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馬與砍殺2》:簡單聊聊巴旦尼亞和它的現實原型

毫無疑問,《騎馬與砍殺2》中的巴旦尼亞人指的就是凱爾特人,我覺得甚至不需要太多解釋,您看看那些部落多少帶著點原諒氣質的標誌和有點兒衣衫襤褸的護甲,再聽聽他們勝利後那洋溢著歡樂的調子,當然您也可以選擇自己讀一下《騎馬與砍殺2》自己的官方日記,日記裡製作組自己就是這麼說的……


《騎馬與砍殺2》:簡單聊聊巴旦尼亞和它的現實原型


不過凱爾特人可是個相當龐大的概念,早在公元5世紀左右,似乎對這個世界很是好奇的凱爾特人們便從塞納河與多瑙河上游出發,開始了自己的探索世界之旅:他們向北穿過英吉利海峽,在高地低地的山林之間鬼魅般的活動著,成為了羅馬人最恐怖的心腹大患;穿過整個法蘭西之後,他們向南跨過了比利牛斯山,在貧瘠的伊比利亞半島留下了到此一遊的痕跡;如花園散步一般,他們向西一直來到佈列坦尼的尖端,並建立了一個相當長壽的小國家;而如萬里長征般,他們向東一路跟隨希臘人,作為當時市面上最優秀的戰士來到了小亞細亞的荒漠……


《騎馬與砍殺2》:簡單聊聊巴旦尼亞和它的現實原型


雖然隨著羅馬帝國的崛起,這些樂觀勇敢的戰士們慢慢失掉了自己為數不少的所謂領地,其勢力範圍差不多隻剩下了佈列坦尼和英倫三島的部分地區,但我想,他們恐怕從沒在意過土地的的得與失——畢竟一直以來他們更喜歡一個相對來說更加自由自在的生活方式:聽著最喜歡的吟遊詩人繪聲繪色地吹牛,喝著自己最喜歡的廉價啤酒,在喝醉之後打斷自己最不喜歡人的鼻樑骨,並不在乎在周圍定下邊界的是盎格魯·薩克遜人還是諾曼人。

《騎馬與砍殺2》:簡單聊聊巴旦尼亞和它的現實原型


也許維京人除外,多年來的劫掠足以讓所有快樂的愛爾蘭凱爾特人聽不下歌喝不下酒,放棄自己田園牧歌的部落生活在布萊恩·博羅(brian boru)的旗幟下與他們有組織地決一死戰了;而當諾曼人得寸進尺,貪得無厭地想要更多權利時,羅伯特·布魯斯(蓋爾語:Roibert a Briuis)這樣的英雄國王也不在乎帶著威廉華萊士這樣的勇士們,再打上一場班諾克本,把討厭的敵人趕出蘇格蘭凱爾特人的家園。


《騎馬與砍殺2》:簡單聊聊巴旦尼亞和它的現實原型


遊戲中的巴旦尼亞人也和它們的凱爾特先祖一樣勇猛,又無比狡黠:開戰前他們可在夜色和林地的遮掩下迅速前進發起突襲,而戰鬥打響後,那些沉著冷靜又滿懷興奮的劍術大師們會組成堅不可摧的盾牆,與敵人堂堂正正的展開廝殺。而在戰鬥之餘,玩家們可以在那些酒館音樂最輕鬆悅耳的城鎮裡找到諸如威爾士長弓(其實並不好用)這樣大名鼎鼎的武器,或是威廉·華萊士同款的高地人披風(暫時沒發現蘇格蘭斬劍),當然您也可以選購一身熊皮,把自己打扮成全鎮最帥的德魯伊。

不過和這些相比,我個人認為巴旦尼亞最有魅力的一點還是那洋溢著歡樂氣氛的曼妙樂曲,那段樂曲並不能讓我感到戰鬥勝利的喜悅,卻能讓我對酒館裡這輕鬆美好生活產生嚮往,讓我真正覺得這種生活的確值得我們用寶劍與生命加以捍衛……還是不要想這些不吉利的事情了,就算明天不會在戰場上全身而退,那至少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喝到爽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