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风俗习惯,广东人扫墓必不可少的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

每年清明节前后,你一定听过身边的广东同事抱怨:“回家人太多,塞车塞到怕!”

“那为什么还要回去?”

“清明回去扫墓啊!”

于广东人而言,清明节似乎是一个较春节重要的节日,无论经商、学生、普通职员,清明节首要选择是回老家,参与家族(宗族)扫墓。广东历来风俗习惯,清明节有一样必不可少的扫墓祭品——烤乳猪。

清明风俗习惯,广东人扫墓必不可少的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

烧乳猪是广东的一道名菜,正宗的广东烤乳猪,尤其是刚刚出炉的时候,皮酥肉嫩,肥而不腻,入口奇香,让人欲罢不能。清朝乾隆年间有名的满汉全席,“烧乳猪”便作为一道主要菜肴。

对于并不特别熟知广东风俗的朋友,或许认为烤乳猪只是一道不可多得的美食,但在广东人心目中,烤乳猪——远不止好吃这么简单。

在广东,“烤乳猪”是各大传统习俗,尤其是清明节必不可少的物品,逢传统节日,老字号门前“大排长龙”,大家都会买上点烧肉过节,而清明节更是火爆,烤乳猪往往需要提前预定。所以临近清明节,一些烧腊专卖店,则陆续推出“清明节烤乳猪订购”服务。

清明风俗习惯,广东人扫墓必不可少的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

烤乳猪是广东人清明节扫墓祭祖必不可少的祭品,这与广东的历史有莫大关系。

古代的岭南相对中国正统的北方地区,为落后的蛮荒之地,中原或其他地区的广东先祖因战乱、饥荒等原因,陆续迁徙至岭南,这些向外讨生活的人群,往往是几户人家甚至是同一家族之人,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即使之后在岭南开枝散叶,繁衍生息,也存在明确的辈分关系。

初期的“广东人”为了抵御“外敌”,为了生存,同宗同族必须团结一致,即使现在,广东人亦保留浓厚的宗族意识,所以走在广东的乡村,看到路过的年轻人对一个“其貌不扬”的老头,谦逊恭敬地左一句右一句“太公”的打招呼,无需大惊小怪,当然,这个例子也和我们本文述说的广东清明节习俗重要的祭品“烤乳猪”有关。

清明风俗习惯,广东人扫墓必不可少的东西,你知道是什么吗

广东有句歇后语“太公分猪肉——人人有份”,则宗族重大活动或者清明节扫墓结束,民众分发烤乳猪的场景。

在广东“烤乳猪”是身份与地位的象征,广东人清明扫墓往往整个家族,拜祭村中“始祖”,几乎全村男丁参与,扫墓拜祭结束平分烤乳猪。旧时,只有高辈分地位者才能得到烤乳猪,不同年龄的长者会分到不一样的分量,年轻一辈人只有其他,比如白肉。

历史、文化、地理等因素决定了清明节传统风俗习惯的形成,但广东人清明节重视烤乳猪的传统,最深层的意义,其实与中国各地百姓清明缅怀无异!


分享到:


相關文章: