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报国”的岳飞 以及 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

“精忠报国”的岳飞 以及 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

“精忠报国”的岳飞

“精忠报国”的岳飞 以及 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

岳飞(公元1103—1142年)出生于河南省汤阴县一个贫苦农家。据说岳飞呱呱坠地的那天傍晚,刚巧一只大鸟从屋顶上飞鸣而过。

父亲岳和便给他取名叫“飞”,字“鹏举”。

岳飞青年时代,是在国家内忧外患之中度过的。宋朝统治者纵情享乐;长期生息在我国东北的女真族勃然兴起,建立了金政权。1127年金攻陷宋都城汴京,北宋宣告灭亡。这一年,岳飞正好24岁。这个饱读兵书、谙熟武艺、身强力壮的年轻人,盼望有一天能够投身疆场,为国家报仇雪耻。

当招募“敢战士”的消息传来时,他报名参军。就在他走上战场的前夕,深明大义的母亲,特意在他背上刺下“精忠报国”四个大字,嘱咐他一生一世都要为国家和民族的利益而奋勇杀敌,决不吝惜自己的生命。岳飞参军后,一直坚持战斗抗金的最前线,为挽救民族的危亡而英勇杀敌。

他率领的“岳家军”不畏强敌,独当一面,先后六次与金兵交锋,均获全胜,“岳家军”声威大震。而赵构却重用宠臣主和派代表黄潜善、汪伯彦等人。为了拯救沦陷在敌占军的苦难同胞,把敌人驱逐出境,岳飞不顾自己位卑言轻,上书给皇帝赵构,坚决反对继续向南逃跑,力谏赵构返回汴京,亲率六军北渡黄河,这样将帅一心,一定可以收复中原。

“精忠报国”的岳飞 以及 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

这道奏书进呈后,触怒了赵构和黄、汪这些妥协投降派。他们以“小臣越职,非所宜言”的罪名,把岳飞的官职革掉了。闲居三个月后,岳飞难以压抑心中报效国家的强烈意愿,投奔河北路招抚使张所。岳飞慷慨陈词,决心以身许国,消灭敌人,恢复故土,以报答父老乡亲。

“精忠报国”的岳飞 以及 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

从此,岳飞又转战在抗金的战场上,而且越战越勇,“岳家军”的旗帜成了抗金力量的象征。金兵统帅不得不惊讶:“ 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精忠报国”的岳飞 以及 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

首都国学 爱国专栏 闫艺豪主编

果雪儿中医药文化启蒙幼儿园国学教育团队,送祝福,您我他,全家福

果子小雪

全心全意

家里家外

幸福永驻

“精忠报国”的岳飞 以及 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

谭嗣同:忧天下的爱国精神

人物

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中国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维新派人士。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为“戊戌六君子”之一。

前言

谭嗣同的曾侄孙谭志宏、玄孙谭士恺说,谭嗣同心忧天下的爱国精神、“我自横刀向天笑”的牺牲精神、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以及开放包容的治学精神,是谭家代代相传的家风家训。

家风

谭嗣同,父亲谭继洵是科举正途出身的官僚,官至湖北巡抚。谭嗣同在姐弟中排行第五,最小。他12岁时,他的母亲、二姐和大哥染上瘟疫,在五天内先后死去。谭嗣同也被传染,昏死三天才苏醒。他父亲为此给他取个"复生"的别号。谭嗣同从5岁起开始读"四书五经",学习作诗填词。少年的谭嗣同聪慧异常,胆识过人,写得一手好文章。从20岁起,历时十年,谭嗣同驰骋西北高原,漫游祖国河山,足迹遍及大江南北、黄河上下,合计路程达八万余里,照谭嗣同自己的说法,是"堪绕地球一周"。

百日维新

甲午年谭嗣同正好30岁,他写了《三十自纪》一文,规划出全面改革中国的方案,还准备全力以赴将此付诸实施。

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开始"百日维新"。为了加快推行变法,壮大维新派阵营,光绪皇帝决定起用一些新人来推行变法。于是,在宣布变法的第二天,下令湖广总督张之洞、湖南巡抚陈宝箴束送黄遵宪、谭嗣同上北京,准备接受授予的新职。慈禧发动政变,将光绪帝囚禁于中南海瀛台,并假借光绪帝的名义,请慈禧"训政"。慈禧重掌清廷大权,废除新政,戊戌变法就这样失败了。

慈禧下令不经任何审讯,将谭嗣同等六人斩决。清廷刑部官吏将嗣同等六人提出监狱,从西门出。刘光第等昂首不跪,谭嗣同更是高声指责,场景十分壮烈。

下午三点半钟,谭嗣同等六人被押进刑场。成千上万的人哭泣着为他们送行。有友人为刘光第等送来西鹤年堂药店的鹤顶血,要他们服下,立即昏迷,可以减轻就刑时痛苦。刘光第推开说:"读书数十年,到今天才有用了,拿去。"谭嗣同则悲歌绝命诗: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谭嗣同等六人被杀后,清政府还残暴地下令将六人的头颅悬挂在刑场上示众三天,莽苍苍斋的义仆刘凤池于当日午冒险将谭嗣同的无头尸体运回浏阳会馆,以自己的全部积蓄六十两银子购棺装殓。三天以后,刘凤池又将谭的头颅找回,请人缝合尸首,暂时安葬。第二年,刘凤池又护送谭的棺木回湖南浏阳城外石山下,正式安葬。谭墓前的华表上刻着一副对联:

亘古不灭,片石苍茫立天地

一峦挺秀,群山奔趋若波涛

谭嗣同年迈的父亲谭继绚果然因谭嗣同的保护,没有受到更大的迫害,仅被革职回浏阳老家。他因儿子的壮烈就义,思想也受到很大的触动。他对哀哀啼哭的谭嗣同夫人说:“儿呀,不要悲伤,今后在历史上留下名字的,不是我这个曾当过巡抚的老父亲,而是你那为改革献身的丈夫!”

救济学生

1.曾侄孙成立基金会扶助贫困学子。

2.“谭嗣同作为湖湘文化的代表人物,不仅是浏阳、长沙、湖南的谭嗣同,更是全国的谭嗣同。他为追求真理不惜舍生取义的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谭志宏表示,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谭嗣同爱国主义精神,推动对谭嗣同和湖湘文化的研究,他在2013年牵头成立了谭嗣同爱国公益基金会。“‘敢为人先、心忧天下’是谭嗣同一生的写照,也是我们后人应该学习继承的宝贵品质。”谭志宏说,基金会对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关爱扶助,对社会爱国公益事业提供支持。

核心精神

我们会发现谭嗣同的精神可以概括为:爱国主义精神和民主主义精神。谭嗣同的后人为人低调,帮助贫困学生,将自己投身在社会里最实事。

谭嗣同是知识分子的楷模,既有传统知识分子的理想抱负,有不受到西方思想是熏陶,追求民主。一生都赴汤蹈火,为信仰而死,可歌可泣。

“精忠报国”的岳飞 以及 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

资料选择:搜狐id:旧事沧桑

旧事家风:谭嗣同心忧天下爱国精神的家风家训 一文

“精忠报国”的岳飞 以及 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谭嗣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