股東的還有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周春生(和邦曾經股東萬川吉的第四大股東)。


他也逐漸進入馬雲、劉永好、虞鋒的朋友圈,互動顯而易見。除了頤海國際獲得景林、雲鋒以及新希望(厚生)3473.14萬美元的出資,同年海里撈也投資了阿里系口碑網、成為厚生的LP(厚生美元基金,2017年繼續參與厚生人民幣基金)。而海底撈與雲鋒、湧金系、景林的關係則更早。2010年參與雲鋒一期基金,14、16年,海底撈旗下投資平臺作為LP先後參與陳金霞(魏東之妻)湧鏵的兩隻基金,17年參股由前景林一級市場投資負責人黃曉黎創辦的曦域資本(黃曉黎在景林期間投資了頤海國際、蜀海供應鏈),紅杉、鼎暉、鐘鼎這些頭牌基金LP自不用多說。

張勇後發制人,海底撈“撈金”“海底”

16年中企舉辦的中國綠公司年會上,張勇還接過柳傳志授予的金色招牌,成為第一個加入中國企業傢俱樂部的餐飲企業家。不言而喻,這一系列動作組成張勇“資本家”成長道路上的重要課程體系(當然交學費投資樂視1000萬美金也是一種學習),張勇被頂級圈子認證的意味也越來越濃。俞敏洪就曾公開表示,“海底撈張勇沒有上過大學,但是他能做到服務業的標杆,這就是有大智慧的。”向海底撈學習企業“文化”、企業服務也成為王石、雷軍、任正非等人向員工提要求的最佳例子。

早在2012年,張勇的老家四川簡陽市政府就曾公佈過一份海底撈上市輔導計劃,也是從那時起,張勇逐漸意識到,一個沒有背景的平民公司,做得越大,“麻煩”越多,不融資似乎是不可能了,不光是拿錢傍身,更是需要股東的“庇護”。上市資本化,多少利益糾葛、愛恨情仇、心酸無奈,盡在不言中。順豐的王衛也曾婉轉感慨,“順豐為了上市,信仰有些迷失。


2012年後又6年,早被推上風口的海底撈,終於在18年選擇再次拿起高瓴、景林、Morgan Stanley,雪湖資本(同為呷哺呷哺第三大股東,近一年兩次增持呷哺呷哺)等新老友的美元出資,頂著80倍左右的估值,上市登頂餐飲巨頭。


既謙卑又自大、既善良又無情的張勇,將魏老闆的謹慎剋制與賈布斯的張揚高調調味中和,走出國門,去見識、去對標、去尋找新的平衡感。在新生之路的國際精英圈層,為妻子打理的家辦取名Sunrise資本,賦予新生、蓬勃之意。畢竟,萬千餐飲大軍,相比曾經輝煌的真功夫俏江南味千拉麵,只有他走到今天這個位子,讓坐席上的金融人士,開始對中式餐飲這類高度複雜、嚴重非標準化、財務不透明、業績不穩定、管理不規範的雞肋領域展開麥當勞、星巴克似的想象,更何況,已然在案的舒萍77億美金身家,活脫脫跳動的金主,開倉的錢罐子。


在擴張的道路上,張勇現在說,“我們的目標是開遍全球,不排除海外市場以後有可能會超過國內。每個企業,無論是製造業還是服務業,能有機會國際化的,一定要走這條路。”在企業成長、與資本博弈的螺旋推動下,張勇的 “頂天立地不如鋪天蓋地”,邁入既通天入地,又鋪天蓋地的新境界。

逆勢海底“撈”

海底撈94年成立,比張蘭的俏江南早6年。新冠疫情的特殊期,張蘭高調宣佈要成立“易基金”,引入了曾投資頤海國際的厚生前投資總監劉曉東;而海底撈和張勇呢?不聲不響。1月26日開始暫停中國內地所有門店到2月中旬陸續恢復,中信建投預計海底撈全年營收損失50億,淨利潤損失約6億。而2月22日有媒體爆料,海底撈從中信銀行北京分行和百信銀行獲得信貸資金21億元,特別強調,此次合作為後者主動接觸。

張勇的“海底撈”,名字由來很偶然,取自四川麻將術語。有天張勇的老婆打麻將胡牌,恰好是“海底撈”(打牌的最後一張胡了),正發愁的張勇靈感突來,索性就叫“海底撈”。


有意思的是,“海底撈”妙就妙在這“最後一張”的運氣。在疫情陰雲籠罩、全球資本市場跌跌不休的當下,巴菲特活久見人生第二三四次熔斷、出手(巴菲特3月初開始相繼增持紐約梅隆銀行、達美航空)即被“套牢”,做空歐美股的橋水達利歐依舊蒙圈遭遇鉅虧、全球資本市場一篇哀嚎之時,海底撈的股價幾近平穩,穩坐釣魚臺。

相比2月初開始的餐飲業危情,海底撈有多少底氣?當下的21億現金,80倍的市盈率,已然開張的家族辦公室,張勇當然沒時間叫苦!資本嗅覺已然生成的他,還有身邊一眾資本軍團,想必現在天天都在探討如何打好這把麻將,再創一次“海底撈”吧?


張勇當年常常唸叨,自己最佩服的公司,一家是麥當勞,另一家是Sysco。Sysco是傢什麼公司?它的真正崛起實際上正是在美國經濟週期的低谷。1976年,美國高速發展的經濟市場迎來衰退,為應對這一時期,Sysco併購了另一家從事食品分銷的企業Mid-Central Fish and Frozen Foods Inc,這次併購給Sysco增加不少農產品品類,尤其是不受週期影響的生鮮品類。自此後,Sysco持續展開北美區域性收購,在1990年當年更是創下記錄,完成43筆。2003年,繼續併購北美最大亞洲食品分銷商Asian Foods、2016年收購英國食品供應商巨頭Brakes Group等,藉助併購手段,Sysco一步步鞏固了自己在食品供應商中的霸主地位。


一邊是水深火熱嗷嗷待哺的餐飲產業鏈,一面是手握的巨量現金(人民幣+美金雙劍合璧),身後還有各類深諳一二級(尤其是二級)的“高學歷”幫手,外加免費贈送跌到2萬點以下的道指大餐…… 張勇一家恐怕是興奮焦慮偷著樂,外加緊張忙叨不夠花,好生羨慕。


唯一可惜的事,以上所有的想象,和大多可能的故事,大多都會變為“獅城”故事,而與中國大陸無關。於是我們不得不再次感嘆,這個“中國好鄰居”的睿智。


2012年,海底撈走出國門,第一家海外分店在新加坡開業。Sunrise資本也同樣位於獅城,這與當地優惠的政策密不可分。“新加坡一直在與香港爭奪金融樞紐地位,近年來在政策、稅收(新加坡所得稅法13CA、13R和13X節)、移民等方面積極吸引家族辦公室入駐。” 雖然還是有不少家族辦公室Base香港,如龍湖地產吳亞軍前夫蔡奎的佳辰資本,馬雲蔡崇信的藍池等,但具有穩定環境的新加坡近幾年還是吸納了劉永好家族等一系列中國富豪。新加坡和香港更是先後於今年1月1日和1月7日上演政策對壘。


家族辦公室的本質,是用專業化的財富管理方法“守江山”,而張勇一家的Sunrise資本,又延續了張勇“家文化”的思維路徑,更像是“海底撈你學不會”的一部分,無法探測。雖說也有新近設立的量化投資平臺、也一定會有更多VCPE基金佈局,但對於張勇來講,在家辦以及資本的道路上,一切定義都還太早。就像尚祖安曾提到的,“家族辦公室是一個以人為核心,對家風、家法、家業、家事、家產管理安排的體系。”“是一個非常個性化的系統。”“如果你見到過一個家族辦公室,那麼你就只見到過一個家族辦公室”。


張勇不打麻將,他的這個麻將桌,幾把牌面確實不錯。外圍雖是排滿了人,但仔細一想,要想持續開胡,似乎也還缺個幫手。

張勇後發制人,海底撈“撈金”“海底”

張勇後發制人,海底撈“撈金”“海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