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朱彝尊《忆少年·飞花时节》古诗欣赏及解析 涨知识

清代朱彝尊《忆少年·飞花时节》古诗欣赏及解析 涨知识


创作背景:

此词是作者为其真心喜爱并终生不忘的一位恋人(可能是作者妻妹冯寿常)所作,借以表达旧地重游、爱而不见的相思之苦,具体创作时间不详。朱彝尊简介:

朱彝尊(1629~1709),清代诗人、词人、学者、藏书家。字锡鬯,号竹垞,又号驱芳,晚号小长芦钓鱼师,又号金风亭长。汉族,秀水(今浙江嘉兴市)人。康熙十八年(1679)举博学鸿词科,除检讨。二十二年(1683)入直南书房。曾参加纂修《明史》。博通经史,诗与王士祯称南北两大宗。作词风格清丽,为浙西词派的创始者,与陈维崧并称朱陈。精于金石文史,购藏古籍图书不遗余力,为清初著名藏书家之一。


忆少年·飞花时节注释:


飞花时节,垂杨巷陌,东风庭院。重帘尚如昔,但窥(kuī)帘人远。又到了落花纷飞的时节,就在垂杨掩映的街巷,东风吹拂着庭院。重重的帘幕一如往昔,但帘中窥望的人离我已远。忆少年:词牌名,又名“十二时”、“桃花曲”、“陇首山”,双调四十六字,五仄韵。窥帘人远:谓情人不在眼前。窥,窥探。

叶底歌莺(yīng)梁上燕,一声声伴人幽怨。相思了无益,悔当初相见。 浓叶间仍听见黄莺婉转歌唱,梁上依旧有燕语呢喃,一声声都有我的幽怨。相思全都徒然无益,后悔当初与之相见。



朱彝尊的主要作品有:

卖花声·雨花台、桂殿秋·思往事、夏初临·天龙寺是高欢避暑宫旧址、云中至日、一叶落·泪眼注、忆少年·飞花时节、长亭怨慢·雁、霜天晓角·晚次东阿、出居庸关、鸳鸯湖棹歌·一百首选二、解佩令·自题词集、高阳台·桥影流虹、鸳鸯湖棹歌 之五十一、洞仙歌·萧郎归也、鸳鸯湖棹歌 之五十三、斋中读书 其五、金缕曲·初夏、南乡子·斗账杏梁西、洞仙歌·韶光最好、生查子、斋中读书 其十一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