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思考:疫情后,基层诊所应该加速开展“线上+线下”诊疗服务

独家思考:疫情后,基层诊所应该加速开展“线上+线下”诊疗服务

新冠肺炎疫情持续蔓延。


这场疫情牵动着全球所有人的心,也给普通患者的求医带来了极大不便。


在此背景下,“线上问诊”打开了新的出路!


01

27岁的王海波在家已经咳嗽了半个月,走到了发热门诊门口望着排队的长龙,因为担心交叉感染又返回了家。小区附近相熟的诊所全部被关停,坐立不安时,王海波发现了微信里的“线上问诊”入口。


抱着试试的态度,他将症状在线发给了医生:“成日咳嗽,无发热症状,无湖北接触史,近期只出过一次门。”十分钟后,王海波得到了医生“建议在家观察”的回复意见,他这才安心。

此前,王海波从未用过“线上问诊”,但这次之后他把这项功能推荐给了身边所有人。


独家思考:疫情后,基层诊所应该加速开展“线上+线下”诊疗服务

随着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确诊人数激增,不少人像王海波一样陷入了去医院还是在家观察的两难纠结中。


“线上问诊”成为了大家就医的第二条途径!


截至1月28日,平安好医生累计接诊疫情相关问诊94.8万次


截至1月30日,来自支付宝在线义诊活动页面的累积访问用户数已破280万人次。


截止1月26日,新博微博肺炎防治专区,在线问诊服务累计服务了超过50万人


截止1月29日,微医义诊专区访问量超过7198万,累计提供医疗咨询服务64.5万人


于此同时,“腾讯微信” “京东健康” “丁香医生” “好大夫” 等互联网平台也开通了相关的“线上问诊”服务,绝大部分省市的医院也纷纷开启了这一服务。

据平安好医生数据,全国范围内线上问诊增长最快的10个省市依次为湖北省、上海市、重庆市、湖南省、江西省、浙江省、江苏省、广东省、安徽省、四川省。

即使不在数据之内的山东省,在27日前也有近50家医疗机构开通了线上发热门诊。

至此,成百上千家线上、线下医疗机构以及顶级互联网公司涌进了“线上问诊”领域!

而基层诊所呢?他们的出路又在哪里?


02


疫情蔓延,如今正是广大市民最最需要医疗协助的危急时刻。


“线上问诊”百家齐放,个体诊所却面临着大范围的集体关停!

一月底全国各地开始陆续下达文件,为了防疫将关停区域内各类诊所,重新开诊时间视疫情控制情况而定。


直至2月3号下午4时,

杭州也发布了这一措施,全市的门诊部及诊所一律不得开展诊疗活动。


独家思考:疫情后,基层诊所应该加速开展“线上+线下”诊疗服务

可以预见,在之后的日子里会有越来越多的省市区县将效仿此项措施,全面关停个体诊所并大力推广“在线问诊”服务。

粗略估计,近一周至少已有500万人在线上完成了问诊就医服务。

如果基层诊所早在疫情前开通“线上服务平台”,那么哪怕被长期关停,也能从数以百万计的“线上问诊”人次中分得一部分流量,无需担心亏损问题。

但是一场天灾,让所有的个体诊所被行业抛弃,甚至在自己的领域内被互联网公司远远甩在身后!

独家思考:疫情后,基层诊所应该加速开展“线上+线下”诊疗服务

疫情期间,不少诊所期望借助一些手段将诊所宣传出去,但是收效欠佳。


因为诊所平时没有做“线下流量引流至线上”的工作,如上图诊所发放免费口罩的行动,仅靠简短的网络手段,宣传效果并不好。


这样的宣传活动得不偿失!

假如诊所在疫情前就搭建了“线上服务”,完全可以通过这次疫情全面提升自己的形象:


1、社会责任:开放在线问诊服务,缓解地区医疗资源紧张;


2、快速响应应急机制

:开通线上问诊、预约上门、预约就诊等,及时应对排队引起的交叉感染、关停等紧急情况


3、品牌形象和社会公信力:特殊时期为市民提供其他诊所没有的服务,能极大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与公信力。

03


疫情的全面爆发让我们看到了基层诊所的不足。


但是政府与各大互联网医疗机构的同时发力,也从根本上解决了“在线问诊”的市场教育问题。

危机往往与机会并存。现在越来越多的政策与资源向“在线问诊”倾斜,意味着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受并习惯“在线问诊”服务。


疫情之后,基层诊所如果快速开展“线上+线下”诊疗服务,同样可以吃到政策与市场的红利,迅速跟上行业的主流发展,将同行甩在身后。

独家思考:疫情后,基层诊所应该加速开展“线上+线下”诊疗服务

基层诊所开展线上医疗服务的优越性不仅体现在特殊时期,对日后的经营也有极大的

优势


1、形式

“线上服务”可以为消费者提供健康教育、医疗信息查询、电子健康档案、疾病风险评估、在线疾病咨询、电子处方、远程会诊、远程治疗和康复等多种形式的健康医疗服务。


2、时空

从时间角度上看,医生可以利用自身闲置时间进行线上诊疗;空间上,医生可以进行远程会诊、远程治疗等。


3、数据

“线上服务”可以积累并且利用海量的医疗数据,尤其对海量医疗数据的利用上,患者可以通过自身健康数据和健康干预,做出正确的健康管理;医生可以根据医疗数据进行持续学习以及实现辅助诊断;药企可以通过治疗数据进行药物研发和精准营销;保险公司可以根据医保和治疗数据进行合理的保费定价以及防止过度治疗。

有意向,可私信联系


独家思考:疫情后,基层诊所应该加速开展“线上+线下”诊疗服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