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學榮:這些假歷史,欺騙了多少人的童年

馮學榮:這些假歷史,欺騙了多少人的童年!

馮學榮:這些假歷史,欺騙了多少人的童年

馮學榮,中國最好的人文歷史知識傳播者,著有《日本為什麼侵華》、《中國歷史的側面 II》、《親歷北洋》、《不忍面對的真相》、《隱動力》等暢銷書

馮學榮:這些假歷史,欺騙了多少人的童年

1

我們現代中文,用“大紅大紫”來形容一個娛樂明星的走紅。

然而,大家知不知道,為什麼叫“大紅大紫”?

為什麼不叫“大藍大綠”呢?

答案其實很簡單:

因為紅色和紫色,是古代中國高官服裝的指定顏色。

例如,唐代規定:

三品以上官員,穿紫袍

五品以上官員,穿緋袍

六品以下官員,穿綠袍

紫色和綠色,大家都知道,無須解釋。

那麼,什麼叫“緋色”呢?

答案:緋色,就是深紅色。

從上述規定,我們看到,在古代中國,以唐朝為例:

權力最大的高官,衣服是紫色。

稍微次一點的高官,衣服是緋色,也就是深紅色。

所以說,大紅,大紫,在古代,都是朝廷高級官員衣服的指定顏色。

大紅大紫,就是“大高官”的意思。

在民國時期,“大紅大紫”一詞,用來形容當官當到中央的那些官場紅人。

後來,上海灘娛樂業興起,“大紅大紫”這個詞,從形容官場紅人,逐漸變成了形容娛樂圈的紅人了。

一直沿用到現在。

馮學榮:這些假歷史,欺騙了多少人的童年

明朝古畫,紫色官服的,官位最高,紅色次之,藍綠色再次之

2

我們小時候唸書,學過“自相矛盾”的寓言,說一個賣矛的,說我的矛很鋒利,什麼盾都可以刺穿。一會他又說,我的盾很厲害,什麼矛都擋得住。

於是,有人問他,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結果會怎樣呢?

他啞口無言。

今天我們不妨套用這個故事。

我們知道在中國的歷史上,據說有“尚方寶劍”和“免死金牌”。

尚方寶劍,免死金牌,都是皇帝賜予的。

尚方寶劍可以殺任何人。

但是如果你有免死金牌,則誰都不敢動你。

於是,這就引出了一個有趣的問題:

怎樣用尚方寶劍,去砍殺一個持有免死金牌的大臣?

是不是“自相矛盾”的另一個版本?

大家知不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是:

歷史上不存在真正的免死金牌

首先,我們說說尚方寶劍。

最早的時候,皇室頒發尚方寶劍,並不是賦予你殺任何人的特權,而是一種象徵性質的禮儀。

而在真正的中國歷史上,真正具有先斬後奏大權的尚方寶劍,極其罕見,只在漢朝、明朝等極個別朝代,出現過。

例如在明朝,崇禎皇帝給過袁崇煥一把尚方寶劍,那是因為在戰亂時期,當時沒有電報,通訊不方便,崇禎皇帝為了讓袁崇煥靈活處理戰爭期間的大事,給了他一把。

但是,尚方寶劍其實用起來,需要十分謹慎,皇帝這種人,往往是出爾反爾的,一會說給你放權,你給我殺,你殺了之後,皇帝又說你,殺得不對。

最典型的事例就是,袁崇煥用尚方寶劍殺了毛文龍,崇禎皇帝對這件事有意見,這也是崇禎皇帝后來殺袁崇煥對外公佈的罪狀之一。

而“免死金牌”這個東西呢,則非常不靠譜。

在中國真實的歷史上,從來就沒有“免死金牌”這回事。

沒有任何一塊金牌,叫做“免死金牌”。

在真實的中國歷史上,許多朝代的皇帝,給自己的功臣,頒發過一種叫做“丹書鐵券”的東西,類似於今天從西方傳來的“勳章”。

但是,丹書鐵券(勳章),並不等同於免死金牌。

沒有免死金牌這回事。

所謂免死金牌,都是民間訛傳的,還有野史、小說捏造的,是誇張、藝術加工的產物。

舉個例子,朱元璋打天下的時候,有個叫胡惟庸的人,是跟著朱元璋南征北戰的功臣,明朝建立之後,朱元璋曾經給過胡惟庸一塊“丹書鐵券”,上面有“免罪”兩個字。

雖然算不上免死金牌,但是免罪金牌,是可以算得上的。

可是,後來朱元璋因故對胡惟庸不滿,還是下令,將胡惟庸殺了。

之前的“免罪”勳章,其實也是沒用的。

還有一個例子,唐朝開國皇帝李淵,也曾經給開國功臣劉文靜,發過一塊“丹書鐵券”,表彰劉文靜的功勳,但是,後來李淵對劉文靜不滿,也殺了劉文靜。

所以說,關於免死金牌,以下兩點,才是歷史的真相:

真相一、中國歷史上沒有“免死金牌”這回事。

真相二、中國歷史上有“丹書鐵券”這一類的金屬勳章,部分鐵券有“免罪”、“若犯死罪免爾本身一次”字樣,但是,沒有用,由於皇帝不崇尚契約精神,皇帝頒發丹書鐵券之後,往往說話不算數,要殺你的,最終也都殺了,“丹書鐵券”在歷史上,並沒有真正發揮“免死”功能。

馮學榮:這些假歷史,欺騙了多少人的童年

博物館中的這個丹書鐵券內含“若犯死罪免爾本身一次”字樣,但是此券主人一生平安是因為他沒犯死罪,若得罪了皇帝,皇帝要殺你,這個鐵券,其實皇帝是不認賬的,任何專制統治者,都不可能作繭自縛、做出限制自己皇權的行為

3

大家都知道西門慶。

西門慶,是小說《金瓶梅》、《水滸傳》裡面的人物,是個虛構的人物。

也就是說,中國歷史上,沒有西門慶這個人。

但是,西門慶雖然沒有,“西門”這個姓,確實有的。

例如,西門豹,就是一個真實的歷史人物。

請問“西門”這個姓,是什麼來由?

答案是這樣的:

春秋時期,鄭國有一個大夫,居住於城的西門,其子孫,於是以“西門”為姓。

還有“東郭先生”,大家還記得不?

“東郭”這個姓,又是什麼來歷呢?

郭,就是“外城牆”的意思。

東郭,就是城外的東邊。

事情原來是這樣的:

齊桓公的子孫後代,居住在城郭外,其中,住在東邊城郭的子孫,被稱為“東郭大夫”。

“東郭大夫”的後人,就以“東郭”為姓。

4

我們知道,現在中國內地排名前三的一線城市,是北上深。

北京,上海,深圳

對不起,廣州的朋友,現在已經沒有“北上廣”了。

時代變了。

現在的中國,是“北上深”的天下了。

多有得罪了,廣州的朋友。

那麼,問大家一個有意思的問題:

在民國時期,中國排名前三的大城市,又是哪些呢?

答案是:

上海、天津、武漢

簡稱“滬津漢”。

現在是“北上深”,民國是“滬津漢”。

在民國時期,上海是當仁不讓的中國第一大城市。

在當時,上海的GDP,佔了全國GDP的66%,百分之六十六,非常霸道。

當時的上海,也是赫赫有名的遠東第一國際大都市。

民國第二大城市呢,是天津。

民國時期的天津,是北方最大的金融商貿中心,也是當時亞洲第二大城市。

這個,主要跟天津的位置有關。

天津靠近北京,而且靠海,方便交通。

當時的天津,集中了整個北方高官、富豪、貴族子孫的財富。

民國第三大城市,則是武漢。

民國時期的武漢,享有長江通航的便利,又是“九省通衢”,鐵路、水路、公路,路路暢通,客商雲集,貨如輪轉,也是一個非常繁華的大都市。

解放之後,天津、武漢,都跌出了中國前三名大城市的排名。

滄海桑田。

就好像在過去的10年裡,廣州因為發展滯後,跌出了中國大城市的前三名,是同一個道理。

世界上,沒有永恆不變的事物。

一切,都在發展變化當中。

上海會不會衰落?廣州能不能重回中國大城市的前三名?

天知道。

我們要懂得的道理是:你要做好任何事物“都會變”的準備。

馮學榮:這些假歷史,欺騙了多少人的童年

民國時期天津舊影,天津是民國時期中國第二大城市,是中國北方的商貿中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