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教育孩子獨立,表現在哪些方面?

成長為最好的自己


在生活中,孩子一天天長大了,隨著孩子的不斷成長,孩子開始有了自我獨立的意識,家長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培養孩子的獨立性。

1.家長培養孩子生活自理的能力。

在孩子小的時候,由於孩子年齡小,沒有能力照顧好自己的生活,孩子的衣、食、住、行等方面,大多數都是由父母幫忙做。

現在孩子長大了,家長就不能再替孩子包辦事情了,生活中的事情,家長指導孩子去做,鍛鍊孩子的生活能力,教育孩子養成生活自理的好習慣。

2.家長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孩子上學以後,開始進入正規的學習,在學習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面對這些疑難問題,家長應鼓勵孩子獨立思考問題,刻苦學習各科文化知識,培養孩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在現代生活中, 有的家長讓孩子上補習班,就是為了提高孩子的學習成績。從短時間看,孩子可能會提高一些成績,但是從長遠看,對孩子的成長不利,因為孩子上補習班,有了學習的依靠,上課不認真聽講,下課到補習班學習,補習班老師輔導完成作業,長期發展下去,會影響孩子自主學習的習慣。

教育孩子養成獨立的習慣,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方面,由於篇幅有限,不能一一列舉,你是如何教育孩子獨立的呢?歡迎大家留言關注。


春光園丁


教育孩子獨立,是教育孩子的重要內容,孩子獨立性強弱,對他的一生都有著重大影響。從以下幾方面談談怎樣教育孩子獨立。

一.從孩子幼小時即做起。孩子兩三歲時,就有了想自己乾的意識。這時就應該順勢引導,教給孩子自己做的方法,從培養孩子自理能力開始,讓孩子具有基本的獨立能力。

二.要激發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要通過舉實例,講道理,親體驗等方法,讓孩子懂得獨立的的好處,克服孩子的依賴性,

讓孩子自己積極主動地要獨立。

三.要隨著孩子的成長,不斷提高對孩子在獨立方面的要求,對孩子在獨立方面的成長進步即時予以鼓勵。讓孩子的獨立形成習慣。

四.要捨得放手讓孩子獨立。家長溺愛,捨不得放手,怕孩子吃苦,自己替代孩子去做,這樣,孩子怎麼能獨立。還有家長信不過孩子,怕孩子出錯搞糟,不給孩子獨立的機會,束縛住孩子的手腳,孩子怎麼能獨立。

總之,要教育孩子獨立,培養孩子獨立能力,就應該鼓勵孩子,支持孩子獨立。放開手腳讓孩子去實踐獨立。束縛住翅膀的雛鷹是飛不上藍天的。





書苑主人


從小培養孩子獨立,具體表現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讓孩子多碰壁,不扶不攙,自行解決。孩子摔跤是常事,大部分家長都是緊張抱住孩子,不斷地埋怨自己的錯,或者拿孩子喜歡吃的零食哄哄,正確做法是家長站在旁邊鼓勵孩子自己爬起來,拍拍身上的土,擦乾眼淚,笑著對家長說:“不痛,我自己可以的。”長大上學的孩子了,有自己的性格了,有內向的孩子,相對來說依賴於家長會更多一些。我身邊有一個十二歲的男孩,因為和同學玩籃球而被搶走,回家後不管不顧地把頭撞家裡的茶几和牆壁,此時站在家裡的媽媽並沒有攔住他,而是轉移其注意力,讓孩子自己停下來講事情的來龍去脈,聽後家長沒有責怪他的同學,而是告訴孩子,“在每個人的成長階段都會遇到這樣或者那樣不如意的事情,你要學會獨立變強大,這點小事都如此過激,以後總有一天離開父母之後需要自己獨自去承擔和麵對。”沒想到,這個孩子住校之後,比任何孩子都獨立:按時上下課,勤快洗衣,不挑食,和宿友關係融洽。至於外向型孩子,從小就有極強的表現欲和獨立性,學校活動樣樣都參加,不需要家長拿意見,處理事情的表現也是極為利索的。

二、家長懶惰些,給孩子一些自控時間和自己做理所能及之事。都說家長越輕快,孩子越懶惰,越不會獨立,的確如此。家長總是擔心孩子含在嘴裡怕化了,捧著手上怕摔了,什麼事情都代勞,完全束縛了孩子那一雙靈活的手。只要孩子會說話會動手了,就要培養孩子自己吃飯、穿衣服、洗收拾自己的碗筷、玩具等,在逐漸成長過程中,週末讓孩子洗自己的衣服、收拾飯桌上所有的碗筷、幫忙洗洗菜打打下手,收拾屋子等等,等有一天,孩子離開家長,他們根本不會需要家長在自己身邊陪伴幫自己做好後勤保障的思想。有一個孩子,因為父母工作很忙,經常出差,下鄉,駐村等等,每年過生日媽媽都不在家,即使小升初,初升高也不在家,這期間,孩子的爸爸除了給孩子做每一頓能熟但並不合口味的飯菜,洗衣服,收拾屋子,寫作業,睡覺等等都沒有人管過,這孩子從住校以來,就表現為完全不同一其他孩子,剛開始住校時,其他同學打電話哭著要回家,嫌棄飯菜不好吃,吃不飽,洗衣服要自己洗等等,這個孩子向來都電聯媽媽,覺得一切非常好。獨立去年見到朋友家5歲的男孩,太懂事了,唱歌跳舞自己開心就來,衣服鞋子自己刷,飯後不用任何人說話搶著收拾碗筷,而且吃飯過程中會告訴大家碗裡不能留下一粒米飯。這孩子即使去遠方的親戚家,也不需要家長的陪伴,交由飛機託管即可。

還有我們都說窮人的孩子早當家,為什麼?因為家長沒時間無暇顧及孩子的一切,孩子自然就學會從小承擔一切,會獨立做好一切。

當然還有很多讓孩子獨立的方法和表現,如讓孩子暑寒假參加各種夏令營和冬令營活動,研學活動等等沒有家長陪同的活動,以上表現可以參考,應該會有所幫助。






安琪學習樂園


一 生活方面的獨立,相信很多人都能回答到這個,我就不需要多說了吧,孩子的獨立可以體現在能不能自己照顧自己這方面。

二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想談一下孩子的學習獨立。這一方面很多家長都會忽略,或者把握不好這個度其實在校學習的時候,我們老師在上課時也需要注意,要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有的時候孩子喜歡遇到問題就去查資料,或者是問同學問老師有問題,其實發問是一個好現象,但是我會告訴孩子們遇到問題,不要首先去求助他人要先經過自己的思考,經過自己思考的答案印象會更加深刻,下一次遇到同樣的問題,你的思路也會越來越寬廣,這個就是孩子在學習方面獨立性的體現。

三 孩子在家學習時,有的家長喜歡全程陪同,孩子遇到問題馬上就告訴孩子答案,其實這樣不是完全可取的。我的建議是家長可以陪孩子學習一段時間,而不是全部的時間,留給孩子自己獨立學習的時間。這樣既可以減輕家長的負擔,也慢慢地培養孩子獨立學習的能力。現在我們的教育,從小學到中學到高中,不管是在學校還是在家裡全部都在家長或者老師的監控之下,所以很多學生到了大學的時候往往不會自己去學習一點,學習的自制力都沒有,其實這個就是孩子在學習方面獨立性的缺失。



薄荷老師


人這一生當中要接受三種教育,即家庭教育,學校教育和社會教育。而對一個孩子最重要的便是人生開始階段的家庭教育。正確的教育孩子,家長需要形成正確的養育觀念,掌握切合的教育方法,合理利用教育資源。

1.先給孩子要樹立自己的事情只有自己做,所有的事情做家長為你做是處於心疼你,這就要從小教育了。

2.小的事情,就可以讓孩子自己做,不能包辦的太多,雖然學習很累,但是做家務也是孩子放鬆的一種狀態,比如說,自己給他自己穿髒的襪子洗下,把自己的房間整理下,幫家裡擇菜啊,其實有時候他也會發現是一種樂趣。但是危險的事情還是不要讓他做。

3.學習上,也要學會獨立,獨立培養他自己完成作業的習慣,這對學習也很有好處的,但是大體還是要給他指導學習的方向的,給他自己一點學習裡面的自主權。


夜月SH


讓孩子獨立,表現的方面就是要先從小事做起,比如洗澡,收拾書包,收拾衣服等身邊的小事開始做起,慢慢的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媽媽不再插手幫他。



海南兩寶媽媽


要讓孩子獨立,首先家長不能一切包辦,要做一個“懶”家長。讓孩子只要不危險的就可以放手做。只有家長放手孩子才能獨立。


娜娜吶吶吶1


生活中能自己完成的事情讓孩子自己去獨立完成。

多給予孩子一些鼓勵以及一些肯定,讓孩子自己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諸葛星辰


經常和孩子講道理,告訴他什麼事情只能靠自己,不要靠父母,


宮廷雅居


先放手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一次不行可以多做幾次,要多鼓勵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