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入手,浅谈其功绩的两面性

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是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皇帝之一,他又被称之为乞丐皇帝,因为他从一个流离失所的难民,一路成长到登上皇位。然而他的成功并不是偶然,在他刚刚起兵之时,身边就聚集了不少儿时伙伴对他死心塌地,其中包括名将徐达,汤和,周德兴等。

而在他带兵打仗的过程中,很多中途投靠且极负才干的贤臣良将都对他忠心耿耿。所以,朱元璋的成功源自于他拥有强大的智囊团以及英勇卓识的带兵良将。

可是令人惊讶的是,在他成功登上帝位之后,对这些一路追随他的开国功臣进行了屠杀,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不放过。这背后的原因到底是怎样的呢?故借此,小编就来谈谈朱元璋是否真的是“忘恩负义”之人,他又为何要如此屠杀开国功臣。

朱元璋祖上数辈人都是拖欠税款者,在淮河流域到处躲债,想找一个地方做佃户,能过仅能糊口的生活。由于家里贫困无法读书,朱元璋从小就给村里的地主放牛为生,之后还做过和尚。

从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入手,浅谈其功绩的两面性

就是这样的出身,他竟然坐上了天子宝座。然而稳坐江山之后,他竟然将追随他的功臣们逐一杀害。其中缘由更是让人瞋目结舌,仅仅是胡惟庸案,不仅胡惟庸被株连九族,当时的御史大夫陈宁等高层人员也未能幸免。

洪武二十三年(公元1390年),朱元璋颁布《昭示奸党录》。开国功臣韩国公李善长、列侯陆仲亨等近3万人被诛杀,史称“胡狱”。

这就造成了一个历史争议,一方面人们对于朱元璋的成功之路大加赞赏,一方面又对他乱杀功臣的举措大为唾弃。

朱元璋最初的参军目的很简单,无非是为了吃饱肚子,在收到身在郭子兴军中的小伙伴汤和写的信之后,他几乎是没有任何顾虑的就前去投奔了。然而,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朱元璋参军之后,作战十分英勇,为人却谦和有礼,在他的带领下打了不少胜仗。不久之后就受到郭子兴的重用,不仅地位迅速上升,甚至还娶了郭子兴的养女马氏为妻。

当时的濠州城中,红巾军有五个元帅,郭子兴只是其中的一个。可是除却被元军所杀的芝麻李外,剩下的四名元帅各怀鬼胎,他们拉帮结派对付郭子兴,甚至还绑架了他的家人。朱元璋闻讯后率兵救回,但也因此对对红巾军心灰意冷。

于是,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朱元璋亲自回乡募兵,少年时的伙伴徐达、周德兴、郭英等人前来投奔跟随。之后又顺利招来七百多人。

从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入手,浅谈其功绩的两面性

朱元璋率军出征

就是从这一时刻起,朱元璋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起兵反元,在郭子兴军营中的生活开阔了他的眼界,更让他的才华有了用武之地。

想必也是因此,他才义无反顾地回乡募兵,原因就在于他想发展属于自己的队伍,不必依附于任何人。

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郭子兴病逝之后,朱元璋在众人的劝说之下,接管了郭子兴的队伍,实力大增。

在他攻克巢湖,太平之后,并没有急于进军,而是先在太平稳固根基。同时招贤纳士制定下一步的战略计划。至正十九年(公元1359年),朱元璋陆续攻占浙东余下各地,控制江左、浙右各地,至此最大的障碍就只有西部的陈友谅大军了。

从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入手,浅谈其功绩的两面性

至正二十三年(公元1363年),以及被陈友谅围困了近90天的洪都终于等到了援军的到来。朱元璋率领大军在鄱阳湖与陈友谅决一死战,在历经近40天的大战之后,陈友谅惨败被杀。陈友谅死后,中原就再也没有能与朱元璋抗衡的人了。

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同年七月,明军各路大军沿运河直达天津,目标便是元顺帝躲藏的北京,元顺帝得知后待人弃城而逃,元朝彻底覆灭。

反观朱元璋的起兵过程,也可算得上是农民起义,但是与唐末的黄巢起义截然不同的是,朱元璋的战略计划很清晰,取得胜利之后并没有急于求成去攻打其他地方,而是物尽其用,不仅安抚当地百姓,还加固防守所得之地,建立属于自己的稳固政权。

从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入手,浅谈其功绩的两面性

朱元璋似乎是一个和心狠手辣完美契合的人。小编也并不反对这一观点,但这毕竟人们通过单一片面的事件得出的结论。想要知道朱元璋的人物性格,要从他的人生经历谈起才更客观准确。

首先是他参军的初期,除了小伙伴汤和外,朱元璋几乎不认识任何人,能够得到郭子兴及其同僚士兵的赞赏,这与朱元璋的勤奋努力分不开关系。

其次是他回乡招募士兵之后,在拥有了自己的亲信后,朱元璋的手脚便能放得开了。在他南下滁州的路途中遇到了一位极负智谋同时也是开国功臣之一的人——李善长。朱元璋与之一见如故,毫不顾虑他的底细便重用此人。

最后是他征战的中后期,此时的朱元璋意识到,拥有民心便可夺得天下。他召集众将,申明纪律,下令归还军中有夫之妇,让城中许多被拆散的夫妻团圆,此事广为传颂,朱元璋由此深得民心。

为了解决军粮问题,同时又不加重百姓的负担,朱元璋决定推行屯田法,大兴水利,大力开展军队屯田,只用了几年的时间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从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入手,浅谈其功绩的两面性

可是在建国之后,他或许是与汉高祖刘邦一样,患上了“疑心病”。但与汉高祖不同,朱元璋展现出了更加心狠手辣,残暴无情的一面,其中最且代表性的就是胡惟庸案了。

也许正是因为谋反起家,出身贫苦让他对来处不易的皇权尤其珍贵,虽说是坐上了帝王宝座,但手下一大帮功高卓越的将领都将会是他皇位的窥视者。

终日的猜疑和惶惶不安,任谁也不可能做到心安理得,那么他最终选择大肆诛杀功臣也不是什么不可理喻之事了。

从朱元璋诛杀开国功臣入手,浅谈其功绩的两面性

不仅朱元璋,在开国功臣中大多也都是布衣出身,早年都曾穷困潦倒,颠沛流离。也就是因此,在建国之后,朱元璋能想到的事,他们同样也能想到。那就是大家共同打下的江山,凭什么要他朱元璋当皇帝。

所谓居功自傲就是如此,历史上也不乏功臣伺机夺天下的例子。可想而知,朱元璋能这么恐惧自己的皇权被抢,背后一定是有所察觉。

所以他急需加强巩固自己的地位,而最简单最有效的办法,就是除掉所有能撼动自己地位的人,这无疑是无奈至极的办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