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卫当官》确有其人,在浙里潮乡,花10万两造了座江南紫禁城

作为徐峥成名作之一的《李卫当官》,在清朝历史上确有其人。第二部李卫奉旨修筑塘工,在“天下第一潮”嘉兴海宁盐官修筑钱塘江河堤,也确有记载。并且还修建了一座“江南紫禁城、银銮殿”--海神庙。此外相传,这座庙与雍正帝上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数百年未解。


《李卫当官》确有其人,在浙里潮乡,花10万两造了座江南紫禁城

这座庙还和不是古罗马神话里的海神波塞冬、尼普顿,也不是巴厘岛海神庙。它是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于清代雍正八年(1730年),这是座祀浙海之神的神庙。如海洪宁静一般,是人对大自然海潮祈福保平安之意。如福建沿海一带,建有妈祖庙一样,当地人祈福渔民出海顺利、平安归来、庇佑沿海百姓安居乐业 。当然两种民间信仰,都是为了祈福泽润生民,一保平安。

《李卫当官》确有其人,在浙里潮乡,花10万两造了座江南紫禁城

提到这座海神庙,位于海宁市盐官镇春熙路东端,清雍正八年(公元1729)九月浙江总督李卫奉敕建造海神庙,辟地40亩,占地约2.7公顷,耗银十万两,其结构仿故宫太和殿,故其有“银銮殿”之称。现尚存的石坊、 石狮 、石筑广场、庆成桥以及大门、大殿、御碑亭,仍显示着皇家督造的气度。由于时值雍正时期,也被誉为“江南紫禁城”。

《李卫当官》确有其人,在浙里潮乡,花10万两造了座江南紫禁城

徐峥主演的《李卫当官》,修筑海塘、监修河工的剧情确有。这也是李卫为官一任的仅次于缉查私盐后的第二件功绩。他一生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在历史上,宋元以后 海宁 潮情加重。清雍正年间, 海宁 潮灾猖獗,塘岸屡遭冲毁,良田、民宅毁坏无数。雍正多次派遣朝内重臣和地方总督、巡抚等赶赴 海宁 督办塘工,抢修固塘。这位皇帝在朝13年,共修筑 海宁 塘工18次,计各类塘工54080丈(相当于18km),用银34万余两,并为后世开创了浙西海塘的岁修制度。可见,海神庙与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便是相互关联的。

《李卫当官》确有其人,在浙里潮乡,花10万两造了座江南紫禁城

除建筑肃穆端庄外,“海神身份”的传说使这里蒙上了“雍正篡位”的层层迷雾。内保存有雍正、乾隆、道光、同治清代四帝所赐五块御匾,以及雍正、乾隆合题的父子双皇御碑,给海神庙带来了异乎寻常的皇家气度,也使“海神”之谜更加扑朔迷离。每年农历八月十八观潮节期间,海神庙都会举行“祭祀海神”民俗活动。相传雍正篡位,不知是野史,还是正传。不过仔细想来,如此之庙宇宫殿形制,在这 江南 之地找不出第二座,这预示着什么?尤其是皇帝沐浴反省“斋戒宫”,怎会在这。

《李卫当官》确有其人,在浙里潮乡,花10万两造了座江南紫禁城

《李卫当官》确有其人,在浙里潮乡,花10万两造了座江南紫禁城

海神庙正殿建筑最为雄壮,仿故宫 太和 殿形式构造的,为重檐歇山顶式宫殿建筑,五楹陛四出七级。正脊为双龙抢球,并书有“保厘 东海 ”、“永 庆安 澜”字样。脊梁两侧有高大的鸱吻,正脊、博脊、重脊上均塑有金刚人物像和寓风调雨顺等与风水有关的典故。在海神庙门前石筑广场上河承石梁,两侧有汉 白玉 石狮 一对,旗杆二方。 石狮 、石坊通体雕工精细,造型优美,人称“ 江南 独步”,诸建筑形成整体群,居城一隅,宏丽壮观,气魄非凡。

《李卫当官》确有其人,在浙里潮乡,花10万两造了座江南紫禁城

《李卫当官》确有其人,在浙里潮乡,花10万两造了座江南紫禁城

海神庙共分九院,均为清朝宫殿式建筑,其中中轴线上有歌舞楼、庆成桥、山门殿、正殿、御碑亭、寝宫等。东侧有天后宫,宫前为斋厅,后为道院,西侧为雷神殿,殿后为池, 池上 筑平台,过桥为高轩,轩西为道士栖止之所,后又有戏台、水仙阁及敞厅、耳房等,是 江南 稀有的宫殿式建筑。保存有山门殿、正殿、石坊、 石狮 、御碑亭等。

《李卫当官》确有其人,在浙里潮乡,花10万两造了座江南紫禁城

《李卫当官》确有其人,在浙里潮乡,花10万两造了座江南紫禁城

《李卫当官》确有其人,在浙里潮乡,花10万两造了座江南紫禁城

《李卫当官》确有其人,在浙里潮乡,花10万两造了座江南紫禁城

所以,海神庙,被誉为“ 江南 紫禁城”,是千年盐官古城中,最富有古建筑群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的所在。文物古迹,举手投足间均能令你震撼。从孔庙学宫步行约2分钟即可到达海神庙,不过如果想一睹古城城垣的朋友,可以多绕行几步。此外还有和 成都 美食街春熙路同名,"春熙"之名取自老子《道德经》:"熙来攘往,如登春台。"这句诗所描绘的正是春风和煦,百姓熙来攘往,一派繁华太平的景象。所以,春暖花开时节,漫步游走在这里,也是非常不错的感觉。海神庙经城门,过春熙路,就能到达观潮胜地公园景区广场,也是非常方便。海神庙门票15元。

《李卫当官》确有其人,在浙里潮乡,花10万两造了座江南紫禁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