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心中“千千結”

3月24日16時,陝西首批心理援助醫療隊乘坐的航班降落在西安咸陽國際機場,完成支援武漢抗疫任務的32名心理援助醫療隊隊員踏上了家鄉的土地。

2月24日,32名心理專家出征武漢。29個日日夜夜,他們以血肉之軀護佑武漢患者和一線醫務人員的心靈家園。這支特殊的“心理部隊”火線馳援武漢戰場,與重症醫學、呼吸等領域的專家一起為患者帶去生的希望。

“一臺電腦,幾部電話,幾部手機。我們耐心地傾聽每一位來訪者的訴說,患者和醫務人員打開心結就是我們心理醫療隊最美的期待。”陝西首批心理援助醫療隊領隊、省精神衛生中心黨委書記張傑表示。

拉好“保險絲”

把心理干預工作前置

3月13日,黑龍江一支援湖北醫療隊邀請陝西首批心理援助醫療隊為他們開展一次心理防護的科普講座。醫療隊二組組長蘇豔麗與張傑商量後,決定將科普講座換成體驗式團體輔導。

“阿米巴”“青蛙”“猴子”“人”,所有人都積極參與,玩得很開心,這個遊戲叫“動物進化論”。每一次“進化”過程都充滿挑戰,大家時而緊張,時而開懷大笑。隨後,大家又進行了“心有千千結”的遊戲,遊戲中大家開動腦筋打開各種各樣身體扭曲而成的“結”。遊戲過後,大家熟悉了,也放鬆了。

“大家在工作生活中,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和煩惱,但每個人的反應和應對方式不同,結果自然不同。大家通過各種解壓方式,把負面情緒轉為正面情緒,努力做自己情緒的主人,而不是情緒的奴隸。”蘇豔麗在總結髮言中說。

在武漢的每一天,心理援助醫療隊隊員們都會和醫護人員一起查房。張傑說:“我們不但要接待前來諮詢的人,也要把心理干預工作前置,讓大家能夠在快樂輕鬆的狀態下更好的工作。”

當好“穩壓器”

給心靈建一座溫暖堅固的房子

在雷神山醫院,一位70多歲的新冠肺炎患者讓隊長田玉梅記憶猶新。

“這位阿姨本身患有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被確診新冠肺炎後,病情更加複雜。由於兩種疾病的治療方案不同,治療效果總是不理想,阿姨變得更加緊張焦慮。”田玉梅回憶說,“這種情況屬於明顯的安全感缺失導致的嚴重焦慮情緒。”

對此,田玉梅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通過具體化心理干預方法,澄清她的焦慮點;進行心理健康教育,施加積極正向的心理暗示;給她科學分析現狀,增強治療信心;教她放鬆的心理訓練方法,合理規劃時間,增加運動安排。

“醫護人員不僅治療我的身體,也治癒了我的心。專業的事情交給專業的人處理。我會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好好配合治療。”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心理干預治療,阿姨的情緒有了很大舒緩。

隊員郭娟在日記裡寫下這樣的話:“每個人的心上都有一所房子,裡面有著最柔軟和脆弱的地方。我們要做的,就是為善良的人們心裡重建一座溫暖而更加堅固的房子,保護他們內心的美好,幫助他們在面對困境時,有更多抵禦風雨的能力和希望。”

做好“充電站”

讓一線醫務人員保持“戰鬥力”

“這些日子雖然辛苦,但醫患同心協力與病魔戰鬥的點點滴滴,將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裡。還有不少我們的同仁仍在武漢奮戰,希望他們保護好自己,早日回家。”在機場,剛下飛機的張傑還牽掛著仍然在一線奮戰的醫務人員。

3月3日,武漢淅淅瀝瀝地下起了小雨,整個城市顯得格外安寧與整潔。在醫療隊的催眠放鬆室裡,一場溫暖的對話正在進行。

“你感受一下,陽光是溫暖的嗎?”

“是,照在了我的臉上。”

隊員李奇光正在為一名武昌醫院的醫生進行心理評估和干預。

“當天,我和杜向農醫師分別對4名醫務工作者進行了一對一的心理治療。在建立了信任關係後,他們將自己內心的痛苦、難過、無助和困惑表達了出來。”李奇光說。

在武漢的日子裡,有的醫務人員面對危重症患者逝去,因不能將其救活而感到傷心難過、自責無助;有的醫務人員希望自己能做得更多,卻因體力有限、無法完成預期而感到焦躁心煩;有的醫務人員離家多日,沒能很好地照顧雙親和孩子,看到孩子寫下“爸爸打敗病毒快點回家”等字句時,內心感到愧疚。

心理援助醫療隊就是這些醫務人員的“充電站”,是他們心理休息的港灣。

“感謝你們傳授的減壓辦法,我昨晚總算睡了個好覺!”

“謝謝你讓我從痛苦中走了出來!你辛苦了!”

……

一個個困惑被溫情化解,一句句讚美如花般綻放。醫療隊隊員們根據患者和醫務人員的具體情況,分別予以藥物指導、心理干預和緩解等治療,讓他們逐漸調整過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