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的“齐谐”和《列子》中的“夷坚”是同一个东西吗?它们分别是什么,有啥依据?

加油奥利给干它就完了


《庄子》的“齐谐”和《列子》中的“夷坚”是同一个东西吗?很高兴回答题主这一问题。

《庄子·逍遥游》上说:“齐谐者,志怪者也。”初唐道士成玄英解释《庄子·逍遥游》时说齐谐:“姓齐,名谐,人姓名也。亦言书名也。”意思是齐谐,既是人的名字,有一本书的名字也叫《齐谐》。

至于《齐谐》这本书,它是一本古代先秦神话集。属于记载奇闻逸事的志怪书籍。《庄子·逍遥游》提到:“齐谐者,志怪者也。”另有刘宋时期《齐谐记》。庄子说《齐谐》是一本书,是一本记录奇闻异事的书。“志”就是记、记录的意思。南怀谨师在《庄子讲话》中也说《齐谐》是类似《山海经》之类的古代方志书。

历代学者注释庄子与列子时,都没有把“夷坚”与“齐谐”联系在一起。其实,两者为同一人名。其依据一是:一,所叙内容是同一传闻,都是天池中的大鱼和大鸟。只不过《庄子》讲了鱼化为鸟的情节。二,是讲述的人相同。《列子》说是“殷汤问于夏革”,《庄子》说是殷汤向棘询问。郭庆藩早已论证:“革,棘古同声通用。”夏革和棘其实是一个人。








斯夫


《庄子》的“齐谐”和《列子》的“夷坚”所指非一,“齐谐”是书名,而“夷坚”是人名,这个从原著文章里可以得之,如下:

《庄子·逍遥游》曰“《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列子·汤问》曰“世岂知有此物哉?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

此二者的共同点在于,都对“鲲”和“鹏”这两种上古时代神奇和神秘大鱼大鸟的记载和记录。

《齐谐》作为志怪奇书,内容以记载神奇怪异的事和物为主,但今已荡遗无存。

“夷坚”作为一个人物,经《列子》中所述后,被人们认为是奇书《山海经》的作者,但今人推断,《山海经》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之力,乃是从战国中后期至汉初中叶,由楚国和巴蜀一带人所作而流传,直到西汉刘向、刘歆父子而成书。

试为解答,希望有用。











小刺猬的吉他声


庄子《齐谐》。《齐谐》是齐国人记载的笔记小说,《齐谐》是专门记录古代那些神奇的事情,等于我们现在看的《山海经》。《谐》之言曰:鹏之徒於南冥也,阎跃鹏之徒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齐谐》书上是这样讲的,大鹏鸟要到南极去时,两个翅膀翼展开来。海水就飞上3000里高空去了。然后乘着风,一下冲到了9万里的高空。

《夷坚》是文言志怪集,作者是南宋的洪迈,书名出自《列子汤问》,《山海经》为大禹行而见之,伯益知而名之,夷坚闻而志之,大意是指,《山海经》中的故事。是大禹看到的。伯益取的名,夷坚听说后记载下来了。可见洪迈是以夷坚自谓。将其书比作《山海经》。

因此,庄子的《齐谐》,列子的《夷坚》大同于《山海经》。


雨谦国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