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会甘心做情感的俘虏?家长一定要观察、思考。


孩子为什么会甘心做情感的俘虏?家长一定要观察、思考。

今天,因为有点累了,在大儿子吵闹时,我大声说了他一句,儿子马上安静下来,有点泪眼汪汪的看向我,那时,我的心也碎了。很后悔失去耐心,提高分贝,跟孩子讲话。

孩子为什么会甘心做情感的俘虏?家长一定要观察、思考。


因为我的一句责备,孩子兴奋的心情一下子降落到冰点,试图与我的情绪产生共鸣。孩子,永远是爸爸妈妈情感的俘虏。无论孩子长到几岁,他的情感都寄存在父母身上。

01.与弟弟争宠

虽然在二宝出生之前,已经给大宝做过很多心理按摩,并且全家形成统一意见:二宝出生了,要多关注大宝。尽管有了这种共识,但不自觉的,关注的重心还是偏向了二宝,引起了大宝的强烈反对。

孩子为什么会甘心做情感的俘虏?家长一定要观察、思考。


“为什么光陪弟弟玩,不陪我玩。”

在给二宝吃鸡蛋时,大宝也会过来:“我现在也爱吃鸡蛋了,我也要。”原先不吃蛋黄的大儿子,这次吃了整个鸡蛋,还吃的津津有味。

在大宝玩游戏时,还会不断提问,刚才我说了什么?以期引起我们的注意。

还有很多很多……

02.为什么孩子愿意做情感的奴隶

1.渴望被肯定

孩子为什么会甘心做情感的俘虏?家长一定要观察、思考。

美国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士说:“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肯定和赞美符合孩子的心理需要,会让孩子感受到自身存在的价值,提升幸福指数,是调动孩子积极性的好方法。家长给孩子的一个肯定就像一针强心剂,会让孩子从家长眼中看到的是爱、是赞美,孩子会增强自信心。

2.害怕属于自己的爱被分走

孩子为什么会甘心做情感的俘虏?家长一定要观察、思考。

自从弟弟出生以后,玩具不再是哥哥一个人的了;坐车时,他本来宽敞的座位,现在也要分一些给弟弟了;更严重的是,妈妈也不再属于他自己,更多的时间是在照顾弟弟…这种现实生活情况,不自觉的让哥哥产生一种心理,担心属于自己的爱被分走。

03.与其摆脱奴隶的身份,不如扎牢爱的城堡


1.公平对待两个孩子

孩子为什么会甘心做情感的俘虏?家长一定要观察、思考。

在两个孩子的家庭中,父母应该平衡对孩子的爱。平衡意味着父母要公平对待两个孩子,但我发现,在实际生活中绝对的公平根本做不到。比如,现在二孩才10个月,更需要妈妈去照顾,那么我只能多陪老大做一些亲子活动,在家陪他读读书、练练武术,陪他下楼去散步、玩耍。还有在处理两个孩子冲突的时候,有时候,弟弟拿着哥哥的书,一下子给撕坏了,这时我就批评弟弟“不能随便动哥哥的书,更不能撕哥哥的书”尽管刚满10个月的小家伙还听不懂,要做到公平,不能因为老大比较大,就提出“大的要让着小的”的说法。所以,我认为父母对孩子的爱要在这种相对公平中得到平衡。

2.教会孩子礼让、懂得分享

尽管我们夫妻在生活中尽量做到公平对待两个孩子,但不得不承认有时候做的不完美,会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所以平时我们会教孩子学习礼让、分享。前几天,妈妈买了一大桶雪花片,哥哥非常喜欢,拆开后坐在一边玩的不亦乐乎,弟弟看到后,爬过去也想参与。我跟孩子说,你可以分一些给弟弟玩,这样他在一边玩,就不会给你捣乱了。孩子想了一会,可能觉得是这么一回事,就很高兴的给了弟弟一些雪花片玩。

3.走进孩子的心里

孩子为什么会甘心做情感的俘虏?家长一定要观察、思考。


父母要多倾听孩子的声音,让孩子把话说完,多赏识、多激励,以一种“无声胜有声”的教育手段,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走进孩子内心。

在接哥哥放学的时候,小班的时候,我就问孩子:“今天吃了什么呀?”孩子一听到这个话题,就来了兴致,“今天吃了西红柿鸡蛋、还有小馒头…”,直到现在上大班了,孩子还是非常乐意跟我们交流在幼儿园的情况,并经常问我:“爸爸,我吃这么多,像不像一个大力士,是不是大胃王。”

为人父母,既然选择了,就要承担起这份责任与义务。要让孩子切切实实感受到父母带给他们的关心和爱护,让他们在一个温暖的家庭氛围中、在亲人爱的温暖下长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