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渝兩地再建高鐵一小時達,有哪些連鎖反應?

“ 長三角城市群的成功經驗,就是在軌道上聯通經濟。”


——上海財經大學長三角與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學良


系列② | 成渝兩地再建高鐵一小時達,有哪些連鎖反應?


學習地圖的第一天,第一個非常重要的知識點是中國地圖像一隻昂著頭的大公雞。


成渝地區就在這隻大公雞身體的中心,佔據著相當重要的位置,銜接東西,貫通南北。


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自行設計施工的第一條鐵路就是成渝鐵路,可見成渝地區在中國版圖中的重要性,以及交通在內陸地區發展中的重要性。


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也已經明確表態,交通建設要走在前面。結合長三角的成功經驗,我們今天主要聚焦軌道交通


系列② | 成渝兩地再建高鐵一小時達,有哪些連鎖反應?

成渝城市群綜合交通網框架示意圖


上圖,是2016年《成渝城市群發展規劃》中的綜合交通網框架示意圖。規劃中明確了建設以高速鐵路、城際鐵路和高速公路為骨幹的城際交通網絡,打造核心城市間、核心城市與周邊城市間、相鄰城市間力爭1小時通達的交通圈。同時加快建設蘭渝鐵路、成渝高速鐵路等一系列的城際交通規劃。


這一框架與2016版的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規劃期為 2016-2025 年,遠期展望到 2030 年)大致相符,涉及到成渝和西部地區的線路如下:


1、“八縱”高速鐵路主通道中的蘭(西)廣通道

蘭州(西寧)~成都(重慶)~貴陽~廣州高速鐵路。連接西北、西南、華南地區,貫通蘭西、成渝、 黔中、珠三角等城市群。


2、“八橫”高速鐵路主通道中的沿江通道廈渝通道

前者為上海~南京~合肥~武漢~重慶~成都高速鐵路,包括南京~安慶~九江~武漢~宜昌~重慶、萬州~達州~遂寧~成都高速鐵路(其中成都至遂寧段利用達成鐵路),連接華東、華中、西南地區,貫通長三角、長江中游、成渝等城市群。

後者為廈門~龍巖~贛州~長沙~常德~張家界~黔江~重慶高速鐵路(其中廈門至贛州段利用龍廈鐵路、贛龍鐵路,常德至黔江段利用黔張常鐵路)。連接海峽西岸、中南、 西南地區,貫通海峽西岸、長江中游、成渝等城市群。


3、拓展區域鐵路連接線

西部地區川內規劃有綿陽~遂寧~內江~自貢鐵路線路。


同時,規劃中還要求成渝地區發展城際客運鐵路。


系列② | 成渝兩地再建高鐵一小時達,有哪些連鎖反應?

中長期鐵路網規劃局部放大圖


其他的普速鐵路網等暫且略過不表,這裡有一個重點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

最近宣佈預計年內動工的“成渝中線高鐵”根本就沒出現在現行《中長期鐵路網規劃》中!!!有沒有???!!!有沒有???!!!


並且,這條線路也並沒有出現在2019年3月印發的《四川省加快重點項目建設開展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補短板三年行動實施方案》,當時首提的開工建設項目是成南達萬高鐵;成都市2020年重點項目計劃名單中,也沒有。(不過,2019年底的成都經濟工作會議有提出,力爭將成渝中線高鐵納入新時代鐵路中長期規劃及“十四五”鐵路規劃。)


系列② | 成渝兩地再建高鐵一小時達,有哪些連鎖反應?

《四川省加快重點項目建設開展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補短板三年行動實施方案》中涉及鐵路規劃和建設的內容


實際上,率先報道“成渝中線高鐵年內開工”消息的是重慶媒體,隨後引起四川及成都媒體廣泛轉發。而重慶媒體及政府網站公開的信息顯示,2020年1月,重慶市政府工作報告上,已經明確今年要開工建設成渝中線高鐵。3月2日,重慶市政府確定其為今年新開工市級重大項目之一,正線長98公里,建設工期2020—2025年。


4天后,四川省政府發佈《大力推動基礎設施等重點領域補短板2020年工作方案》。方案中,原計劃2021-2022年開工的成渝中線高鐵、西渝高鐵提前到2020年開工。


僅僅只是跨了個年,成渝中線高鐵就像一個帶著光環而來的優等“插班生”,C位場


此時的成渝中線高鐵,已經不再是一條單純的高鐵,分明就是國家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的決心和推力!!!


01 成渝進入1小時時代


成渝之間目前有3條鐵路——老成渝普速鐵路(時長6h)、成遂渝快速鐵路(時長2h)、成渝高速鐵路(時長1h30m)。


系列② | 成渝兩地再建高鐵一小時達,有哪些連鎖反應?

中長期高鐵網規劃局部放大圖(鐵路網規劃見前圖)


相較於長三角主要城市間的時間距離來看,最短一個半小時的高鐵,對於成渝兩地的經濟提速來說仍顯太慢,太慢。所以中線高鐵的建設意義重大。


另外兩條已經提上日程的高鐵,則是前面提到的渝西高鐵和成南達萬高鐵。


顧名思義,渝西高鐵連通重慶和西安,同時它也是重慶、西安、成都環形高速鐵路通道的一部分。但為什麼要放在川渝內部鐵路組織來講,因為這條線路其實早有規劃,卻因為線路走向問題耽誤多年。


對重慶來講,最佳方案是經過萬州、城口抵達西安,以帶動其東北區域發展,也就是東線方案。不過,如此一來,這條高鐵對成都的意義就將大大削弱,成都自然不樂意了。

成都給出的西線方案是希望能經過達州,以此解決廣安等周邊區縣不通高鐵的歷史,並且給達州帶來巨大的好處。


萬幸的是雙方最終達成了共識,通過聯絡線滿足雙方需求,也算皆大歡喜。


系列② | 成渝兩地再建高鐵一小時達,有哪些連鎖反應?

渝西高鐵走向


成南達萬高鐵則是成都-南充-達州-萬州的高速鐵路的簡稱,它在四川省境內有440公里,在重慶市境內有40公里,預計在2020年6月份的時候破土動工。


目前,川渝兩地的鐵路交通幾乎已經實現了樞紐型城市的全覆蓋,唯一需要解決的就是時速問題了。


比如目前從成都坐火車到達州需要6個小時,而成南達萬通車後,時間將被縮短為1.5小時。


3月11日的川渝兩省市深化交通運輸合作視頻會也透露,目前成渝兩地正與國鐵集團商議,擬對成渝高鐵進行提速改造,在既有成都到重慶最快1小時13分的基礎上,進一步縮短“雙核”間時空距離,實現1小時內到達。


借鑑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的經驗,在一個經濟圈裡,中心城市之間的距離縮短在1小時以內,就能實現圈內城市間的高效連接,畢竟這是發展城市圈非常重要的基礎條件。


02 “西部七星”閃耀中國


說完內部,再來說外部軌道交通,畢竟,這才是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真正的使命所在。


2017年西成高鐵開通,成都和西安兩個旅遊城市之間的時間距離被縮短為不到4小時,兩地都為之興奮。


如今,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的背景下,近鄰貴陽也迅速搭上了這趟車——

從4月10日零時起,全國鐵路將實施第二季度列車運行圖。在新的全國鐵路調圖中,成渝貴跨省環線高鐵,將於調圖當日起開行!


系列② | 成渝兩地再建高鐵一小時達,有哪些連鎖反應?


鐵路12306網站顯示,環線列車全程12個站點,經成渝高鐵、成貴高鐵和渝貴鐵路,沿途停靠重慶、永川、內江、成都、眉山、樂山、宜賓、畢節、貴陽、遵義、綦江等地,全程運行時間8小時4分鐘。


運行新圖後,成渝、渝貴、成貴精品列車也將首次推出,將通過優化列車到發時刻、減少停站數量等方式,在成渝、渝貴、成貴三個區段間,於早、中、晚分別開行精品列車3對,實現成渝1.5小時渝貴2小時成貴3小時的快速交通網絡。


這一舉措,不只是貴州的主動融入,也非常符合成渝城市群帶動川渝周邊地區發展的設想,促進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型。


沿著成渝貴環線,我們將目光往西北和東南兩頭延伸,前面提到的中長期鐵路規劃“八縱八橫”中的

蘭西廣通道(蘭州(西寧)~成都(重慶)~貴陽~廣州高速鐵路)就出現了,這也是成渝地區“溝通西南西北”的主要通道。


系列② | 成渝兩地再建高鐵一小時達,有哪些連鎖反應?


分段來看,蘭西廣通道貴廣高鐵2014年通車,成渝高鐵2015年通車,成貴高鐵2019年12月16日通車,成蘭鐵路之黃勝關~成都段正在修建,西寧~黃勝關段和渝貴高鐵去年底都已經進行了招標,開工時間應該都進入了倒計時。


再加上昆明,“兩橫三縱”城市化戰略格局中,兩橫和一縱的“包昆”通道上,西部地區的樞紐城市就都被高鐵串聯起來,形成“七星聯動”之勢。


(順便嗶嗶一句,作為一名zhi貢鹽幫人,一直眼巴巴盼著蓉昆高鐵成都到自貢段開動。否則擁有川C牌照的自貢,太邊緣化了!!!!直到去年3月,成自宜高鐵成自段開工,自貢鐵路交通不便的歷史也終於要終結了。)


系列② | 成渝兩地再建高鐵一小時達,有哪些連鎖反應?


而成渝兩地,則是這七星當中的雙核,連接西北、西南,可以讓西部地區的優勢資源、技術、人才往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聚集,再通過西部陸海新通道延伸到廣州、南寧,抵達粵港澳大灣區和北部灣


系列② | 成渝兩地再建高鐵一小時達,有哪些連鎖反應?

再看沿江通道(兩條)和廈渝通道


這幾條通道都已經建成通車,從成都到上海13h左右,重慶到廈門12h。儘管它們在成渝範圍內的路線都很短,但它們就像是成渝經濟圈向外探索的觸手。一方面利於成渝承接東部地區的剩餘發展能力,另一方面也能加強西部地區的對外經濟輸出。


系列② | 成渝兩地再建高鐵一小時達,有哪些連鎖反應?


03 高鐵沿線的能量轉換正在發生


通道搭建起來了,真能滿足預期嗎?


有人分別從人口和經濟方面入手,就高鐵線路對沿線三四線城市的影響做過分析,主要是京滬高鐵線路和沿江高鐵。


兩者分別是“八縱”和“八橫”通道之一。京滬高鐵從北京南站至上海虹橋站,縱貫北京、天津、上海三大直轄市和冀魯皖蘇四省,連接京津冀和長江三角洲兩大城市群;沿江通道(南京至成都段)連接了長江上中下游五大都市(南京、合肥、武漢、重慶、成都。


這份研究剔除掉了京滬高鐵和沿江通道沿線大城市和省會城市,選擇了36個三四線城市作為研究對象,研究的角度包括人口、經濟和財政等方面。從數據來看,情況並不樂觀,甚至是有些負面。


系列② | 成渝兩地再建高鐵一小時達,有哪些連鎖反應?


系列② | 成渝兩地再建高鐵一小時達,有哪些連鎖反應?


系列② | 成渝兩地再建高鐵一小時達,有哪些連鎖反應?

(以上數據均來源於:Wind,地方政府統計公報,中泰證券研究所)


數據顯示,不管是京滬高鐵沿線,還是沿江通道沿線,高鐵建成之後,人口向外擴散跡象明顯;GDP在剔除掉宏觀經濟影響之後,超過50%的城市為負增長;公共財政收入也呈現明顯回落的態勢。


這樣看來,高鐵對城市發展弊大於利了?


不然。這個數據統計的是兩條高鐵沿線的三四線城市。毫無疑問,三、四線城市人口、經濟的流向只有一個——發展勢頭強勁,對人才和優質資源具有極大吸附力的一線、二線城市。在過去的數年,主要是東部沿海城市和京津冀地區,以及最近幾年的成渝兩地。


被調查的城市中,重慶潼南、合川、長壽的數據也很能說明問題。(見上圖)


去年11月,京東數科發佈《2019基於京東大數據的中國人口遷移和城鎮化發展研究報告》稱,杭州、成都、重慶、長沙等二線城市人口淨流入強勁,尤其是成都、青島等部分二線城市表現出很強的都市圈效應和對周邊城市的輻射能力。


所以,在“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成為中國經濟增長第四極”已成為國家戰略的當下,川渝地區內部及西部周邊城市的高鐵網絡搭建,將吸引川渝和西部地區的人才和經濟資源向成渝兩地集中,而沿江通道、廈渝通道則將加大優秀人才迴流的力度。


系列② | 成渝兩地再建高鐵一小時達,有哪些連鎖反應?

2019年主要城市人口吸引力TOP10


城市的人口吸引力是衡量一個城市發展潛力的重要指標。百度地圖慧眼發佈的“2019年度全國主要城市人口吸引力榜單”中,深圳、廣州、北京分別位列前三,成都和重慶是西部地區進入TOP10的唯二城市。


而影響人才做出選擇的則是城市的經濟表現和發展空間。在人口吸引力前10強中,除了天津,其他9座城市2019年的GDP均達到萬億級別,重慶和成都分別位列第七和第九,仍是西部唯二。


系列② | 成渝兩地再建高鐵一小時達,有哪些連鎖反應?

2019年萬億GDP城市


先發展帶動後發展,顯然,成渝就是帶動西部地區發展的不二之選。


成渝兩城就像兩臺開足了馬力的發動。現在,他們的動能被包括成渝中線高鐵在內的幾條線路擰成了一股繩,並通過這股繩源源不斷地傳輸給周邊的城市,同時又把他們的能量吸納到自己的能量池當中來。


這個被激活的能量池,將最終轉換成能夠影響中國和世界的中國 “經濟增長第四極” 。


未來五年,世界經濟看中國,中國經濟看成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