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德雲:新基建、新技術、新消費、新服務將成為險資關注重點

3月26日,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在官微發佈了中國保險資產管理業協會執行副會長兼秘書長曹德雲在人民網主辦的“金臺圓桌·企業對策共商會”的演講全文。

值得關注的是,曹德雲強調,後疫情時期,新基建與新技術、新消費、新服務和醫養健等一同將成為保險資金投資的關注重點。保險資金要充分發揮長資金、大資金、穩資金優勢,通過多種方式積極參與。

曹德雲提到,當前,本次疫情與其對經濟金融市場運行的影響持續在全球蔓延。不可否認,疫情給保險業帶來的短期衝擊是顯而易見的。從負債端看,今年一季度保費規模增長將遇到挑戰,根據銀保監會公佈的數據,今年一月份保費規模同比增長6.84%,較去年同期的24%大幅下降,而2月份的情況將更加困難,這對保險業的現金流和流動性管理都提出了很大的考驗。但也要看到,線上銷售的保險產品仍保持了較快增長。相信這次疫情結束之後,保險市場會快速恢復,特別是涉及到公眾生活質量和風險保障的保險產品,會更加受到市場歡迎和重視而獲得快速發展。

曹德雲還表示,從資產端看,特別是對保險資產管理業而言,則將面臨著短中長期的集合挑戰。一是市場環境不穩定,近期美國、歐洲等主要經濟體資本市場劇烈震盪,國內資本市場雖然總體呈現相對“獨立”的走勢,但隨著境外疫情擴散蔓延,海外市場的波動也在加劇“共振”傳導,短期內股市和債市都將持續面臨震盪行情;二是信用風險上升,企業受疫情衝擊經營困難,進而在一段時期內影響其償債能力,持續考驗行業的風險管理水平;三是市場利率下行加速,並預計將中長期處於低位,債券配置空間收窄,優質項目和資產稀缺,投資收益走低,保險資產配置難度以及潛在利差損和流動性風險加大;四是中後臺業務承受較大挑戰,特別在疫情期間遠程辦公過程中如何保障系統平穩運行以及投資決策等敏感信息安全,對行業IT基礎設施建設與合規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上述挑戰都在考驗著保險資產管理業投資、風控、創新和科技等領域的綜合應對能力。

曹德雲認為,本次疫情帶來的挑戰雖然嚴峻,但相信還將是以短期衝擊為主,我國經濟金融發展中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改變,要對此充滿信心。面對疫情,保險資產管理業要主動作為、化危為機、從長計議,平穩有序地跨越特殊時期。曹德雲從以下六個方面進行了闡述。

一是要繼續充分發揮保險資金特性堅持中長期佈局。保險資金作為金融市場長期資金最大持有者和重要的機構投資者,擁有抗週期、抗波動的天然優勢,這也為自身應對緩釋疫情帶來的衝擊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因此,在當前受疫情影響市場出現短期震盪的特殊時期,全行業更要充分發揮特色專長,始終堅持長期投資和價值投資的理念,辯證長遠地看待當前形勢和趨勢,從中長期視角做好保險資產配置和行業長遠發展規劃,追求符合資金特性的長期、持續、穩定的收益,切實維護好保險資產的安全運行。

二是要精準把握後疫情時期保險資金的投資機遇。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日前召開會議強調,要加大公共衛生服務、應急物資保障領域投入,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注重調動民間投資積極性。有數據顯示,各省近期公佈的重大項目投資計劃總額約37萬億元。後疫情時期,新基建與新技術、新消費、新服務和醫養健等一同將成為保險資金投資的關注重點。保險資金要充分發揮長資金、大資金、穩資金優勢,通過多種方式積極參與,持續加大對國家重點領域支持力度,有效延伸保險投資上下游產業服務鏈條,進一步強化自身發展韌性。

三是要順應政策導向加速提升保險資金運用質效。近期,監管部門持續深化保險資金市場化改革,將允許償付能力充足率較高、資產匹配度較好的保險公司適度提高權益類資產投資比重突破30%上限,發佈保險資管產品管理暫行辦法,允許具備投資能力的保險機構參與國債期貨交易,修訂保險資金投資股權管理辦法取消行業範圍限制、修訂保險資產管理公司管理辦法提升市場化水平等等。在此背景下,保險機構要充分利用好政策空間,運用好資金運用的自主權,優化資產配置比例,豐富投資產品類型,不斷提升風險管理能力和資產管理水平,在降低疫情負面影響、改善投資收益的同時,服務好保險主業、實體經濟、民生建設和資本市場健康可持續發展。

四是要多措並舉應對低利率帶來的風險挑戰。行業首要任務是要抓住保險業經營的核心,做好資產負債匹配管理,要著力控制好負債成本,有效防範利差損風險。同時,要根據市場情況和各公司能力,科學優化權益資產、另類資產和境外資產比例,盡求穩定投資收益。要繼續強化市場風險、流動性風險管理,將風控規則和措施貫穿投前、投中、投後各個環節。此外,在此基礎上,還要提升投資和創新能力,在低利率時期妥善兼顧風險和收益之間的關係,進一步提升低利率環境應對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五是要加速深化金融科技與保險資產管理的融合水平。本次疫情再次凸顯了金融科技的重要性,金融科技實力突出的機構受疫情衝擊相對較小,通過遠程辦公等技術保障逐步恢復運營、開拓市場。因此,同時,要充分結合行業金融科技和大資管業務發展趨勢,找準切入點,精選擁有好技術和好平臺的優秀實踐在行業落地推廣,積極促進行業數據治理以及數據標準和系統標準制定,促進保險資產管理金融科技能力加速提升,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優化體驗、防範風險等領域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

六是要穩妥有序深化保險資產管理體制機制改革。保險資產管理業經過十幾年的改革發展,目前正處在轉型提升的關鍵點上。特別是保險資金投資業務鏈與過去比有了很大變化。要針對當前疫情影響和低利率環境,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研究市場趨勢和行業定位,提升保險資金運用專業化、市場化、國際化和科技化水平。要加大保險資管產品創新力度,特別是要在服務醫養健、服務養老金管理等領域,充分突出行業產品的優勢專長。要強化提升投研能力和風控能力,進一步優化業務配置結構,開拓第三方業務,夯實踐行“長期投資、價值投資、穩健投資、多元投資、責任投資”的理念,全面增強行業持續健康發展的綜合質效。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