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读《浮生六记》,从沈复和芸娘坎坷的爱情中悟出婚姻的真谛

2020年突如其来的一场疫情又一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这场疫情对很多人来说都是一次重大的考验。一部分家庭经受不住疫情的考验而分崩离析。据说很多城市的民政局复工之后,办理离婚都需要排号了。这些现象一方面说明了在没有经济供给且时间共处一屋檐下,生活情趣和经济基础l都会使婚姻走向尽头。

禁足在家的日子里,拿起书柜上的《浮生六记》再次阅读。《浮生六记》为沈复所著,沈复是清代布衣文人、画家、园艺师。字三白,号梅逸,出生于苏州书香世家,一生淡泊名利,以游幕为生。中年之后家庭遭变故,与爱妻颠沛流离,历经坎坷。饥寒交迫中,芸娘病故,沈复悲痛欲绝,后随友人四处游幕。《浮生六记》其实是沈复的自传体作品,在清朝是比较有名的一本传记,笔墨之间,缠绵哀婉,真切感人。百年来流传海内外,被誉为“晚清小红楼梦”。

阳光下再次细细品读,这本曾今我认为两情缱绻的小记,再读却读出了芸娘的悲哀和沈复的无奈。笔者从前两记中得出——不论古今,从经济和生活情趣两方面入手才能保证婚姻的基础。所以今天,我将分享一下我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


再读《浮生六记》,从沈复和芸娘坎坷的爱情中悟出婚姻的真谛


01、浮生为梦,为欢几何:人生寂寞如雪,浮生如烟如梦,所幸能执手一良人,共度余生

① 布衣文人的浮生,道尽世间万般无奈

沈复在《浮生六记》中记载了自己和妻子以及朋友之间生活的一些小记。沈复和他的父亲都是在做幕僚,但是没有参加过科举考试所以称之为“布衣文人”,居住在苏州沧浪亭畔,因为出生书香门第,所以好园林,好画画,好写诗。

“浮生”两个字源自李白的《春夜宴桃李园序》:

“夫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而浮生若梦,为欢几何?”

沈复在此书中的文字,有着落花流水的时光散漫,庭园梦境中的从容静寂。天地万物都都现在慢慢消散,时间一晃而过,人的一生就像一场梦一样,生命无常,别离多,欢聚少。浮生两字,就已经说出了沈复这本书蕴含的意味。人生在世,不过是短短的浮生,往事如烟似梦。这本记传是清朝唯一的一本描写了夫妻闺房之乐的小记。

其实沈复在那个时代算是一个很重夫妻感情的人,将自己与妻子的生活的点滴记录下来。


再读《浮生六记》,从沈复和芸娘坎坷的爱情中悟出婚姻的真谛


②闺房记乐:读出了陈芸的聪颖、可爱和贤淑

我幼年时与金沙于氏订了亲,然而她八岁却夭折了。于是娶了陈氏。陈氏名芸,字淑珍。我舅舅心余先生的女儿。她天生灵秀聪明,学说话时,给她读长诗《琵琶行》,很快就可以背诵。可惜的是她四岁时父亲去世了,家中只有母亲金氏与弟弟克昌家境一贫如洗,芸长大后擅长刺绣织染,一家三口全靠他的手艺为生;即便克昌上学,给老师的学费也从未短缺。

有一日,她从书筐中翻到了《琵琶行》,逐字辨认,才拾得文字。刺绣的闲暇,又慢慢学会了写诗,写过秋“秋侵人影瘦,霜染菊花肥”这样的妙句。

从沈复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出陈芸出嫁前是一个非常聪明、勤劳、有责任心、对生活的有追求的女子。还在学话时就可以学着背诗,即便是在古时候,也没有退却养活一家的责任,日子过得清贫也有闲情逸致自己学习作诗,并且做出了很有韵味的诗句来。

陈芸着实是一个对生活有期盼和情趣的女孩子。她婚前的境况,即便放在今天也是很多自以为优秀的女孩子做不到的。这些经历也是她日后嫁给沈复后能够在婚姻初期过得幸福和快乐的前提。

再读《浮生六记》,从沈复和芸娘坎坷的爱情中悟出婚姻的真谛

02、从沈复和芸娘的真情中感受婚姻的相处之道:生活情趣是维护婚姻的基本条件,好的夫妻愿意成全彼此

芸整日陪我温课论古,品月评花,芸不善饮酒,勉强着可以喝三杯,我便教他古人的射覆酒令助兴,我想人世间的欢乐也不会超过如此情景吧。

这一年的七夕,芸摆好了香烛瓜果和我在一起在“我取轩”中继拜祭织女。我镌刻了一枚“愿生生世世为夫妇”的两方印章。

赏月品花,论酒射覆,从这些细碎又美好的婚姻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他二人的夫妻生活情调和生活情趣。好的夫妻彼此都能成全,相互影响,共同成长。好的夫妻,身体和灵魂终将结为一体,我知道你有1000个缺点,我也有一堆麻烦,我们任愿决定把自己小小的生命本金合为一处,同裘共枕,共同奔赴同一个命运。古人说的“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等等。也是这个意思,对吧?这样说来婚姻这门学问不仅是好大、好难的学问,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要打好基础,否则很难把婚姻经营好。

笑挽素云置余怀,曰,请君摸索畅怀;痴心物色憨园;女伶中有兰官者,端庄可取。

在沈复和陈芸的婚姻生活中,陈芸一心想要为生活并不富裕的沈复纳妾,这一段让人觉得陈芸作为封建社会的女子虽是有情趣的可在这个问题有未免有些不可思议,也许是那个时代女人表现妇德的表现方式之一吧。

林语堂感叹过:芸娘,是中国文学史上最可爱的女人。芸娘的可爱在于她的深情,而她的深情体现在日常的琐碎里,吟得来诗,也能做得来好饭。

再读《浮生六记》,从沈复和芸娘坎坷的爱情中悟出婚姻的真谛


03、坎坷记愁:沈复的无奈,恰好体现在不能为陈芸遮风挡雨,恩爱夫妻陷入家庭生活的困窘,无可奈何

①家庭突遭变故,婚姻逐步走向下坡路

人生中的坎坷究竟从哪儿来呢?往往是自己作孽所致罢了.

我则不是如此造成的,我的性格,讲情义,重然诺,爽直不羁,却因而给自己带来了负累。而且,我父亲稼夫公慷慨豪侠,急人之难,成人之事,帮助朋友嫁女,抚养故人儿子,这样的事数不胜数,父亲挥金如土,大都是为了别人,我们夫妇偶尔有急需花钱的地方,免不了典当度过,最初是移东补西,接着就是难以为继了。正是应了谚语,“处家人情,非钱不行。”先是有小人非议,慢慢又招致家人的讥笑。

  • 芸娘受责于公公
  • 芸娘失欢于婆婆
  • 芸娘被小叔诬陷

不过几年光景,这对夫妻的家庭慢慢生了变故,接连这三件事情让芸娘在公婆家失去了信任,而沈复作为芸娘的丈夫并不能站在芸娘的立场给芸娘辩白并且在家庭入不敷出的日子里,沈复并不能为芸娘遮风挡雨,婚姻到了这个时候,花前月下和两情相悦是要经济作为后盾的。

再读《浮生六记》,从沈复和芸娘坎坷的爱情中悟出婚姻的真谛

②从芸娘离世、沈复痛苦之中顿悟人生无常的道理

我想请医生诊治,芸阻止我说:“我的病因,初音弟弟出走,母亲去世,悲伤太过所致,接着因为感情,然后是忿恨激动,平时又太过多虑,满心希望努力做一个好媳妇,却不能如意,以至于头晕,发呆等诸多病症毕至。所谓‘病入膏肓,良医束手,’请不要再做无用的花费。

承蒙你的错爱,百般体恤,不应因我的执拗任性而抛弃我。得知己如你,有夫婿如此,我已经此生无憾。”

我强忍着悲心安慰他说:“你病了八年,虚弱难的日子好次了,今日为何突然说这样伤心的断肠之语?

芸握着我的手,极力想再说什么,但是只断续重复着”来世“二字,忽然气喘起来,口不能言,双眼直视,任我千呼万唤,芸已经不能说话,痛心之泪,自她眼角涔涔流溢。继而喘息渐渐微弱,泪水枯干,一缕魂魄飘渺,竟然长逝而去。

当时,我面对孤灯一盏,举目无亲,两手空拳,寸心欲碎。此恨绵绵,绝无尽头。

在沈复记录的这一节,关于陈芸离世的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陈芸的不舍和幽怨,更加可以感受到沈复的痛苦和无奈。可是,无常是常,在他们的生活中,如果早一些规划,能够做好迎接无常的准备,一些困境和死亡是可以避免的。沈复对自己的苛责以及命运坎坷只能无奈的接受,并且深深的活在对陈芸思念中。


写在最后:

再次品读沈复和陈芸的闺阁小记,其中不乏对陈芸产生怜惜以及对沈复的蔑视。这个时候的沈复,不仅不能为妻儿遮风挡雨,也不能承担起家庭的重担,让陈芸在病中含恨离去。可是追溯到当时封建社会制度礼教,可能沈复能做的也只有这些了,毕竟当时的社会环境不像现在这样,能够选择的路有很多条。可见,不论是哪一个时代,婚姻想要有保障,一定要做到懂得生活情趣并且努力创造家庭的经济价值为婚姻保驾护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