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刑事合規重要性

企業刑事合規重要性

一、企業法律風險

企業從誕生、發展,到破產,每一步都可能觸犯一系列的罪名。通常而言,一個企業做到了一定程度,積累了一定財富,擁有了一定地位,一般的民事訴訟乃至行政處罰都不至於使其傷筋動骨。但是,一場刑事訴訟,卻可能使其事業歸零、企業徹底消亡,乃至家庭悲劇的發生。

在最近發生的一起案件中,當事人創業二十多年,鼎盛時期有三十多個企業,但因為涉嫌黑社會犯罪,相關資產被查處。雖然最終得到了國家賠償,但這個企業還是垮掉了。如果說對於自然人是通過死刑剝奪其生命,那麼對於企業而言一場刑事訴訟就足以判處其死刑。所以現在許多企業家,包括國企、民企、外資企業,甚至是世界五百強駐華辦事處的負責人,普遍的擔憂是,什麼時候因觸犯法律而受到刑事指控。

公司可能涉及的罪名,有單位行賄,汙染環境,騙取貸款,非法經營,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人員失職,生產銷售偽劣產品,虛報註冊資本,合同詐騙,集資詐騙等等。刑法分則第三章破壞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秩序罪,一共有八節,每一節都超過十個罪名,加在一起一百個以上的罪名,幾乎都涉及單位犯罪。這幾年還出現了大量的商業賄賂犯罪,包括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單位受賄、單位行賄等。

當企業涉嫌犯罪或遇到法律風險時,普通的刑辯律師就會顯現出三方面的侷限性:一是知識體系欠缺;二是人才儲備不夠;三是他們沒有律所品牌支撐。所以單位涉嫌犯罪時,為自然人辯護的刑辯律師往往沒有能力接盤,而許多品牌律所卻並未把刑事辯護放在足夠重要的位置上,致使大量相關業務流失。

二、刑事合規業務的興起

合規業務是什麼?很多人對此存在誤會,認為僅是內部合規,而我要談的合規是外部合規。所謂外部合規就是為企業提供一項法律服務,幫助企業發現、診斷法律風險,提供防範風險的方案,遇到風險時提供化解風險的途徑、方法。

每個企業都有法務部或合規部,他們也能做合規,但長期以來,公司內部的合規部門並不獨立,它受制於董事會,在公司中的地位不高。所以我們今天講的合規,是律師事務所為公司提供的合規法律服務。

什麼叫合規?第一,合乎國家法律規定;第二,合乎公司內部的章程規則;第三,符合公司經營中的商業倫理。

合規的內容是什麼?狹義的合規是反商業賄賂合規,也就是為公司在反商業賄賂方面提供合規的法律服務。廣義的合規是對法律風險的合規。

廣義的合規也有兩種分類方法,一種是根據公司運營的營業範圍進行合規。另一種分類,就是根據國家法律的分類將其分解成合規的諮詢和日常的合規管理,這其中包括合同合規、公司規章制度合規、行政合規和刑事合規等等。這裡的刑事合規,就是防範企業刑事訴訟的法律風險,規範其經營活動,以避免受到刑事追究,最大限度地減少損失。

三、刑事合規業務的內容

刑事合規業務中的內容很多,目前它主要包括一般刑事合規、特定問題刑事合規和刑事調查的應對。值得注意的是,這三項都發生在立案偵查啟動之前,我們把合規稱之為體檢業務,把辯護叫治療服務。醫療行業發展的一個必然規律是體檢先於治療、診斷重於手術,法律服務業中的合規業務也如此。

(一)一般刑事合規

首先來看刑事合規的第一個要素——一般性刑事合規。一般性刑事合規是什麼?就是在沒有遇到具體法律風險的前提下,律師為企業提供常態化的日常性合規法律服務。

一般意義上的刑事合規,包括以下幾個方面:一是重大決策交易行為的審查把關。這就等於企業每一步的經營、投資、併購都得有律師的身影,每一步都得看有沒有刑事法律風險;二是完善規章制度,堵塞漏洞,防止出現商業賄賂、偷稅、侵犯知識產權等常見的法律風險。建章立制是合規的一項日常性的服務;三是提供合規諮詢、報告和授課服務,建立合規文化。

(二)特定問題的合規

特定問題的刑事合規,是指風險即將到來,有大量的跡象表明公司或者公司的高管即將面臨刑事風險,包括公司的高管被限制出境、公司內部中層或者一般員工被立案偵查、公司高級管理人員開始配合調查等等。這都是風險來臨的標誌,預示著特定案件、特定罪名、特定問題的刑事風險即將爆發。

特定問題的刑事合規,包括以下三方面內容:一是刑事法律風險的診斷;二是提供防範風險的方案;三是提出進一步完善規章制度,堵塞漏洞的建議。

(三)刑事調查的應對

刑事合規到了最後一步,就是刑事調查的應對。在此過程中,面臨調查的公司高管,由於缺乏對相關政策法規以及有關調查程序的瞭解,難免會出現一些不良情緒,這就需要律師引導他們如何配合相關國家機關的調查。

刑事調查的應對主要有以下幾個要素:一是幫助當事人瞭解涉嫌罪名的構成要件、罪與非罪的界限;二是充分講解訴訟流程、證據規則;三是告訴他們如何面對違法調查。最後,在接受調查時,一定要把證明自己無罪的證據進行充分的收集保全。

四、刑事合規業務的擴展

目前在我國,無論是刑事合規,還是普通合規,大都侷限在跨國企業。因為這些跨國企業在本國有合規的文化、合規的慣例。而在我國,合規業務之所以開展緩慢,無外乎以下三個因素:一是人情,事情發生後,許多人寧願找關係,不願意找律師;二是對律師不信任;三是我們律師本身存在的執業和專業短板。

未來的合規,除了要面臨本土公司,還要面臨外國到中國投資的企業和中國到外國投資的企業。此外還有許多中間地帶有待開發,比如中國的國有企業、民營企業、合資企業等等。可以斷言,未來的合規業務將是企業必不可缺的。

五、律師從事的刑事合規工作:

一是開展合規調查,也就是對公司單位或者自然人所從事的相關活動是否涉及刑事法律風險進行全面調查,對這些交易和經營活動的細節進行了解和分析;

二是診斷刑事法律風險,針對各項交易和經營行為,根據法律規定,明確指出這些交易、經營等行為是否觸犯了刑法,究竟構成哪些罪名;

三是提出防範刑事法律風險的建議,也就是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提出避開特定罪名的具體補救措施,如減少高檔消費、退回相應款項、還清相應債務、補齊相應合同,等等。

通常說來,特定刑事合規業務的最終成果是一份綜合性刑事合規報告書,該報告書可以分為“合規團隊簡介”、“委託人情況介紹”、“相關交易和經營活動”、“刑事法律風險診斷”、“化解刑事法律風險的建議”等主要部分,為客戶提供一份較為完整的刑事合規調查和諮詢建議。

再次,律師幫助客戶“應對刑事調查”。刑事合規業務中最有爭議的部分莫過於“刑事調查的應對”。這部分的合規服務可以包括:向客戶講解可能所涉及的罪名以及相關的量刑規則;幫助客戶熟悉刑事訴訟程序的流程;幫助客戶瞭解未決羈押場所的佈局以及偵查訊問程序的流程;必要時將那些已決案件的案卷作為參考文獻,向客戶講解偵查案卷的基本構成,諸如“程序卷”與“證據卷”的關係和效力;向客戶講解基本的證據規則,尤其是訊問筆錄的效力;幫助客戶鑑別常見的非法偵查手段,尤其是應對非法訊問的基本策略;協助客戶分清無罪證據與有罪證據,並做好對無罪證據的保全工作,以避免偵查人員立案後將全部證據材料予以扣押,以至於可能陷於有理說不清、有證無處取的困境,等等。

當然,在為客戶提供應對刑事調查的服務時,律師還要注意防範自身的職業風險。本著“律師畫地圖,委託人選擇道路”的基本原則,律師要向委託人說深說透各種選擇的可能性,並幫助分析各項選擇的利弊得失以及可能的風險。律師一般不要為委託人提出應對未來刑事調查的具體操作方式。律師要遵守職業底線,不要採取諸如毀滅、偽造、藏匿證據,威脅、引誘、欺騙證人提供偽證,或者違法制造不真實證據等不正當手段。

企業刑事合規重要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