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家贫不坠青云志,高中状元后,为粥取名,今成特色名小吃!

导读:自古以来,但凡成事成才者,往往都要历尽生活的磨难,方能有所成。明代才子伦文叙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他自幼家贫,却依然不坠青云志,耕读不辍,又得好心店铺老板施粥资助,艰难挺过生活的难关,最终学业有成,高中状元,衣锦还乡,却依然不忘当日施粥之恩,亲自为粥题字取名,令其所命名的粥名声大振,不断流传下来,成为了今广东一带一道特色小吃。

此人家贫不坠青云志,高中状元后,为粥取名,今成特色名小吃!

伦文叙(1467年-1513年),字伯畴,号迂冈。明代南海县黎涌(今属广东省佛山市)人。伦文叙自幼家贫,一家人都在温饱线上挣扎,尽管父亲伦显先后务农、做佣工、撑渡船,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也仅仅够一家人勉强糊口而已,对于年幼的伦文叙来说,以这样的家庭条件,要想进入私塾读书,无异于天方夜谭!

好在,伦显秉承了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穷不能穷教育的光荣传统,又恰好他还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因此,在尽量保障一家人生活的前提下,还是给了伦文叙一定的启蒙教育,伦显常常在劳作之余,时常教伦文叙读书写字、背唐诗宋词,而伦文叙也不负父亲所望,年把时间,就能够熟练背诵数十首诗词,同时也练得了一手好字。

此人家贫不坠青云志,高中状元后,为粥取名,今成特色名小吃!

然而,随着小伦文叙逐渐长大,父亲仅有的知识水平已经无法再满足他日渐膨胀的求知欲望,父亲已无法再教他读书了,因此,小伦文叙在7岁时,就时常跑到村里的私塾那里,偷偷站在门外偷听私塾先生讲课,终于,私塾先生被他的诚意所打动,破例免费收他为学生,允许他进教室听课。

小伦文叙对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自然是倍加珍惜,学习也异常努力,再加上他原本就聪敏好学、勤学好问,因此,他很快就在私塾里的小伙伴当中脱颖而出,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而他也凭着自己的才学逐渐在当地声名鹊起,被当地人称为“神童”“急才”“鬼才”。然而,好景不长,私塾老先生就因病去世,伦文叙也因此又不得不辍学回家,一边卖菜补贴家用,一边专心研习经史典籍。

此人家贫不坠青云志,高中状元后,为粥取名,今成特色名小吃!

伦文叙的清苦生活和对知识孜孜不倦的追求再次打动了当地一个粥铺老板,他看到伦文叙在生活负担的重压之下,对知识的渴望丝毫不减,一方面怜其年幼,一方面又惜其才,因此,这个粥铺老板便每天买伦文叙一担菜,并让伦文叙按时送到粥铺里来,而每当伦文叙送菜到粥铺,粥铺老板都会用米饭、猪肉丸、猪肠粉、猪肝生等做成白粥,免费送给伦文叙当午餐,并且一坚持就是几年,这让伦文叙感激涕零。

此人家贫不坠青云志,高中状元后,为粥取名,今成特色名小吃!

随着伦文叙逐渐长大,名声也越来越大,甚至还惊动了时任两广总督,这位朝廷大员一方面对伦文叙的才学甚为欣赏,另一方面则感于伦文叙家贫不坠青云志,因此,主动资助伦文叙读书,伦文叙也终于有了安心读书的时间与本钱。而伦文叙也终不负总督大人厚望,十年寒窗,终有所成,在弘治十二年(1499年)的科举考试当中,一路过关斩将,高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此人家贫不坠青云志,高中状元后,为粥取名,今成特色名小吃!

伦文叙得中状元之后,照例都要衣锦还乡、回家省亲,他还特意到了当年送菜的粥铺,看望了那个善良的粥铺老板,并亲自拜谢当年的施粥之恩,同时,他还请老板为他做了一碗当年的粥,还是原来的配方、还是熟悉的味道,伦文叙吃来,不觉感慨万千!由于此粥还没有名字,粥铺老板便请这位新进状元郎为此粥命名,伦文叙略加思考之后,为粥取名为“状元及第粥”,并泼墨挥笔,当场为粥铺写下了牌匾,从此,粥铺名声大振,宾客盈门,而“状元及第粥”也逐渐在广东一带流传开来,成为了今天广东的一道特色小吃。

此人家贫不坠青云志,高中状元后,为粥取名,今成特色名小吃!

从伦文叙的成长历程,他的成功,固然得益于私塾老先生、粥铺老板、总督大人等好心人的帮助扶持,但深层次的原因还是由于他的坚持,正是由于他渴望知识的初心不改,家贫不坠青云志,才打动了这些他生命当中的贵人纷纷对他伸出援手,才有了他的功成名就,这才是伦文叙成功的根本原因。

从伦文叙的成才经历我们也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启示:任何一个人的人生道路,都充满了艰难险阻、荆棘坎坷,不可能是一马平川、毫无牵绊的,而我们想要顺利到达成功的彼岸,贵人扶持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还是自己要能坚守得住那份渴望成功的初心,同时还要为成功豁得出去、付出应有的努力,毕竟,“机会只留给有准备的人”,“没有人能够随随便便成功”!

此人家贫不坠青云志,高中状元后,为粥取名,今成特色名小吃!

如今的“状元及第粥”早已经成为了广式花色粥之一绝,常常被广东一带父母买来(或者亲自做)给孩子,其中饱含了父母对孩子成才成人的美好祝愿!只是,还有多少人能够真正明白“状元及第粥”的来历以及其中的深刻寓意呢?或许,我们只有真正将“状元及第粥”的来龙去脉和深刻寓意搞清楚、弄明白,才能更好地激励自己的孩子奋发向上、锐意进取,同时,也才能将伦文叙家贫不坠青云志的美好品质更好地传承下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