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影响孩子的智力和情感,养出好孩子就要做这3种爸爸

父亲对孩子的成长有多重要?

有资料显示,父亲影响了孩子的智力、体格、情感、性格、品性等方方面面,而缺乏父爱的孩子,可能会患上“缺乏父爱综合症”。

还有资料显示,患上“缺乏父爱综合征”的孩子与那些充分获得父爱的孩子相比,中学辍学率及成年后犯罪率均高出2倍;假如是女孩,长大后成为单身母亲的几率则高出3倍;缺乏父爱的孩子年龄愈小,患综合症的危险愈大。

其实,成为一个好爸爸的条件并不苛刻,只要做到了以下3点,就有很大可能养出优秀的孩子:

1

分担家务劳动的爸爸

因为疫情宅在家,身边有不少妈妈,陷入了宅家办公+带娃+繁重家务的生活中。有一位妈妈却被老公孩子宠上了天:

父亲影响孩子的智力和情感,养出好孩子就要做这3种爸爸

为什么这位妈妈这么幸福,孩子这么懂事?网友一句话暴露了真相:

父亲影响孩子的智力和情感,养出好孩子就要做这3种爸爸

“爸爸勤,勤一窝,妈妈勤,懒一窝”,足以说明爸爸做家务对养成孩子的好习惯更有利。在东方封建观念中,家务理所当然是妈妈的事情,而那些以一己之力做家务的妈妈,也惯出了独立性差的孩子和责任心差的老公。

哥伦比亚大学还做过一个观察实验,发现爸爸承担家务量多的家庭,女儿将来的职业潜力更大,儿子更懂得尊重女性。

此外,爸爸做家务,也表现出他对妻子的疼爱,这有利于营造温馨的家庭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更有自信和安全感。有个朋友跟我说,她的父亲就是那种从来不帮母亲分担家务、不体谅母亲辛苦的丈夫,她的成长过程中充满了母亲的抱怨、父母的争吵,导致她现在性格比较悲观,在社交和亲密关系上都缺乏勇气。

所以,爸爸做家务,对养成孩子健全的人格和家庭的稳定都有促进作用,爱家,爱孩子,请从帮老婆做家务这件小事做起。

2

陪孩子玩闹的爸爸

我们都知道,爸爸对孩子的陪伴非常重要。从婴儿早期,爸爸就要多抱一抱、逗一逗孩子,满足孩子的父爱需求。孩子再大一点,一个愿意陪孩子玩玩闹闹的父亲,会让孩子受益一生。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玩具,爸爸和妈妈与孩子玩的方式不同,妈妈更偏温柔式的影响,父亲更偏重行动力的促进,两者缺一不可。

比如,在给孩子读绘本的时候,妈妈可以读《灰姑娘》《白雪公主》这类故事,爸爸可以读《大闹天宫》《哪吒闹海》这类故事,发挥各自不同的特色和优势;爸爸可以带孩子参与很多团队式、强度高的运动,给孩子强烈的动作和身体刺激,促进孩子体能和感知运动能力的发展;爸爸还可以带孩子到户外去探险,到各种各样的社会环境中去做游戏,让孩子获取更多的抗挫能力和应变能力。

会玩会闹的爸爸也更幽默有趣,比起严肃内敛一本正经的爸爸,会玩闹的爸爸在家庭的参与度更高,和孩子的亲密度也更高。之前因为模仿李佳琦刷爆网络的天天小朋友,就有一个老顽童式的爸爸,经常自导自演带着全家创作逗趣视频,比如,疫情期间又模仿李佳琦扮演网课老师,带着全家玩欢乐的变脸游戏。

父亲影响孩子的智力和情感,养出好孩子就要做这3种爸爸

有一个这样爱玩爱闹的老爸,不仅家庭氛围轻松有趣,给了孩子绝佳的成长环境,还能开阔孩子的视野,养出性格更阳光、创造力更强的孩子。

这里给大家推荐几个适合爸爸和孩子一起玩的亲子游戏:

①开汽车

爸爸坐在沙发上,让孩子背靠你的双腿跨坐在你的腿上,手里拿个小盘子假装方向盘(也可以不用实物)。爸爸双腿上下有节奏地颠,假装带着孩子上路,一会儿遇到红灯要等待,一会儿遇到行人要减速,腿动的节奏就代表车速。你们可以假装经过学校、医院,甚至去全世界旅行,带入百科知识和社会规则的讲解,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了很多。

②击剑游戏

把报纸卷成纸棒,做成两把剑。爸爸的剑要比孩子的短一些,然后可以各自拿着纸剑互相对打,不打脸部,规定碰到不同的身体部位可以得多少分,最后比得分的高低。这个游戏可以很好地锻炼孩子的反应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

③两人三腿游戏

这个经典游戏的玩法相信不需要我多说了,在幼儿园运动会的时候也经常会有爸爸和孩子一起合作比赛,用一根小绳子绑住孩子和爸爸的两条腿,互相配合着走路,还可以设置一些障碍。这个游戏不仅可以增进亲子关系,还能锻炼孩子的平衡感、团队合作能力等。

3

自律的爸爸

BBC有部纪录片《人生七年》,记录了14个不同阶级的孩子从7岁到56岁的人生变化,最后发现精英传递给下一代的,多是自由、野心、从容、自律。穷人遗传给下一代的,多是拘谨、短浅、暴戾、散漫。

比如,生活在贫民窟的孩子爱打架,不知道大学的概念是什么,而精英的孩子早早有了规划,有的7岁就跟随父母阅读报刊。

孩子的自律程度,决定了他们未来的高度和广度。

在这一点上,吴尊可以说做得非常棒了。吴尊出身于文莱贵族家庭,无论是身家还是外表都无可挑剔,又是娱乐圈的当红偶像,遇到的诱惑肯定比常人多。但是他从不奢侈放纵,工作上,他不怕吃苦,还独自打过工创过业;在感情上,他也非常专一,早早和初恋女友结婚生下一对儿女;生活上,他一刻也没放松过管理,保持着早睡早起的习惯,40岁的状态说是20岁都不过分:

他不仅对自己要求严格,对孩子也是一样,会有意识地控制孩子的行为习惯。比如,虽然疼爱女儿,他还是会告诉Neinei不要乱花钱,要合理控制自己的欲望:

看到Neinei挑食,他也会温柔地提醒孩子要珍惜粮食,不要随便浪费:

吴尊也格外注重培养孩子学习的自律性,舍得让孩子吃学习的苦。在带着两个孩子录《爸爸去哪儿》期间,Neinei和Max经常要向学校请假,但他们也没有因此放下功课,自觉保持学习的习惯,努力赶上进度。吴尊曾经在微博上自豪地晒出女儿的成绩单,Neinei在学期末的测评上依然拿着门门高分:包括英语的阅读写作成绩Good(好),数学、美术也拿到Good(好),计算得到Satisfy(满意),音乐、体育、语言都Excellent(优秀),话题是Good(好)。

吴尊曾说,他要给孩子们树立好榜样。有一个自律的爸爸,孩子自然也会有样学样,成为自律的人。

身边也有一些爸爸,下班回家的时候,就沉迷玩手机,或是呼朋唤友打麻将,一边自己散漫懒惰,一面要求孩子好好学习,这对孩子心理是一种打击,也会引起孩子的反抗。

所以,身为爸爸,首先要做到少在孩子面前玩手机,也不要在孩子面前抽烟喝酒,给孩子树立负面榜样;然后,也可以为孩子制定计划,陪着孩子一起完成计划,比如规定孩子每天要做多少家务,每天要读多少书,每天一起去散步或者锻炼,督促孩子在规定的时间要完成作业等,在养成孩子自律习惯和规矩的过程中,爸爸的参与和榜样力量非常重要。

美国心理学家斯蒂芬·波尔特《父亲的因素》一书中说:“父亲的影响力超越死亡、性别和亲近程度,影响孩子现在的生活和将来的成就。”一个好爸爸,不会轻易缺席孩子的人生,会给孩子足够的爱和责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