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象圈创始人王向阳:建议创业者一定要狠


专访象圈创始人王向阳:建议创业者一定要狠

图|大象互联网圈创始人王向阳

从深圳到上海,最后又兜兜转转回到家乡郑州,王向阳的工作轨迹与很多人相似,为梦想背井离乡,因现实重回故里。

传统行业出身的王向阳,回到郑州后开始接触互联网项目,并找到一家做o2o的公司,帮助梳理产品线。一个月后,产品线梳理完了,他也被辞退了。

第二家公司因战略转型,又找错了项目负责人,最后以失败告终。王向阳也从该公司辞职,决定自己单干。

2016年7月,王向阳联合像他一样的返乡人员,举办了第一场沙龙活动,这也是大象互联网圈的雏形。

在接受河南创业圈记者采访时,王向阳坦言,创业至今,有过高光时刻,也有过低谷时期,最黑暗的日子里,甚至产生过轻生的念头。

如今大象互联网圈正处于又一个关键转型期,但没有完全成功前,他不打算过多透露项目情况,反而更想聊一聊曾经遇到得坑、踩过得雷以及创业以来的一些切身体会和感悟.

以下内容根据王向阳采访实录整理编辑。


01切忌用短期思维做中长期项目


专访象圈创始人王向阳:建议创业者一定要狠

2014年-2016年间,移动互联网全面爆发,互联网项目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o2o更是成了互联网人的口头禅。我也瞄准风口,开始做o2o项目。但现在看来,这种模式只有美团、滴滴以及河南本地企业UU跑腿做得比较成功。

原因是它们打通了售卖方、需求方、服务方以及付费方整个链条,大大降低了运营成本。

早期o2o模式大都是自营,采用补贴战术,导致客单价很低,成本却很高,无法实现盈利。短期或许可以促活,但中长期就会死掉。

比如同做生鲜的莲菜网和菜篮网,前者至今发展良好,后者却没能存活下来。主要原因是菜篮网选择自建供应链这种重模式,没把供应和配送放给第三方,导致成本高昂,难以维系。而莲菜网、美团、滴滴、UU跑腿等成功的o2o项目,都选择跟第三方合作,共担风险,共同盈利。


02相信自己而非资本

对于初创企业,我之前认为团队很重要,但现在认为盈利模型和数据更重要。

很多创业者都很有想法,项目也很好,但他们总是试图通过描绘自己的运营模式和市场前景来说服投资者拿融资,如果融不到,项目就会因为资金链断裂而骤然死掉。

这些创业者其实都进入了一个认知误区,认为资本更看中项目未来发展,而不是短期收益。实则不然。投资人或投资机构更看中项目的盈利模型和数据,尤其在当前环境下,如果资金不能快速回拢,他们根本不会选择投资。现阶段,也不能相信资本,即使签了协议,资金也不一定到账。

我听过一个企业文化,之前不是很认同,现在却非常认可:做企业,你一定要盈利,有了盈利才能养活大家,有了盈利才能让企业发展下去,才能让产品做得更好,才能提供更好的服务。

资本是锦上添花而非雪中送碳,靠资本输血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只有具备自身造血功能,才能真正保证活下去。


03创业者一定要“狠”


专访象圈创始人王向阳:建议创业者一定要狠

无论面对合伙人还是团队成员,只要觉得不合适,千万不要顾及情面,一定要及时止损,不然整个项目都有可能死掉。

创业本就是一件很残酷的事,市场更是瞬息万变,如果跟不上发展节奏,只能面临淘汰。

我之前就是太优柔寡断,在某些关键节点,没处理好与合伙人的分歧,导致融资终止,项目也陷入发展瓶颈。

很多公司发展处于停滞状态,原因就是人才的停滞。一个企业飞速发展过程中,如果不淘汰思维定性的人,很难继续走下去。


04慎在郑州做互联网项目

专访象圈创始人王向阳:建议创业者一定要狠

小而美的项目可以在郑州很好得存活和发展,但互联网项目要做规模,而郑州目前的商业环境显然并不适合。

郑州早期产业以商贸为主,生产为辅,又因地处内陆,信息相对一线城市比较闭塞,对互联网知识接触不多理解也不深刻,直到现在,仍然有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产品经理,对于运营知识还停留在搜索引擎优化,更遑论自建用户和运营体系。

郑州不缺产业不缺项目,但运营人才极度匮乏,即使从北上广深挖人回来,也会因为市场教育成本过高而遭遇人才返流。

资本也不看好河南项目。很多一线投资人听到是河南项目就打退堂鼓,更有甚者直接终止合作。

究其原因还是市场需要教育,用户认知有待提升。

专访象圈创始人王向阳:建议创业者一定要狠

大象互联网圈LOGO

以我们的知识付费项目为例,郑州的用户仅有20%的付费率,而一线用户付费率则高达80%。用户对服务行业不认可,不愿付费,就没办法实现营收,创业者和优秀的运营人才自然会舍弃这个市场。不赚钱的项目,投资机构当然也不会介入。这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优质的用户群体,至少现阶段,还是在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我们去年也开始进行战略转移,保留河南市场的同时,开始全国化。品牌名也由大象互联网圈改为象圈。

专访象圈创始人王向阳:建议创业者一定要狠

象圈


05打造体系,构建生态

创业者并非做好一个盈利模型就可以了,必须围绕商业模式搭建一整套的体系,包括产品运营、市场运营等,还要明确合伙人职责,做好团队建设和管理,然后深挖产品线和业务线,创造营收。

我之前因为不懂合伙人管理,痛失融资机会;因为缺乏完备的产品体系和商务体系,被客户压榨占便宜;因为没有深刻认知商业体系,项目发展频频受挫。

过去一年可以说是我涅槃重生的一年。在经历过至暗时刻后,我开始看书,对商业模式、企业管理、合伙人制度有了更深的理解。也遇到很多贵人,为我指点迷津,帮我理清发展思路。特别感谢咿啦看书的创始人任晖任总,在我最艰难的时候用一句话点醒了我:创业要看行业,更要看产品体系。

创业的过程,也是不断自我成长和优化的过程。2019我深度认知了整个商业体系和团队管理,2020年,我会以新的品牌、新的产品线,新的运营团队,开启新的征程。


06给所有创业者的三条建议

1、建立一个可持续盈利的模型,活下去。

2、建立核心壁垒才能取胜。

3、做一个体系和生态,把产品数据化,做异业合作,卖自己的数据,做大规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