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汉朝就已传入中国,2千年没人理,为何清朝人却“爱不释手”

得益于照相技术的传入,清朝成了唯一留下真实影像的朝代,从这些略带模糊的老照片中,我们能看到一百多年前的事物和风土人情。刚开始大清的国民都以为摄影是摄魂术,可以将人的魂魄摄走,故此对摄影十分抵制和害怕。随着照相技术的普及,人们慢慢接受了这门艺术,在镜头前留下了各种稀奇古怪的身影。如今回看这些老照片,会发现一个很特殊的分类:大烟鬼。

鸦片汉朝就已传入中国,2千年没人理,为何清朝人却“爱不释手”

清朝时期,为了改变贸易逆差和追求利润,英国采取卑鄙的手段向中国走私大量鸦片这种特殊商品。鸦片,又称“武乡”、“芙蓉”等,清代俗称“大烟”。鸦片的习惯像瘟疫一样蔓延到中国的各个阶层,在大清王朝,它变成了一场熊熊的大火,以惊人的速度在全国燃烧。道光十五年(1835年),清政府估计清朝鸦片吸食者总数高达200万。

然而,对大清王朝工作习惯的一点了解表明,这个数字肯定在缩小。现实情况是,吸毒者从皇室贵族一直到黎族老百姓都有,包括太监、小贩、寺庙里的僧尼等等。它们基本上涵盖所有行业和类别。在鼎盛时期,鸦片的消费量占世界总量的一半以上,每20个人中就有一个是吸毒者,这可以说是“人人吸”!

鸦片汉朝就已传入中国,2千年没人理,为何清朝人却“爱不释手”

直到林则徐的“在虎门消烟”、1909年的“世界反吸烟大会”和1911年的“中英反吸烟条约”的签署,鸦片疫情才得以遏制,令人担忧。然而,如果你浏览更多的书籍,你会发现一件奇怪的事情:鸦片早在汉朝的时候就被引入中国,当时张骞开辟了丝绸之路。从那以后,它经历了近2000年而没有破浪前进。为什么清朝会走到这一步?

三国著名医生华佗使用大麻和鸦片作为麻醉剂。唐朝时,鸦片被称为“阿芙蓉花”。据唐本曹说,它主要用于治疗邪恶的客人和邪恶的红颜知己。北宋出版的《开宝本草》中,也有用罂粟壳治疗疾病的药方。李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其功能、形式和产品进行了较为全面、系统的描述。到目前为止,这种物质因其镇静和止痛作用而被用作药物,医生对配给极其谨慎,因此它没有扩散。

鸦片汉朝就已传入中国,2千年没人理,为何清朝人却“爱不释手”

清朝中后期,以英国为首的西方列强,处心积虑要打破中国的贸易顺差,于是向大清出口鸦片。开始清朝人并不接受这种黑糊糊,牛屎一样的东西。后来商家就做广告,先起了个好听的名字“福寿膏”,然后宣传这种东西不仅强身健体,而且有补肾壮阳功效云云。清朝那些有钱人最听不得的就是“补肾”二字,家中妻妾成群,自然要补补。虽然这玩意黑臭,还一股尿味,但是“良药苦口”嘛!从此不可自拔。

鸦片汉朝就已传入中国,2千年没人理,为何清朝人却“爱不释手”

鸦片在这个时候仍然非常昂贵。消费者群体仅限于显要人物和名人。毕竟,他们一整天都很富有,无所事事。他们精神空虚。他们为什么留这么多钱?鲜花。寻找刺激!因此鸦片成为清朝高官和名人的重要社交工具之一:“它可能有话可说,可以见朋友,可以散烟休息,可以吸进或呼出烟雾,但也可以用作药物。”这个场景现在实际上非常熟悉。看看第二代的一些拆迁。浓烟弥漫,这家人慢慢死去。

鸦片汉朝就已传入中国,2千年没人理,为何清朝人却“爱不释手”

后来鸦片飞入寻常百姓家,原因也很简单。看到了让人眼红的利润,英国人开始疯狂向大清倾销鸦片,当时英国对清朝一半以上的出口,都转为了鸦片贸易。清朝的贸易顺差,快速转为逆差,国内白银大量流出,清朝政府痛心疾首,必须得想办法扭转这种局面。于是一种说法开始迅速盛行:“西洋进口鸦片有毒,非禁不可,中国地土性质平和,出产的鸦片,吸食也不会上瘾!”有这样的朝廷,清朝人全民吸鸦片,有什么奇怪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