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让他面壁思过,他站了一小时也不肯认错,这孩子怎么这么倔?

晚上我一人在小区里散步透气,原本安静的夜空,突然传来惊天的嚎哭,走了好一会儿,声音越来越大,就是不见人影。

终于,在垃圾桶边的地上,看到那一声声“夺命哭”的主儿——

一个三岁小孩,哭的稀里哗啦,惊天动地,委屈极了!

我让他面壁思过,他站了一小时也不肯认错,这孩子怎么这么倔?

我不解地望着站在孩子旁边的女人,谁惹了这个小冤家?

她好像看出了我的疑问,哭笑不得地解释:

这娃倔得很,非要我把扔到垃圾桶的垃圾捡回来,他要自己扔,

垃圾桶这么深,这也没法捡啊!

我让他面壁思过,他站了一小时也不肯认错,这孩子怎么这么倔?

听到这番话,我无奈地笑了一下,又是个“倔”小孩。

我就是被我家那个“倔”孩子气得脑瓜疼,不得不“离家出走”。

下午上网课,他上课不专心,和同学聊天,我说了他几句,谁承想他比我还厉害。

我简直要气炸了:

"你就站这,面壁思过。

什么时候想清楚了,什么时候过来给我认错。"

说完我气鼓鼓地回到卧室等他过来给我认错,想着再乘机教训他一顿。

可左等右等不来。一个小时过去了,始终没有动静。

这是怎么了?怎么还不过来认错,难道睡着啦?

这站着能睡着也太牛掰了!

实在忍不住我回到客厅,

这家伙居然笔直地站在那里,一动不动就像一尊雕塑。

闭着眼睛,一脸英勇就义视死如归的样子。

好像誓死要跟我杠到底。

我让他面壁思过,他站了一小时也不肯认错,这孩子怎么这么倔?

你怎么这么倔?跟谁学的?

儿子翻着白眼:

当然是你。你从来都没觉得错过。

即使错了,也绝对不会认错,说来说去错的总是我!

我楞住了,

我要出去走一走,静一静,

不然可能会被气晕。

我让他面壁思过,他站了一小时也不肯认错,这孩子怎么这么倔?

我哪里倔了,我只是比较固执。

天冷了,我会让儿子穿秋裤,无论他有多不愿意。

书桌乱了,我会唠叨他整理干净,不然我会百爪挠心。

考试成绩必须名列前茅,否则我会寝食难安。

当与儿子意见不一时,我会坚持让儿子听我的。因为我才是那个经验丰富能看清现实真相的大人。

撇开与儿子的相处,遭遇他人的不同意见时,往往也是非常容易倔犟地一条道走到黑。

即使勉强改变,心底深处也并不赞同。

我让他面壁思过,他站了一小时也不肯认错,这孩子怎么这么倔?

仔细一列举,我好像真的有些倔!

那我是跟谁学的?

我想起我家的老佛爷。

老妈可是倔中之倔,无人可敌。

她会逼着孙子吃他不喜欢的鱼和青菜;

她强迫孙子洗澡,洗头,理发;

她起床,全家就得起,她睡,全家就得睡;

晚上一定要关灯,不能浪费电;

吃饭一定要颗粒无剩,不然不能下桌;

遇到意见不一致的地方,最好听她的,因为她也不会听别人的;

她老人家好像从来都没错过,即使错了也总能找到理由证明不是她的错;

但却特别喜欢批评别人。

如果你胆敢不按照她的想法去做,等待你的将会是疾风暴雨和电闪雷鸣。

无论你口才多好,遇到她,你是百口难辩!

我让他面壁思过,他站了一小时也不肯认错,这孩子怎么这么倔?

这么一想,

祖孙三代一样的倔,各有各的不同!

如果"倔"是一种武林绝学,我们都练得不错。

曾经看到书上说,

如果年幼的孩子生活在一个经常被责骂和指责的环境里,

指责和责骂带来的敌意如同种子一样植入孩子的内心。

孩子的委屈和愤怒被压抑在心底深处,

始终未曾被接纳过的那部分就会带着敌意,处于防御阶段。

一旦在生活中遭遇矛盾和争执,

潜意识的自卑和受伤就会被激活,

立马处于应激状态,

理智会逃得远远的,

自带敌意固执得认为对方就是在跟自己作对,不接纳,不认可自己。

然后会竭尽全力去证明自己的正确,

避免再次体验幼年的无助和伤痛。

凡是倔的人,小时候都一定没有被人好好宠爱过。

从小没有抬过头的人,长大才会一直抬着头。

这就是这份"倔"生成的土壤。

我让他面壁思过,他站了一小时也不肯认错,这孩子怎么这么倔?

“倔”会带来力量,可是也非常伤人。

它会瞬间就自己与这个世界隔开,

与幸福和融洽隔开,与周围的人隔开。

活在自己一个人孤独的世界里。

看来,还是要适当化解一下这份"倔"

那就从自己做起吧!

消除自己潜意识对他人的那份敌意。

要想消除那份敌意,就要疗愈幼年没有被好好养育留下的伤。

停止指责和批评,拥抱自己内心那个受伤的孩子,接纳她的一切,无论优点还是缺点。

赞美她的果敢,也接纳她的拖延。

肯定她的善解人意,也接纳她的自卑胆小。

我让他面壁思过,他站了一小时也不肯认错,这孩子怎么这么倔?

我要把这份"倔"的传家宝慢慢在爱中融化,

也许某一天,我就会发现,

我家那个倔犟的臭小子,

不再那么倔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