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愛之名,行痛苦之實的家庭,讓孩子變得兩面三刀

“兩面三刀”是一個形容詞,比喻做人做事耍兩面派手法,當面一套,背後一套。面對一個兩面三刀的人,沒有人會想跟他真摯相處。

有些人是因為社會歷練受盡傷害而形成這樣的性格,而有些人,則是從父母之間的“三觀不合”裡逼出來的。兩者都是心理投射,前者投射的是社會對待他的方式,而後者則是投射父母對待他的方式。

對於孩子將會有怎麼樣的社會遭遇,我們難以操控,但是在家庭裡面,則完全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情。

以愛之名,行痛苦之實的家庭,讓孩子變得兩面三刀

實例:在爸爸面前一套,在媽媽面前是另一套的外甥

路路6歲,這是我的親外甥,也跟我女兒淅姐一個幼兒園一個班,一個很喜歡吃雪糕的小孩,每次我過去探望他總會給他帶上個雪糕,每次他都吃得津津有味。

但一次準備和他一家去逛街的時候,給他捎了個雪糕,見面後遞給他,他卻不願意接過手了,還說自己不吃雪糕不喜歡吃雪糕,但是不一會兒,他就從我這拿走雪糕狼吞虎嚥起來,遠遠見到媽媽的身影,馬上就把雪糕給扔垃圾桶裡。

看到他這番模樣,我明白了些什麼:回想起來,過去去他家裡探望他的時候,或者他來我們家玩的時候,基本都是媽媽不在家的時候。

“媽媽不讓你吃雪糕嗎?”

“是的啊!她說吃雪糕會長胖,對腸胃不好要拉肚子”

“爸爸讓吃嗎?”

“爸爸給我吃,他說不能多吃,但是不能讓媽媽看見,不然他們兩準又要吵架了。你可不能告訴我媽媽我剛剛偷吃雪糕啊!”

以愛之名,行痛苦之實的家庭,讓孩子變得兩面三刀

吃飯的時候,淅姐在看手機,一直和爸爸媽媽坐一起的路路,突然提出要和表姐一起坐,看到他的小詭計,大家都知道什麼回事。

媽媽馬上就開懟了:“坐好!你以為我不知道你想幹啥嗎?不就是想玩手機嗎?!”

“他可能只是想和表姐一起玩,你別罵孩子了。”--路路爸爸。

“就你整天縱容他!你這是溺愛!小孩子不能玩手機,傷眼睛!以後不愛學習了怎麼辦?”

兩夫妻你一言我一語的當著孩子面吵起來了,淅姐放下了手機,路路也悻悻地坐在一邊不出聲了,看樣子有些自責。

明顯路路爸爸是沒辦法吵贏媽媽的,“溺愛、傷眼睛、不愛學習怎麼辦?”,這可是理由很正無從讓人反駁的事情,最後只能向我求助:“大舅子,你來評評理兒!”

這就好像當時他們戀愛的時候,被我這強勢妹妹欺負了來找我“救命”一般,他知道妹妹會聽我說的。

“你們沒發現麼?路路在爸爸面前和在媽媽面前表現是不同的,再按你們這樣發展下去,

這孩子就離‘兩面三刀’不遠了,而且他根本不能安心做一個孩子。

以愛之名,行痛苦之實的家庭,讓孩子變得兩面三刀

父母教育理念不一致所帶來的後果

先放下看手機、吃雪糕的問題,僅僅解決這些表面問題,還會有吃辣條,玩電腦,上哪所學校等數不盡的爭吵出現,問題的根,在於兩夫妻的教育理念不一致。

  • 導致夫妻感情不和,為離異埋下伏筆

我們都知道一對夫妻的健康相處狀態,應該是相敬如賓、互幫互助才對,而不是讓對方屈服

這種不間斷地爭吵,看似是無傷大雅,但長久積累下來,無論是勝利的一方還是挫敗的一方,都會有不滿地情緒產生,脾氣爆一點的雙方可能就打起來了,脾氣好的也會因為情緒無法直接發洩而心生怨恨,形成一個惡性循環。

“你會不會覺得妹夫一點都不會帶孩子?對孩子心太大,太隨性?只要他帶孩子你總可以挑出一萬根刺兒來?直白點,就是你覺得他在帶孩子方面簡直就是渣父親?”

妹妹不語,哼了一聲:“他整天就知道工作,帶娃他簡直就是渣渣!

“你會不會覺得我這妹妹很刁蠻,強詞奪理?對孩子、對你操控欲太強,不容反駁。只要想到與她可能會有爭執,本來想陪孩子的也瞬間失去興趣?只有在孩子主動找你的時候,你才願意陪他?”

妹夫驚訝:“大舅子英明!我不知道多想陪孩子...”沒等他說下去,妹妹又準備反駁。

“打住!你們這才結婚幾年?這種狀態持續下去,你們能多走幾個年頭?互看不爽,然後為了孩子將就著,等孩子大學了就離婚?”

“還有,你吵贏了之後,你開心嗎?還是憤憤不平轉而又想到這傢伙就是‘詐屍式育兒’、‘喪偶式育兒’的課代表?”--我問妹妹。

“你呢?你每次最後的忍讓,讓她對你改觀了嗎?讓她變得講理了嗎?還是更加得理不饒人?”

兩個人都沉默不語,實際上有類似問題的夫妻,都應該思考一下這些問題:

婚前因愛而聚合,憧憬著美好生活,美好生活不是天生就有的,就如孩子不是天生就學習好一樣。美好生活是一個理想,一個目標,需要共同去維護、共同努力、共同促進彼此人格的成長。

以愛之名,行痛苦之實的家庭,讓孩子變得兩面三刀

  • 讓孩子不能安心當孩子

穩定的家庭環境,是一個孩子健康成長的必備因素,穩定的家庭環境,包括了住所、撫養人,以及父母的關係,父母與孩子的關係,當這些因素在不斷髮生變化的時候,孩子就需要根據自己的認知不斷調整自己。

可孩子之所以是孩子,恰恰是因為他們認知有限,當他們發現父母爭吵的時候,尤其是因為他而爭吵的時候,他就會把責任往自己身上攬---他們並不清楚這其實是父母自己的責任,兩個大人的相處方式跟一個孩子有什麼關係呢?

天生知道自己是父母的結晶,同時也知道父母是自己賴以生存的庇護者的孩子們,當父母關係不和時他們會自責,然後做出種種行為來平衡父母的關係。

但關鍵在於,有些家長會錯誤的以此為榮:

“你們沒有發現,當你們爭吵的時候,路路就已經不再鬧了嗎?就像現在,他仍然想玩手機,但是看到你們爭吵,他選擇了壓抑自己的這份需求,來滿足你們的需求。一個孩子想玩並沒有什麼過錯,這是天性!而壓抑自己的天性而不是正確疏導,你們覺得他開心嗎?

“當你們爭吵的時候,他就不再是天真無邪的孩子,而是你們的‘父母’,就像你們看到兩個孩子爭吵一般,嘗試去平衡著你們的關係。他也就不能安心做孩子。”

“當他把生活的重點,放到維護你們關係身上時;當他需要肩負起‘父母’的責任時;當他對自己的需求產生自責、罪惡感的時候,他就過早承擔了孩子不該承擔的東西,承擔了本該是你們自己應該承擔的東西,最終就是早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懂事的孩子’

。”

懂事的孩子都是父母逼出來的,因為父母不能做好父母的角色,他們就需要代替父母履行職責,不當要照料自己,還要照料父母

以愛之名,行痛苦之實的家庭,讓孩子變得兩面三刀

  • 讓孩子虛偽,或者討好型人格

孩子對父母是忠誠的,無論父母行為再不好,他們都會用自己的行動向父母表示忠誠。而當父母對孩子的教育觀念不一致的時候,孩子會怎麼做?那就是虛偽,或者是討好。

以路路為例,他知道自己吃雪糕、玩手機會讓父母爭吵,而且明顯父親是“輸了”,那麼首先路路會先向母親宣示忠誠--不吃了,不玩了,他覺得這樣會讓媽媽高興一些;

接著,他會向弱勢的父親表示忠誠,偷偷吃雪糕,這是父親支持他做的事情,用偷吃雪糕的方式來對父親表示支持,表示我仍然是你的孩子。

長久以往,這種行為就會形成習慣,做一個人前一套人後一套的孩子。而為了他人高興而壓抑自己的需求,又可能會形成討好型人格--他為人處世的標準不再是對錯,而是別人是否高興。

在這個年齡段不會給父母乃至旁人有太大的這方面的感受,相反還會認為孩子很機靈,認為這不過是“小孩子過家家”,但在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這個問題就會被不斷放大。

“你們想想,到路路遇到一個自己很喜歡的女孩子並帶回家見家長,你反對他們,因為那個女孩子太強勢;而你又支持他,因為你覺得這孩子需要一個強勢的妻子,這時路路會怎麼做?又要怎麼做?違抗你的指令和對方走下去會讓他很難受,沒有父母祝福的婚姻很難取得幸福;接受你的指令和對方分手,他同樣難受,還要揹負上媽寶男、負心漢的自責。這樣的結果,你們願意看到嗎?”

愛一個人,是希望他幸福,希望他快樂,而以愛之名的控制,則是你只能以我制定的方式幸福快樂。而一個討好型人格的人,一個虛偽的人,是不可能在任何方式中獲得真正的快樂的。

以愛之名,行痛苦之實的家庭,讓孩子變得兩面三刀

以愛之名,讓彼此幸福,而不是讓彼此痛苦

我們不能說在這樣的家庭裡面,家庭成員彼此是不相愛的:

因為孩子太愛父母,所以他選擇壓抑自己,讓父母看似和諧;

因為丈夫太愛妻子,所以爭吵的最後選擇屈服,面對指責選擇沉默;

因為妻子太愛丈夫,所以想要獲得丈夫的認同,獲得丈夫的支持,才會不斷和丈夫爭吵;

恰恰是因為太相愛才會有如此的痛苦,以上種種看似剪不斷理還亂,但實際上這些都僅僅是用了錯誤的方式相處,用偏差的主題來經營家庭的表現。

  • 以愛之名聚合,還要用正確的主題經營這份聚合

經常爭執地夫妻雙方,並不是不愛對方了,而是沒意識到聚合的主題變了:

在婚前,愛是兩人聚合的主題,因為對愛、對美好家庭的嚮往,彼此默許了對方的缺點;而在婚後,聚合的主題變成了成長,通過相處磨合的方式來讓彼此成長,走向幸福;

戀愛是一種特殊的選擇。其實,我們無意識中都將戀愛當作了治療,目的是為了修正我們童年的錯誤,其表現就是,戀人多數時候都是我們選中的理想父母。

“你們兩,不愛對方嗎?你們又有多久沒像戀愛時那樣,深情對視了?”--我對他們兩說道。

“每一個人的性格都是用於平衡與周遭環境關係的心理防禦武器,但你們有沒有意識到自己所處的環境、家庭已經變了?”

“你之所以在那麼多追求者中選中了他,是因為他能被你操縱嗎?並不是,你自己和我說過,這個人雖然笨,但是和他相處很舒心,這份舒心在於他讓你不需要再保持著強勢,可以毫無顧忌地展示你的若軟一面。

“你之所以會喜歡上她呢?是因為她足夠刁蠻?並不是,你也和我說過,因為她和其他弱女子不一樣,她能在你拿捏不定的時候給你一錘定音的勇氣輔助。

“你們好像把過去的這些忘記了,如果你們在自己的小家裡面,要繼續保持對對方的‘防禦’,繼續著自己在社會上的那一套自我保護,那麼你們不是建立新家庭,更不是建立美好生活,而是在重複著彼此過去的一切,複製著你們原生家庭的模樣。”

“家的規則是包容,不是鬥爭;是認同,不是拒絕;是港灣,而不是夜襲珍珠港;是協調,不是屈服;是共同進步,而不是互拉後腿。所以,請你們以‘治癒’對方為主題去生活,你需要用你的包容來讓她放下那份強勢,你同意需要用理解來讓他變得堅定。”

唯有如此,才能讓家庭得以穩定,讓爭吵從此遠離。

以愛之名,行痛苦之實的家庭,讓孩子變得兩面三刀

  • 重拾責任,讓孩子安心做孩子

夫妻雙方因教育觀念不合而爭吵,表面看起來是因為孩子,但實際上那是夫妻相處關係的問題,是父母自身的責任並不是孩子的,他更不需要為此負責,但是在爭吵時,乃至爭吵後,夫妻雙方沉浸在怒火中,往往把這一點忽略了,仍有自責在孩子心裡蔓延,從而讓孩子承擔起“父母”的責任。

“你們從沒有告訴過孩子這一點吧?爸爸媽媽吵架,並不是你的責任這一點。所以他現在就要不斷在你們中間周旋,聽媽媽的話讓爸爸有更多的挫敗感,偷吃偷完讓媽媽怒不可歇。”

“回家後,一家三口好好坐一起,跟孩子把這個責任關係給釐清了,讓他安心做回一個孩子吧!對於一些特殊情況而讓孩子成為一個懂事的人那是沒辦法的事情,如父母殘疾;但大多數時候,讓孩子肩負太多成人世界的責任,對孩子來說並不公平。”

以愛之名,行痛苦之實的家庭,讓孩子變得兩面三刀

  • 教育理念不同時,抓住問題的本質,而不是“必須聽我的”

教育理念不同的時候應該怎麼辦?我是指在做到了以上兩點之後,但仍然存在教育孩子時意見相左的時候。

這是再正常不過的現象了,不要為此而有罪惡感乃至焦慮,基本上我們沒辦法找到兩個三觀完全一致的人,即對同一事件,有不同看法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情。

我們所需要做的是找到事情的本質,以處理外甥這件事情為例:

“老哥/大舅子,那到底給不給孩子吃雪糕、玩手機?”

“你反對孩子吃雪糕、玩手機,是因為怕孩子長胖,怕孩子腸胃不適,怕孩子近視,對嗎?”

“你呢?你長胖是因為吃雪糕,還是因為吃了雪糕沒有做運動來平衡營養攝入與輸出?”

“所以,這個問題的根本不是吃雪糕玩手機的事情,你們要達成一致的是:如何適量吃、玩,用什麼方式能讓他做到用眼健康、飲食平衡。”

“你們看,淅姐和湯丸,他們會長胖嗎?會腸胃不適嗎?會沉迷遊戲嗎?不會對吧?”

“雪糕可以吃,一週吃上那麼一兩次無傷大雅,平時保持他們的運動量才是關鍵;遊戲可以玩,規則是重點,我們和孩子協商好了,一天3次玩手機遊戲,每次10分鐘,作為飯後娛樂放鬆的方式,到點了他們自動會把手機還給我們;我還教他們做眼保健操,每天下午學校也有這個活動。”

“需要爭吵嗎?不需要。而且運動、規則、保健,不僅僅能應付吃雪糕玩手機的問題,還能讓他們變得更美好,更有自制力。”

類似的衝突在育兒的路上永遠不會缺席,當這些衝突出現的時候,嘗試一起去分析事情的本質然後尋找合理的解決方式,而不是用“我認為”,然後列出種種“證據”。

例如我認為A學校更適合孩子,那麼到底適合孩子什麼方面?師資力量好,教學環境好,家長群體好,還是為了孩子學習?

當你開始去分析這個事情的本質的時候,你會發現,其實問題並不在於學校選哪個,該學校種種的“好”建立在孩子有正確的學習態度,良好的學習習慣上。


育兒寄語:我們以愛之名聚合,孩子以愛之名誕生,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開始找到新的、正確的生活主題讓這份聚合得以保持,而不是以愛之名,行痛苦之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