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平:用心用情烹製文化惠民“蛋糕”

本報訊 (通訊員 白龍韜)儘管已是晚飯後,花王村“農家書屋”管理員王選練就被王造極拉著去借書。“受疫情影響,最近借書看書的人比較多,只要娃娃愛看書,我多跑一趟也不覺得累,反倒有了工作成就感……”王選練邊走邊給遇見的人說。

近年來,興平積極順應群眾“水漲船高”的文化需求,堅持軟件硬件一起推進,供給需求兩頭兼顧,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精心烹製文化共享“蛋糕”,努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後一公里”。

在構建服務體系上下功夫。該市將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納入城鎮發展規劃、新農村建設規劃和年度目標考核,出臺一系列鼓勵、扶持政策,通過“以獎代撥”方式發放文化補助經費,組織開展各鎮(街道)綜合文化站專項治理和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建設。截至目前,已建成綜合性文化服務中心176個,完成率達95%。穩步推進縣級文化館圖書館總分館制工作,全市文、圖兩館已建成95個分館服務點。全年累計捐贈各類書籍5萬冊,鎮(街道)圖書分館建設和村級服務點書籍得到有效補充。

在提升設施效能上下功夫。不斷增強文化陣地功效,充分發揮“一場兩館一劇院”作用,滿足文化需求,拓展受眾空間,優化服務模式,有效增強了文化吸引力。全市各類公共文化設施正常開放,市文化館年接待群眾及中小學生4.3萬餘人次,市圖書館年服務讀者5.1萬餘人次、外借圖書3.4萬冊,市體育場年接待群眾56萬人次,市影劇院年接待各種會議和演出70場次。

在推動非遺保護上下功夫。堅持“科學保護,提高能力,弘揚價值,發展振興”的工作思路,秉持“見人見物見生活”的理念,不斷提升非遺保護傳承工作水平。積極籌備“興平剪紙”“興平泥塑”“秦腔焦派唱腔”等5個第七批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申報,蒐集、整理、非遺線索80餘條,徵集非遺實物40件,製作申報項目專題片5個。組織舉辦非遺培訓、非遺展覽展演7次,保護非遺正在成為社會自覺。

在實施惠民工程上下功夫。按照“大型示範、小型多樣、精品帶動”的原則,持續推進一系列文化惠民活動,連年舉辦春節鑼鼓秧歌大賽、元宵節文化展演、廣場舞大賽、優秀書畫作品展等活動,特別是2019年承辦 “我和我的祖國”第二屆咸陽市文化藝術節“引領風尚舞動咸陽”舞蹈大賽等,全面提升了群眾文明素質和城市文明形象。2019年開展 “戲曲進鄉村、進校園”“我和我的祖國”等文化惠民演出105場次,文化志願者服務隊開展基層活動50餘場,數字電影放映2456場,市演藝公司完成演出303場次。

興平:用心用情烹製文化惠民“蛋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