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強調“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古代,古人是怎樣理髮的?

引子

《孝經》主講,以“孝”為先,何為孝?孝為上事君王,下敬父母;尊上,佑下!那孝從何做起?自然是“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孝,從保護頭髮和皮膚開始!

這在現代看來,堪稱“不可能”。一個月剪一次頭、時不時的受傷,這身體早就經歷風吹雨打,莫說保護,就連保養都成問題。

在我們現代人看起來不可能的事情,其實在古代也是一件非常難的事情,即便在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這“孝”道,也是一件極其難以踐行的事情。但“事在人為”,針對於此,古人還是下了不少的功夫、立了不少規矩。

在強調“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古代,古人是怎樣理髮的?


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起源

孔子常常提及“禮樂崩壞”,而其所說之話,說做之事,也多是踐行“周禮”,此處“周禮”並非兩漢所著《周禮》,但是“周禮”卻是《周禮》成書的源頭。

周朝建立之後,諸侯分封,為維護周朝的宗周統治,周文公認定光靠武力,是不能收攏人心。所謂“以德服人”,若是有一套完整的“正統理念”,何愁天下不歸?

周文公根據上古到殷商時期的禮樂,進行大規模的整理、修改,創造了一套完整的禮樂制度,這套禮樂制度就成了人們行為生活的規則,限制、約束著百姓。這套“周禮”涉及方方面面,其中就提及了“髮膚”,這也是“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最早來源。

在《左傳》中記載有:“斷髮文身,裸以為飾。”

這記載了古人對於“理髮”多是不接受的,認定理發是“不孝”的代表。為此,還設有“髡刑”。髡刑指將罪犯頭髮全部或者剔除部分,達到羞辱的目的。

在強調“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古代,古人是怎樣理髮的?


一種奢望——理髮

頭髮,顯得異常重要,所以盤發就成了最常見的事情。但是頭髮若是不加打理、修飾,就會顯得髒亂不堪,那古人是否也會理髮呢?

答案是肯定的,只是理髮的次數並不多、理髮的規矩比較多。在周朝時期,理髮幾乎是被禁止的,只存在沐發和梳櫛。

在強調“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古代,古人是怎樣理髮的?

但南北朝時期,因“三國戰亂”,儒家又一次受到衝擊,所以對於所謂的“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並沒有那麼嚴苛的遵守。

南北朝的貴族子弟無不喜歡化妝,因此“修眉、剃鬚”是必須做的兩件事,這個時候出現了理髮工具“櫛”,朱熹在註疏《詩·周頌·良耜》:

“櫛,理髮器也。”

這個時候“櫛工”就出現了。經過發展,不僅朝廷有專門的櫛工,就連私家“櫛工”也出現了。即便櫛工出現,也不代表理髮可以隨心所欲。櫛工的一般工作只是打理一下頭髮,剪掉不必要的碎髮,但是頭髮的長度肯定是不可能像現在這般隨心所欲,那都是有專門的規定。不止如此,理髮也不是隨心所欲,想要剪髮就剪髮,那必須的挑選黃道吉日,所以日曆上面也可以見到不易理髮等字樣。

到了宋朝時期,理髮業較為盛行,不僅有理髮師,還有理髮店,甚至還出現了行會,宋朝時期的洪邁所著的《夷堅志乙》:

“政和初,成都有鑷工,出行塵間,妻獨居,一髯髻道人來求摘鬚毛,先與錢二百”。

在強調“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古代,古人是怎樣理髮的?

頭髮的樣式經過千百年的發展,依舊沒有多少改變,而理髮的方式,也沒有多大變化。直到清軍入關,頭髮的樣式才發生了改變。

為加強自身統治、摧毀漢人的自尊心,“剃髮令”頒佈

,最開始的頭髮樣式只是留一根小辮子。所謂“頭可斷,血可流,髮型不可亂!”清朝最初的法令引來了強烈反彈,即便如此,依舊遭到了無情鎮壓,造下了“揚州十日”、“嘉定三屠”等慘案。理髮勢在必行,正因如此,理髮業大肆發展。

在強調“身體髮膚,受之父母”的古代,古人是怎樣理髮的?


髮型改革、思想飛躍

髮型的一變再變,也標誌著禁錮思想的不斷破除。“身體髮膚、受之父母”最終成為一句空談,對於頭髮的珍愛程度,

隨著先進思想的不斷湧入,為表示遺棄舊思想,男生剪去鞭子,就成了一種決心

之後歲月,髮型逐漸定型,也就成了現在這樣。至於說剪頭髮看日子,那完全是不可能的事情。

男生短髮、女生長髮,雖然是一種模式。但是也並不妨礙“男生長髮、女生短髮”,現在社會的接納度,比之以前好上太多。現在追求的是心靈自由、行為自由,至於說“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還不如“尊重父母、愛惜父母”來的實在。

參考資料:《孝經》、《詩·周頌·良耜》、《夷堅志乙》

圖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本文於今日頭條首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