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给所有父母:“身教”重于“言传

投稿:[email protected] 郑老师

商务合作:yuqinghao666 于老师(注明合作)

昔孟母,择邻处;

子不学,断机杼。

这是“三字经”里面的一段,相信我们都不陌生。古时候是孩童的启蒙读物,近些年国学渐渐回归,被我们慢慢的重视起来。

我们发现古人们更重视的是“身教”。

孟子是儒家的重要代表人物,我们将他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尊称他为“亚圣”,仅此于“圣人”孔子。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三字经这段讲的就是孟母以自身为例教育孩子的故事的故事。

据说,孟子小时候也很贪玩,经常逃学。有一天,孟子早早放学回到了家,母亲正在屋里织布,看到孟子就问他“你上学是为了什么”。孟子回答“为了自己啊”。孟母听了非常生气,拿出剪刀,剪断了快要织好的布匹。古时候织布多费劲啊,眼看就要好了,却毁于一旦,太可惜了。然后孟母对儿子说“你这样荒废学业,就和我剪断即将织成的布匹一样可惜”。

在我们看来,孟母就只是一个居家妇人,但他用自己织的布为例,给孟子上了一堂生动的教育课。当然孟子也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和培养,成为了当时最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我们相信“人之初,性本善。”

每个孩子都不缺智慧,他们欠缺的是我们对他们的“身教”。

“仓颉造字”之后,人来才有了文字和语言的交流,那在这之前没有文字的时候,人类是靠什么来教育后代的呢?就是“身教”,就是一遍遍的示范和实践,教会他们礼仪、狩猎和生活。

有了文字语言之后,我们似乎渐渐地把“身教抛在脑后了。

我们总是以为,道理我讲给你,你就应该懂并且去执行。事情我讲给你了,你就应该理解并且做好。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孩子不是父母的复制。他们是独立的个体,在他们的年纪不像父母一样懂得人情世故,甚至他们对于好的、坏的意识也很模糊。这个时候需要的是父母亲身教给他们“应该怎么做”、“哪些不能做”。

网上有个故事说,妈妈带小孩到朋友家去玩,小孩顽皮,把可乐全部倒在了朋友家孩子的钢琴琴键上,事后朋友孩子觉得小孩子顽皮,虽然心疼钢琴,但也没打算索赔。没想到孩子的母亲不但不教育而且还袒护,说什么“小孩子,闹着玩呢,他知道什么”。之后朋友的孩子倒也平静了下来,反而封了一个红包给他,这让小男孩沾沾自喜。过了一段时间听说,这小男孩在商场把人家的钢琴用可乐浇了个遍。

孩子固然不能像大人一样什么都懂,但父母的一举一动都影响着孩子的成长、他的行为和价值观的形成。在孩子长大之前陪伴孩子最多的就是父母,教会孩子最多的也是父母,孩子第一个模仿学习的人不是别人,正是自己的父母。如果我们不能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积极的榜样,那就真的是应了一句老话“养而不教”。

父母的理想有一半在自己身上,有一半在孩子身上。“照猫画虎、有样学样”,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正是他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从“无”到“有”的过程,他们会吸收他们所看到的一切和听到的一切,之后去模仿以适应和融入这个世界,这个时候父母和周围人的“身教”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孩子最“好学”的时候,请给他最好的“正能量”,父母的另一半理想就有了实现的最坚实的基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