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戰新冠的中燃鐵軍

去年臘月二十九日22時許,身處西北一線慰問員工的中國燃氣控股有限公司集團總裁劉明輝獲悉武漢封城的消息。預感告訴他,這是一場災難,百年不遇的大災難。集團員工的情緒是否穩定?全國3000多萬燃氣用戶的供應如何保障?湖北境內69家項目公司5500多名員工是否安全?危難時刻,中燃人如何面對這場疫災大考?

滄海橫流盡顯英雄本色!“大災面前,為確保燃氣的應急保供,中燃人必須做到讓用戶安心,讓政府放心!”當天晚上,集團總裁劉明輝向旗下1300多家公司發出了緊急動員。大多正在休假的中燃員工紛紛響應,主動請戰一線。隨即,數萬鐵軍緊急逆行返崗,為疫情期間的燃氣供應鑄就了一道堅不可摧的保供網。

大手筆 兵貴神速

“立即啟動應急機制。”“立即成立抗疫保供領導小組,我任組長。”“立即依網建群,總部各部門、各區域經管層入群,作為集團指揮中心,統一組織全集團抗疫保供行動。”“各級經管層取消休假,大年初一晚6點前返回指揮崗位。”“加強崗位值班,由單人值班變為雙人值班。”央視新聞尚未結束,劉明輝就在總裁辦微信群裡開始了一連串的指揮部署。不到1小時,劉明輝通過手機發出了幾十條指令。

“建群完畢,80人入群,遠程指揮平臺開通,集團應急指揮中心開始運轉,各級各部門應急機制正在啟動,各區域依網建群,指揮中心正在陸續開設。”除夕夜,春晚電視上,鐘聲敲響,企劃部總經理在微信上如此報告。

天還沒亮,各部門按照應急預案修改完善後的12道公文、指令,通過OA系統、微信群等渠道陸續下發各級:《關於進一步做好疫情防控的補充通知》細化了工作要求,明確了各級職責;《疫情分級響應實施細則》明確了分級啟動疫情防控預案的標準、條件和不同要求;更新版的《遠程辦公操作指引》指導各級開通非常時期的網絡指揮平臺;《關於立即展開管控風險梳理的通知》明確了疫情期間的風險管控重點及措施。

大年初一,凌晨6點,一系列神操作之後,九大區域陸續報告,全集團1300多家項目公司,全部由節日狀態進入應急狀態。

除夕夜 大軍集結

臘月三十這天,集團各級經管層和幾千名員工,接到單位停止休假、按時返崗的通知。指令一下,使命必達,這是中燃的一貫傳統。接到通知後,人不分男女,地不分南北,所有人義無反顧,向著自己的崗位,開始了除夕夜的逆行集結。

家住臨汾的員工高偉,正和家人一道吃年夜飯,接到公司電話後,第二天一早,驅車70餘公里來到曲沃中燃,投入到緊張的工作中。

中燃LNG華北運輸隊的呂永強、姚寶芳夫婦,原豔軍、高豔萍夫婦,平志軍、王玉芬夫婦,原本都已買好車票,準備大年初一回家,除夕接到通知後,他們毅然退票留在崗位值守。

截至大年初一晚上,接到停止休假的命令後,分佈於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幾百個縣市的休假員工,除身處疫區無法返崗的以外,90%以上如期回到自己崗位上認真履職。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結束的一場抗疫保供大戰,就此拉開序幕。

藍焰火 溫馨萬家

面對疫情威脅和“硬核”管控措施帶來的保供難題,劉明輝明確提出:“抗疫鬥爭成敗關乎民族興衰,國家興盛企業才能發展,這是一場不能輸的戰鬥。”“企業再難,也決不能把困難推向社會,決不能把困難推向用戶,決不能把困難推向政府。”國難當頭,這是中燃企業家的認知,更是中燃企業家的擔當!

封城初期,困難集中在武漢。中燃集團所屬武煤百江公司,是武漢市城區少數堅持不停業的公司。由於其他20多家同類企業多數停擺,這家公司承擔著為武漢全市LPG家庭用戶供氣的任務。

疫情突如其來,防護用品一時緊缺。武漢城區的200多名送氣工,因陋就簡,頭戴塑料袋,身穿雨衣,風雨兼程,隨叫隨到,穿梭在江城的大街小巷,把用戶急需的煤氣罐送到家。武漢交通停運的第二天,他們把4000多罐瓶裝氣,按時送到用戶家中。

疫情暴發以來,258名員工守護著遍佈武漢的41座供氣站,為過往的車輛加氣保供。總經理張良鵬在1名員工確診、3名員工隔離的情況下,不畏險途,一直堅守崗位連續奮戰。武漢應急指揮部一聲令下:“供氣雷神山醫院!”面對劉明輝總裁的擔憂,從他口中蹦出八個字:“劉總放心,我能頂住!”

1月23日,武漢市防疫指揮部請求支援,武煤百江應急突擊隊12人、10臺套危運貨車,列編政府應急力量按時報到,遂行戰備值班。

危難之際,中燃在堅持!戰疫保供,中燃在行動!他們放棄與家人團圓,放棄遠離病毒的機會,一起選擇留下來,與江城百姓共克時艱。疫情肆虐,中燃的幹部員工,不顧自己安危,守護著一座城市的溫暖。

疫情持續蔓延,湖北之外,各省市自治區相繼提高防控等級。各種“硬核”管控措施之下,人員難以出門,車輛禁止通行,中燃集團分佈在全國200多個城市的幾百萬LNG、LPG、CNG用戶,正常供氣面臨危機。

集團旗下宏大貿易公司,是全國最大的LNG運營商之一。公司163臺危運車輛都掛湖北車牌,平時分駐在全國各地的各運輸分隊,儘管半年多沒去過湖北,但掛著湖北車牌,到處受阻。為保用戶需求,公司全部停運自有車輛,高價租用第三方物流維持供應。本來就因國際市場價格波動經營困難,這次雪上加霜,每天損失達25萬元,50天下來,累計損失1000多萬元,財年內員工的效益工資全沒了。面對公司總經理齊亞龍上報的情況,集團執行總裁黃勇語氣堅定:“疫情管控措施再嚴,中燃服務標準不能降低,燃氣供應,一戶不能斷,賠錢,也得幹!”

武漢封城後,陸路不通,居民液化石油氣(LPG)存量消耗殆盡,雷神山、火神山、方艙醫院用氣告急。中燃集團挺身而出,從國外競購優質液化石油氣,打通疫情期間燃氣援鄂唯一水上生命線。一個多月來,5200噸進口液化氣逆流而上馳援武漢。

疫情管控期間,分佈在全國各地的600多座加氣站,除政府嚴令暫時關閉的20多座以外,全部正常營業,員工克服通勤困難,自帶乾糧,晝夜值班,隨時為來往的抗疫車輛提供加氣服務。

大考中 彰顯擔當

疫情就是命令,保供是中燃人的天職。疫情管控50天,中燃集團向政府、向社會、向用戶,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中燃集團的巡線工夜以繼日,面對疫情威脅,冒雨踏雪,精心安檢,及時處置上百次險情,分佈在30個省市自治區的35萬公里燃氣管道,安然無恙。

中燃集團LPG事業部,5500多名員工,穿戴著簡陋的防護用品,穿梭在幾百個城市的大街小巷,把70多萬罐瓶裝液化氣,送到50多萬用戶的家門口。

中燃集團高價僱用LNG危運車隊,把14萬噸、2億多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氣送達用戶。

中燃集團履行承諾,為總計3600萬居民用戶、30多萬個工商服用戶,提供優質保障,如期做到了一戶不斷供,一刻不斷供。

大疫面前,中燃鐵軍身著藍焰工裝,組成一道美麗的風景線,裝點著祖國的大好河山。(王 志 晨 曦 申成勇)


決戰新冠的中燃鐵軍

中燃集團黨員骨幹抗疫保供宣誓林川傑 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