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读书笔记

古斯塔夫,勒庞的《乌合之众》是一本精典的社会心理学著作,问世已有一个世纪。初读时还是书生意气的大学时期,对书中的某些观点并没有切实理解,只留下了模糊的印象。近来疫情宅家,闲来无事,偶然发现喜玛拉雅上有这本书的录音,欣然重新听读了一遍。随着年岁经历的增长,对书中精髄论断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在群体的狂欢中,我们眼见的东西未必就是真实的,我们笃信的信念并非源自内心而是群体的需要。


1. 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会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通常愿意抛弃是非,用自己的智商去交换一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

2.群体只会干两种事——锦上添花或落井下石。

3.个人一旦成为群体的一员,他所作所为就不会再承担责任,这时每个人都会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约束的一面。群体追求和相信的从来不是什么真相和理性,而是盲从、残忍、偏执和狂热,只知道简单而极端的感情。

4.在与理性永恒的冲突中,感情从未失过手。

5.有时不真实的东西比真实的东西包含更多的真理。

6.群众没有真正渴求过真理,面对那些不合口味的证据,他们会充耳不闻…凡是能向他们提供幻觉的,都可以很容易地成为他们的主人;凡是让他们幻灭的,都会成为他们的牺牲品。

7.掌握了影响群众想象力的艺术,也就掌握了统治他们的艺术。

8.没有传统,就没有文明;没有对传统的缓慢淘汰,就没有进步。

9.孤立的个人很清楚,在孤身一人时,他不能焚烧宫殿或洗劫商店,即使受到这样做的诱惑,他也很容易抵制这种诱惑。但是在成为群体的一员时,他就会意识到人数赋予他的力量,这足以让他生出杀人劫掠的念头,并且会立刻屈从于这种诱惑。出乎预料的障碍会被狂暴地摧毁。人类的机体的确能够产生大量狂热的激情,因此可以说,愿望受阻的群体所形成的正常状态,也就是这种激愤状态。

10.一个国家为其年轻人所提供的教育,可以让我们看到这个国家未来的样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